云迹青年|李逍遥:手拿法棍的甜品侠客

开屏新闻 2024-11-25 15:29:25

李逍遥展示他制作的可颂面包

提到昆明正宗的法式甜品店,李逍遥的“阿李GATO”无疑是众多食客心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可颂、法棍、拿破仑酥等30多个品类的法式面包甜点每天都在“阿李GATO”的橱柜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浅尝一口,让人不出国也就能在昆明街头品尝到纯正的法国风味。而店内一款老奶油蛋糕的存在,让无论是追求正宗法国风味的食客,还是钟情于本土特色的顾客,都能找到自己的所爱。

老奶油蛋糕也称咸奶油蛋糕,贯穿在很多老昆明人的成长记忆里。

近年来,点评软件中对它的购买推荐,除了昆明老字号,还多了一家叫做“阿李GATO”的甜品店。

李逍遥制作甜品

在昆明已经生活了15年的李逍遥,是资深甜品爱好者,以至于多年后他依旧难忘第一次尝到咸奶油的惊奇。“我开店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在昆明找不到自己喜欢吃的甜点。当时,朋友们极力推荐了昆明极负盛名的老奶油蛋糕,尝了一口,就被这种独特的味道征服。”

味蕾的惊艳点燃了李逍遥自己动手的兴趣。他在尝试后,试图针对老奶油蛋糕稍显油腻的缺陷进行改良。但最初的几次都以失败告终。“我以前是一名国际象棋选手,我不喜欢输的感觉”,为此,他材料买了一堆又一堆。

李逍遥制作甜点

偶然间,他想到“传统的中国人不做奶油蛋糕,这会不会是从是西方传过来的?”一番寻找过后,没想到他还真在150年前的法国配方中寻找到了老奶油蛋糕。当时,黄油和糖很贵,面点师想到了用盐这种既低价又能保鲜的物质代替糖。“昆明的老奶油蛋糕简直是‘中法合作’的经典案例了”李逍遥说,他一点点调整盐的配比,最终矫正了配方,他做的老奶油蛋糕,40、50岁的老昆明人都喜欢,他很是骄傲。

除此之外,用鲜花做慕斯、用栗子做蛋糕内馅、用玫瑰做碱水结……李逍遥还多次尝试将云南元素与法国味道结合,创作出别具新意的中法口味融合的蛋糕甜品。在2021年,他精心设计了一款名为“我爱昆明”的泡芙甜点,荔枝奶油与云南玫瑰酱独特的花香交缠,配上松软的闪电泡芙,他用自己的方式表白这座城市,也让食客的味蕾一次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李逍遥在店内下棋

“阿李GATO”也不仅是一个甜品店,还像一个大型交流空间。在这里,热爱下棋的李逍遥经常会举办国际象棋大赛,邀请国际象棋爱好者们在这里切磋棋艺。他也喜欢和店内的客人交谈,聊聊生活、聊聊哲学,时光就这样在面包与咖啡的香气里缓缓流逝。

《逍遥游》里,庄子认为“逍遥”是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而李逍遥的人生也正如“逍遥”其名。

在“阿李GATO”的购物袋上,李逍遥的朋友结合他的人生经历绘制了一幅Q版漫画,让每位顾客都能通过这幅漫画,窥见这位法国甜品师的故事。

制作甜点

1980年,李逍遥出生于意大利,随后又举家搬迁到法国南部的“阳光城市”蒙彼利尔。从小他就对甜点情有独钟,每次经过路边的面包店时,都忍不住要进去品尝一番。而在灶台边看母亲“施展魔法”制作面包甜点,也是李逍遥童年最难忘的回忆之一。

14岁初中毕业后,一心只想做甜点的李逍遥在父亲的建议下开始专门学习制作法式面包。其间,一段在面包店的实习经历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

因为喜欢吃可颂,李逍遥在制作时总会不自觉地将其做大,超过店里要求的60克。这样的举动很快招来了老板的不满与训斥:“你这样做可颂我还怎么赚钱?”他至今还记得老板训斥时可怕的模样。而在规定的1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学徒们也不允许休息吃饭,只能趁着老板不注意偷偷地啃食苹果充饥。

不近人情的老板和每日疲惫的工作,让他很快对自己热爱的烘焙行业产生了动摇。恰巧当时在一位同事的影响下,李逍遥对国际象棋的热情愈发高涨,他想试试自己能否成为一名顶级的国际象棋选手。于是,他放弃了继续学习面包烘焙,一个人独自在国际象棋的黑白世界里闯荡。

这条路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他时常陷入窘境。有六个月的时间里,无地可去李逍遥只能睡在公园里的长椅上,在路灯下阅读成为那时他生活中最惬意的事情。

在二手书市场上,一本《道德经》吸引了李逍遥的注意。幼时,李逍遥就会跑到父亲的书房里看书,父亲有着一柜子有关中国的书籍,道家、儒家、佛学……不少书中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还有着他从未听说过的故事,这让年幼的李逍遥不断在脑海里勾勒着这个遥远东方国家的形象。

在人生失意时又阅读了道家经典《道德经》,李逍遥觉得《道德经》所传达的思想与他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常阅读它到所有路灯都熄灭,但我仍然不愿意放下。”他想着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中国看看。

2006年,李逍遥放弃成为一名职业国际象棋选手,进入了一家国际连锁酒店担任甜品师。在得知公司有一个外派到中国上海的驻外机会后,他丝毫没有犹豫就向公司申请了名额。

在启程前,李逍遥与他的中国朋友分享了这个消息,朋友觉得他应该拥有一个中国名字。思前想后,朋友认为“逍遥”这个名字非常适合他,因为这个词语代表着自由和随性,而这与他的性格和生活态度非常契合。“我自己又选择了‘李’作为我的姓氏,没想到李逍遥是一个中国武侠人物,我感觉我与中国文化产生了更深的联系”李逍遥说。

就这样,正好属猴的李逍遥就像那孙悟空,手拿法棍金箍棒,脚踏筋斗云向东方而来。在他身上既有唐·吉诃德挑战风车式的勇敢,也有中国武侠特有的艺高胆大,孤身走江湖的特质。

谈及为何选择了昆明,李逍遥在这15年的时间里已经解释了上百遍,他总是说“与其说是我选择了昆明,不如说是昆明选择了我。”

尽管在上海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但李逍遥清楚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不喜欢高楼大厦在头顶,看不到一片完整天空的压抑感觉,他想要换个城市在中国继续生活。

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虚构了一个神秘的国度——香格里拉,让西方世界对这块东方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06年,李逍遥第一次来云南就在这游玩了一个月,其间,他还专程前往香格里拉探寻这个神秘的国度。自那后他一直对云南抱有好感,却没想到在兜兜转转后,他又回到了云南。

适宜的气候、新鲜的空气、慢节奏的生活,昆明让他找到了家乡的感觉,“这里与我的家乡蒙彼利尔有太多的相似,我觉得很亲切。”2009年,李逍遥正式定居昆明,而他这一待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作为一名对美食有着极高要求的吃货,李逍遥觉得云南特色地方少数民族美食牢牢抓住了他的胃:“我觉得云南特别棒,你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吃不同的菜肴。思茅菜、临沧菜、傣味……这些菜肴不仅美味可口,更是一种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体现。每一道菜都凝聚着云南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风味,让人忍不住在舌尖不断回味”

在云南这个中国的香薰料王国,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美国薄荷、柳叶马鞭草等植物的香气,也让这个不喝咖啡的欧洲人深深迷恋。他不仅探究舌齿间流过的木本滋味,也走进自然与这方水土深深拥抱。

闲暇之余,李逍遥喜欢约上好友到昆明周边四处游玩,登山、骑行、徒步,在自然中释放自我。曾经,李逍遥并不理解父亲为何喜欢登山这项运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领悟到了登山所带来的内心平静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受。在攀登哈巴雪山时,他特意带上自己做的面包与雪山合影。

李逍遥登哈马雪山

每到一个时间节点,李逍遥都需要通过冥想来清理思绪,明确下一步的方向,“人生就像一盘正在进行的国际象棋,时常会遇到举棋不定的时候,你不知道下一步棋该下在何方。”一次在泰国进行了20天冥想后,他脑海里蹦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回归初心,在昆明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甜点店。

2018年,李逍遥的第一家甜品店在星雅尚街开业,后来因为商标问题改名为“阿李GATO”。“GATO”法语的意思为蛋糕,“阿李GATO”念快了又像日语中“感谢”的发音,李逍遥想借这个甜品店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朋友,也希望能在此为世界各地的食客制作美味甜品,与大家交流不同的文化。

“许多朋友在我开店时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他们有的帮我宣传,有的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我很感谢他们。不过我最感谢的是我的妻子,现在店里的饮品都是她设计的”李逍遥在昆明也邂逅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云南的梧桐是来自于法国的浪漫,在这片土地上,李逍遥与一个名字里也同样有着“大侠”元素的中国女孩结缘。李逍遥在做蛋糕供应商时认识了他的妻子,在相处过程中二人发现彼此拥有相同的爱好和追求,于是渐渐走近最终喜结连理。

从只有两个人做蛋糕到开起了两家蛋糕店,李逍遥在采购、制作、配送、管理等一条龙的亲力亲为中,理解了在中国社会要做好一块蛋糕,不单单是蛋、奶、糖、油、面之间的配比,更在于能否分配好人脉资源、关系协调、利益分配等这块大蛋糕。

如今,李逍遥已经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专业团队,这让他能够更加专注于甜品的制作与创新。他现在依然保持着清晨五点就到店里的习惯,并亲自监督并严格把控着每一款甜品的出品质量。偶尔他也会到其他甜品店品尝同行们的手艺,寻找新的灵感与启发。

但更多的时候,他选择守在自己的小店里,热情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每当看到食客们品尝甜品后脸上洋溢出的幸福笑容,李逍遥的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欣慰。而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也正是他一直坚持甜品制作的初心和动力。

在昆明度过的15年时光里,李逍遥早已认为自己是一个地道的昆明人。他热爱这片土地,享受着在这里的生活,也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这座城市。

他常常在早餐时吃上一碗米线,最喜欢的小吃是夹着鱼腥草的烧豆腐;他会骑着电动车在昆明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穿梭,将甜点安全送达到食客手里;也喜欢驻足在路边看老人下象棋,感受中国棋文化的魅力。

走在高原阳光下的李逍遥,无疑是街头的焦点。“你看,老外诶”“他的额头好高”从最开始的局促不安到后来的泰然处之,他在与越来越多中国好朋友的交往中,学会了与更多中国陌生人相处之道。

“Hi,你好啊,我叫李逍遥。”现在再听到这样的议论他喜欢以微笑去回应,观察人们的真实反映。“很多中国人看到我主动转头打招呼都会显得很害羞甚至跑开,这在我看来有一种东方人特质的淳朴,颇为可爱。”

以前的逍遥对于“老外”这个称呼十分敏感,他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友好的称谓,但慢慢地他接受了这个称呼,也学会了自己调侃起来。当一个身处法国蓝带学院进修的中国女孩与远在昆明街头的法国丈夫通电话时“嘿,你现在在法国也算是一个老外了。”一句简单的调侃,将相思跨越时间和空间传递。

“有时我真的会忘了自己不是中国人,我觉得我已经融入了中国社会。”李逍遥觉得说出来可能让人难以理解,但几年前他就因此闹了一场乌龙。

一天,李逍遥突然想起自己的签证好像已经过期2个多月,他急得赶紧去派出所。警察一看他的证件就把他带到了审讯室里,盘问他为何签证到期还滞留中国。

“我当时吓坏了,我说,警察先生我已经习惯在这里的生活,我忘了自己是个外国人还需要签证这件事。警察先生听完都笑了,可事实就是如此呀,好在事情最后得到了很好地解决。”回忆起这件糗事,李逍遥又不禁笑了起来。

2024年是中法建交的第60个年头。在国家层面上,从飞机、卫星、核电站到葡萄酒、奶酪、化妆品,既有“高精尖”又有“接地气”的一系列合作让两国走得更近。而在民间,李逍遥也按照《道德经》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教诲,通过身体力行默默地承担着中法文化民间交流的责任,他在售出每个面包时多说一句“Bonjour”(你好),吃饭时跟对法国餐礼感兴趣的朋友讲起“餐勺入碟”的规矩……

去年,李逍遥因父母身体原因回到了法国。在与其他国家的陌生人骑行时他发现,大家对于中国都有着一定刻板印象。“他们让我说说在中国生活是什么的,是不是有些地方还很贫穷?会不会突然在大街上被拘留?每次听完我的故事他们都很惊讶,他们印象里的中国可不是这样的。”而在带着中国游客去游玩法国南部时,中国游客也会和李逍遥说:“逍遥,法国怎么是这样的?”

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让李逍遥在解释起真实的中国时,总是乐此不疲。他会给朋友看在中国拍的各种照片,甚至是中国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秘诀,而他最喜欢的还是将身边的法国朋友介绍给中国朋友,他甚至为此充当过一段时间的演员经纪人和地接导游。

在李逍遥看来,每个国家都有好与不好的一面,每个人都需要一些渠道和方式去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就像总有很多中国朋友会问我,在看到云南很多的法式建筑时是否会感到骄傲。说实话,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法国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带来了发展,但他们的本意却是入侵。所以我可能会觉得亲切,但并不觉得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历史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但归根到底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地球之子,要一同面对人类的未来。”

谈及未来发展,李逍遥坦言现在他面临着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在昆的事业需要大点,或许,自己又需要冥想来整理头绪,“人生总是有一个又一个的十字路口,勇敢面对是必然而然的选择。”

这位手持法棍金箍棒的甜品侠客,正在眺望新的远方。

来源云迹青年融媒工作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