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食神》是一个独特的美食故事。
各色美食竞逐故事,都难免从简到繁,难度越来越高,菜式越发玄幻。
我们都熟悉的《中华一番》——即《中华小当家》——开场还麻婆豆腐、青椒肉丝,到后期,什么黄金开口笑、熊猫麻婆豆腐,甚至漫画版什么恒河拉面、母亲太阳球,玄幻之极。
如《食戟之灵》这种开始还扎实附菜谱的美食漫画,开始还给你生蛋拌饭、青花鱼汉堡肉之类做法,到后期也不免变成异能料理。
所以看《金玉满堂》(《满汉全席》)时,后面做大菜时,很夸张:
——熊掌灌入鱼汤和鱼子酱后急冻配梨上桌。
——熊掌与蜂蜜烈火烹焖后上桌。
——象鼻用蜜蜡封住后与老鸡汤一起炖。
——羊脑与油爆香的天九翅烹后上桌。
但我还是心心念念,在回忆熊欣欣演的大反派,开始做的那道干炒牛河:
大火烤熟牛肉,搭配肉汁炒河粉,最后加酒点火制造脆皮,炒到干身为止——因为这道菜看着就有温度,我也能想象其味道。
《食神》却反其道而行之。
故事众所周知:
饮食集团老总周星驰跋扈轻狂,搞商业噱头,到处教训人做菜要用心,实际上不会做菜,跟吴孟达搞合作坑人。
被谷德昭扮的唐牛卧了底,一战戳穿,连杂烩面都做不好,连带餐厅出事故,直落谷底,谷德昭和吴孟达占据了龙头。
周星驰在庙街落魄到低谷时,莫文蔚给了他一碗叉烧饭。由是感激,跟莫文蔚、李兆基一起搞出了爆浆撒尿牛丸,又起来了。
嫌莫文蔚丑,抛开她自己跑路去少林学厨,被追杀时看莫文蔚替自己挡了一枪,懂得了莫文蔚的真情,一夜白头。
学艺成功,去珍宝海鲜坊决战谷德昭。谷德昭亮出一瓮华丽的佛跳墙,周星驰回以一份用心感受做下的黯然销魂饭——谷德昭吐槽:“叉烧饭就叉烧饭,最多加一个荷包蛋!”临了观音降世,惩了恶人——虽然谷德昭大叫“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
最后灯火辉煌中,和莫文蔚在一起了。
极返璞归真的一个故事。
周星驰电影的妙处,是用一个孩子异常认真的视角,打量成人世界,戳破成年人世界惯例的虚伪。
这也是他许多影迷们的心声:
看多了道貌岸然一丝不苟的样子,他们很喜欢看到一个人,用孩子般的视角、夸张到无逻辑的形势,来嘲弄成年人世界的荒诞。
《食神》嘲讽的,是一个造作的消费主义时代。
比如,开场,周星驰到处给厨师们挑刺。一个花里胡哨的抄王,却忽略了炒饭的基础是隔夜饭来炒。
一个厨师搞个豆腐雕的金缕佛衣。周星驰问他,“雕了多久啊?”
“雕了一天。”
“那你还真是屌啊,都臭了,你闻没闻到啊?”
“闻到了,但这个菜主要是展示我快刀手的刀工嘛……”
这种造作的极致,便是周星驰被谷德昭忽悠,“斯斯文文的女学生,来给你献花!”周星驰还在幻想是钟丽缇级别的校园美少女,结果遇到了如花……
谷德昭揭穿周星驰杂碎面那一段,则是消费主义话术的巅峰对决。
在我看来,周星驰所有电影里最紧凑的一段——他自己的情绪变化,最细微最精致的一段。
周星驰:首先我要重金礼聘一堆热恋当众的猪,趁他们不注意抽他们的血,再用他们的血……
谷德昭:就是猪红咯?(第一岔)
周星驰:哎?是浓情化不开的朱鸿。怎么,见到同类的血有点难过?(第一次圆场)
周星驰:然后我把它们的皮炸成金黄色。
谷德昭:就是猪皮咯。(第二岔)
周星驰:哎,是情比金坚的炸猪皮。(第二次圆场)
谷德昭:猪皮就是猪皮咯!
(周星驰与谷德昭对视)
周星驰放慢语速:再将一生只恋爱一次的巴黎九棍鱼起肉打成鱼丸,再放在印度的感情咖喱上面……
谷德昭:咖喱鱼丸?猪红猪皮,还有咖喱鱼丸,那有没有萝卜?(第三岔)
周星驰:你多什么嘴啊,这里用不着你了,快出去招待客人!——说起来当然少不了代表天长地久的韩国野生萝卜,再加上一条荡气回肠的猪大肠,再铺在无限缠绵的面条上面……
谷德昭:这样一家团聚,成为一碗街边的杂碎面!这面卖九十九块九毛九,过不过分啊?
三翻四抖,包袱响了。情势大逆转。
这段极有现实意义:
给食材加上各色华丽的定语和来源,赋予各种食物之外的意义,再加上食神光环,就产生了溢价。
当然,周星驰和谷德昭这两代食神,一旦上了商业宝座,做派是一模一样的。
周星驰:台子要多窄有多窄,凳子要多小有多小,顾客要舒服就不让他舒服,吃完了抬了屁股他就会走;吸管要多粗有多粗,冰块要多大有多大,一杯喝完了他会再喝第二杯;你是不是新来的,这还用我教?
谷德昭:台子要多窄有多窄,吸管要多粗有多粗,冰块要多大放多大,薯条炸的要多老有多老,让小朋友吃了要多渴有多渴,这些事你们应该都知道,不用我多说了!
周星驰是用廉价牛肉,搞炒作噱头,侮慢属下与专业人士,搞溢价,耍噱头。
谷德昭接过他为之后,变本加厉,还带打的。
商业大亨到最后,都是一种嘴脸。
题外话,《食神》也是我私人认为,吴孟达表演最精彩的一部——尤其对比他和周星驰合作的其他电影。他演过周星驰的爸爸、周星驰的侄子、周星驰的助手、周星驰的教练、给周星驰放盒饭的。
但这部里,演周星驰的对手,分量真是够了。
开场对周星驰的竭力附和,笑脸灿烂。
到谷德昭亮出底牌,周星驰情知不妙时,吴孟达毫无表情地旁观周星驰垮台。
这个漠无表情的处理,是我在喜剧片中所见,表现邪恶的至高水平。
然后周星驰创出了最平民口味的爆浆撒尿牛丸,从谷底爬起。
吴孟达都感叹:
“怎么就让他用这点东西,就翻身了呢?”
无他,用心,在意口味,就是了。
《食神》开头,三姑石榴姐苑琼丹老师往地上一跪,截住周星驰:
“先生,你额有朝天骨,眼里有灵光,仙人托世,神仙下凡,我终于等到你了!”
乍看很棒,但她后来对谁都这一套,感觉就……不那么美妙了。
但之后随情节进展,苑琼丹也说了:
举头三尺有神明嘛。
这颇有点“人皆可为尧舜”的味道。
周星驰自己念叨:“根本就没有食神,或者说人人都是食神。大哥小妹,男孩女孩,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一个挺有意思的事。
最后观音显灵,点化食神时,虽然光影迷乱,但我们还是看得出:那观音是莫文蔚扮的。
也可谓意味深长了:周星驰食神下凡,沉沦苦海时,给他一碗叉烧饭让他悟透道理的丑姑娘双刀火鸡,却是观音降世。
最真诚的道理,都在街头巷尾的叉烧饭里。
“大哥小妹,男孩女孩,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她给周星驰带来了光,所以结尾庙街之上,也是一片灯火。
周星驰回过头,看到莫文蔚向他走来,甜美结局。
灯火的梦幻美感,莫此为甚。
还是得说回黯然销魂饭。
末尾谷德昭扮的唐牛做了佛跳墙,一大堆材料。而且,“超级无敌海景佛跳墙!”
我小时候初看,不懂为啥一个佛跳墙,要加那么多前缀;后来才知道,那是那年代,香港的房产噱头,超级无敌海景豪宅什么的。
所以咯,当谷德昭上位后,也用了“印度的感情咖喱”、“韩国的野生萝卜”、“情比金坚的炸猪皮”。屠龙者成恶龙罢了。
周星驰上来的就是黯然销魂饭,还被唐牛笑:
“别装模作样了小子!黯什么然销什么魂饭哪!最多就是一碗叉烧饭,顶多加个蛋!”
但这碗饭,出于至诚。周星驰先问了梦遗大师,梦遗大师让他回忆自己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于是周星驰做出了低谷之际,吃过的那晚叉烧饭。
最真实,也最好吃。
于是薛家燕老师就很浮夸地表示——太好吃了!每块叉烧筋络都被内力震碎,入口极之松化,搭配火云掌的荷包蛋,简直了……
——这里加个小细节,为什么是薛家燕老师?
1977年11月2日到3日,香港弄过一次满汉全席。
当时的采访,还能查得到:
“如果公司要我拍一个这样的特辑,我宁可什么报酬都不要了,因为可以大快朵颐呀!”
——薛家燕。
这里对观众而言,也是一个绝妙的角度。并不是每个观众都吃过佛跳墙,但松软的叉烧,却能如实反映给我们。
还是家常菜最容易贴合我们呀。
话说,黯然销魂饭,哪儿黯然销魂了?
嗯,周星驰自己说了,加了洋葱,但是……
先前周星驰落魄江湖,莫文蔚一碗叉烧饭把他救活,重归天顶。
到(以为)失去莫文蔚后,黯然落泪,一夜白头。最后一战时,气定神闲,做出了朴实无华的黯然销魂饭。
——《神雕侠侣》里,杨过年少猖狂,栽了大跟斗;去剑冢领悟了大巧不工的道理。玄铁重剑就完全不用花式了。
后来自创黯然销魂掌,金庸明写了,旨在返璞归真:“不在招数变化取胜”、“厉害之处,全在内力”。
在绝情谷等小龙女,等到一夜鬓边见白发。
朴实无华的黯然销魂掌在襄阳打倒了金轮。朴实无华的黯然销魂饭让薛家燕女士大呼“为什么,为什么让我吃到这么一碗叉烧饭!我以后吃不到了怎么办!”
自利反钝,返璞归真。这个想法很传统中国,很金庸。
所有对杨过的戏仿致敬里,我觉得,食神这碗黯然销魂饭,最懂了。
最好吃的,不是“韩国野生萝卜”、“情比金坚的炸猪皮”、“超级无敌海景xxx”、“印度的感情咖喱”这些辞藻,而是实实在在的:松软入味的叉烧饭。
“请问大师,你这一生吃过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施主,这个问题要问你自己才对。”
“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
道理很浅显,甚至有点俗套。但一整部电影下来,尤其是这碗叉烧饭一放出来,就是实实在在的说服力。
然后,两年前的事了:2022年珍宝海鲜坊6月14日离开香港,6月18日在南海西沙群岛附近水域,遇上风浪倾斜,而后翻转,沉入大海。
这艘船沉入海底。
梦遗大师,倚天切,屠龙斩,超级无敌海景佛跳墙,黯然销魂饭的记忆……也一起下去了。
世上一切都会流逝。
但只要还有叉烧饭和杂碎面,生活就还能继续。
今天发这个,是因为《食神》上映了。
前天去看的:
大屏幕重看时,能注意到一些以前没注意的细节。比如周星驰第一次吃莫文蔚给他做的叉烧饭时,左眼流下的泪。
那是真泪水:毕竟那碗饭里,没有洋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