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战友患病离世我们去参加葬礼,临走时,战友的哥哥喊住了我

情澜逐梦 2025-03-27 11:19:14

这变故,便是李长河的离世。48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可他却因为胃癌晚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几个月前,我们这些82年的老战友照例聚会,却唯独少了他的身影。电话打不通,心里隐隐不安,直到几天后老赵告诉我,他住院了。赶到医院,看到病床上瘦骨嶙峋的他,我心中一沉。他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声音却轻得像蚊子哼:“老马,我这回怕是挺不过去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几乎喘不过气来。

思考点1:如果您是马志强,面对病重的战友,您会怎么做?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想到的是积极治疗。我安慰他,鼓励他,告诉他一定可以战胜病魔。现实是残酷的,他的病情迅速恶化,最终还是离开了我们。从确诊到离世,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我难以接受。更让我感到无力的是,为了治病,李长河一家早已债台高筑。他哥哥的请求,虽然没有明说,但我明白,他是希望我能给予一些经济上的帮助。我毫不犹豫地转了两万块钱给他哥哥,这对于并不富裕的我来说,几乎是全部积蓄。

Tips:在朋友遇到困难时,及时的经济援助和精神支持都至关重要。

这仅仅是挑战的开始。吊唁结束后,我始终放心不下李长河的妻儿。他儿子还在上高中,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几个月后,我再次回到他家,将攒下的一叠钱塞到他妻子手中,告诉她这是给孩子上学用的。她起初不肯接受,但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最终还是收下了。

思考点2:面对战友遗孀的推脱,您认为马志强应该如何做?

李长河的妻子哽咽着告诉我,李长河生前经常念叨我,说我是他这辈子最好的兄弟。这句话,像一根针一样,刺痛了我的心。我与李长河的相识,还要追溯到37年前。1982年,19岁的我懵懵懂懂地入伍,在新兵连里认识了这个比我大两岁,皮肤黝黑,总是笑呵呵的山西小伙。他给了我第一块压缩饼干,告诉我“老弟,别紧张啊,咱们迟早得适应这日子。”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战友情,只觉得他很亲切,像邻家大哥一样。后来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训练,一起站岗,一起扛枪,一起挨训,在摸爬滚打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新兵拉练时,我体力不支差点晕倒,是他扛着我的背包,一路鼓励我到达终点。退伍那天,我们抱头痛哭,约定每年都要聚一聚。

Tips: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体现在互相扶持和帮助。

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各自奔波,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少。我回到老家,在镇上的砖厂做搬运工,一个月只有三四百块钱的收入。后来结婚生子,在县城买了房,每月3000块的房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李长河则比我幸运得多,他在县城的一家国营厂工作,后来自己开了个小作坊,日子过得比较宽裕。每次战友聚会,他总是抢着买单。1990年,我结婚时,他二话不说借给我2000块钱,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他总是说:“咱兄弟,谁手头宽裕谁就多出点,我可是咱班的老大哥,不能让你们破费。”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为别人着想,却从不说自己的难处。

几个月后,我接到了李长河哥哥的电话,他说李长河生前将存折密码告诉了他,他在银行取钱时发现卡里多了10万块钱,是前年李长河卖厂子的钱。他猜测这笔钱可能是留给我的。听到这个消息,我既震惊又感动。我立刻赶到李长河家,和他妻子商量这笔钱的处理。她告诉我,李长河生前总说欠我太多。我们决定把这10万块钱平分,我拿一半,剩下的一半留给他们母子。

思考点3:如果你是马志强,你会如何处理这笔钱?

从那以后,我每个月都会去李长河家看看,带些生活用品,或者接他们母子来我家吃饭。李长河的儿子高考那年,我还特意为他请了家教。如今,他已经上了大学。每当想起李长河,我的心里总是五味杂陈。他走得太早了,但他留给我的,远比金钱更珍贵。那份真挚的战友情,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行动指南:

1.  珍惜身边的战友和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2.  不要吝啬你的关心和爱,用实际行动表达你的情谊。

3.  真正的友谊,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在于彼此的真心付出。

0 阅读:0
情澜逐梦

情澜逐梦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