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10时,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天津第一殡仪馆滨河厅举行。9点半左右,告别仪式开始前,天津市第一殡仪馆滨河厅外已经排起了长队,社会各界人士从全国各地赶来,有人胸前佩戴白花,有人手捧花束,送叶嘉莹先生最后一程。
在百米长队中,有一位戴帽子和墨镜的老人表情严肃,眼眶湿润,沉默地注视着前方。九派新闻了解到,他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黎烈南,也是叶嘉莹的学生,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黎烈南今年74岁,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010年退休。主要从事宋元文学教学,研究侧重于宋元代诗歌、散文。
“我曾有幸听过叶嘉莹先生的课,也和她有过几次面对面的交流,让我受益良多。她对诗词和教学的热爱对我的教学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是她的忠实粉丝。”黎烈南告诉九派新闻。
社会各界人士排长队告别叶嘉莹。图/九派新闻龚凌蔚
[1]“最后一面我们互相鞠了三躬”
1985年,黎烈南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两年后,在其导师邓奎英的引荐下,黎烈南第一次听了叶嘉莹的课堂,“其实当时我对叶先生不太熟悉,但我第一次听了她的报告后激动到热泪滚滚,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课堂,她是用生命在讲课。”黎烈南称,“我对叶先生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诗歌是什么,是我们民族生生不已的生命。哀莫大于心死。她的形象和说话的语气、节奏,让人感觉她本身就是一首诗。”
从北师大毕业后,黎烈南到首都师范大学任教,从助教一直到副教授,从事着和叶嘉莹一样的古诗词教学工作。
几十年间,黎烈南和叶嘉莹有过几次见面,有时是参加学术讨论会,有时是私下一起吃饭聊天,每一次都记忆犹新。“叶先生非常随和,没有一点架子,我记得最后一次见面是她90岁那年,我去参加她的学术讨论会,结束后我给她深深地鞠了三躬,她也给我鞠了三躬,她就是那样一个纯粹的人。”
在生活中,黎烈南印象中的叶嘉莹平凡、简单、和蔼,也是一个把对诗词的热爱融进生命的人,就像从古诗词中走出来的,既平凡又伟大。
市民献花。图/九派新闻龚凌蔚
[2]叶嘉莹对其教学生涯产生极大影响
叶嘉莹的教学对黎烈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黎烈南曾在内蒙古插队11年,虽然考上研究生,但自认为有很多知识是缺乏的。起初,刚成为老师讲课时会遇到很多困难,黎烈南把叶嘉莹的《迦陵说词讲稿》《灵谿词说》几乎背了下来,然后转换成自己的教学语言,为其教学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黎烈南看来,叶嘉莹既是诗词文化的传承者、教育者、研究者,本身又是很好的诗人。他举例说,叶嘉莹提出了“弱德之美”等前所未有的一些观点,构建了以“兴发感动”为核心的、特色鲜明的诗学体系,以及融通中西的表达能力,“听过叶先生课的人都知道,她能把诗词的美好和她自己的体验非常精彩地当场发挥出来。”
“我有时会把叶先生声情并茂地讲解借鉴到我的课堂,我模仿着她讲,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我的教案也会向叶先生请教,然后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她的学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没有她,恐怕我有时候课都讲不下去”。黎烈南笑着回忆。
“叶嘉莹作为一位诗人、学者、教师,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她能把诗词的精神讲活。”南开大学文学院原院长、中文系系主任沈立岩说,“叶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她能深深进入到每一首词当中,体会到其细微处,并通过讲解传递给我们,让人感同身受,我觉得这种能力特别可贵,我们的教育事业中特别需要这样的好老师。”
社会各界人士排长队告别叶嘉莹。图/九派新闻温艳丽
黎烈南称,熟悉叶嘉莹的人都知道,先生从教一生永远站着讲课。即便90多岁高龄依然如此,她讲课也不会有很多讲义,只需要一支笔,因为诗词早已融进她的身体里。
叶嘉莹曾说,“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对诗的俯拾,亦是她一生的平仄。
她还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能讲给年轻人知道,你不但是对不起下面的年轻人,你上也对不起古人”。
在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留下的大量一手音频和学术文献资料将被珍藏整理,叶氏解诗学研究范式不断延续,而受叶嘉莹先生精神感召而启动的“南开廿四节气”系列视频仍在紧张地拍摄制作之中,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爱上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九派新闻记者龚凌蔚温艳丽天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