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布最新考古成果
发现一座春秋时期秦国都城
秦人“九都八迁”的第4座城找到了
魏家崖遗址(航拍照片)
“从遗址的地理位置、面积、年代以及最新发现来看,基本可以确认魏家崖遗址是秦都邑‘汧渭之会’。这是近年来早期秦文化考古的重大突破,更对研究秦人东迁关中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11月29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云介绍了宝鸡魏家崖遗址发掘工作的重大发现。
秦人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魏家崖遗址
位于千(汧)河与渭河交汇处东夹角,是春秋早期一处高等级的秦文化城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年代从龙山时期延续至汉代,其中又以春秋时期秦文化为主。秦文公营建的都城“汧渭之会”是秦国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秦国都邑达49年之久,在秦人心中有特殊的地位。
“这处都邑在文献中有明确记载,时间地点人物俱全。”梁云告诉记者,《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至汧渭之会营建都邑,但其具体地址以往争议较大,未有定论。
车马坑正射影像
车舆内底部漆皮
此次确认的主要依据:
首先是城址面积可与史料对应,发现夯土建筑基址以及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秦瓦(槽瓦),都说明高等级建筑的存在;
其次是多座高等级墓葬的发现,也就是随葬有铜五鼎的春秋早期秦贵族墓,当时国君墓随葬七鼎,五鼎墓仅次于国君级别。同时还随葬有其他成套礼器,墓葬年代也吻合。还有长约23米的大型车马坑,显示其规格非同一般;
另外发现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遗存,再结合往年的发现来看,基本可以确认魏家崖遗址就是秦都邑“汧渭之会”。
高等级墓葬出土的五鼎
五鼎墓墓葬正射
盆盉组合
梁云认为,探讨秦人东迁关中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秦人之前主要活动轨迹在陇西,周平王东迁至洛阳,秦文公三年东猎到了关中西部,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至汧渭之会,卜居后营建了都邑。这是秦人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秦人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后,才能从容发展。
考古发掘持续3年
据了解,2022年以来,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组建联合考古队,由梁云担任领队,对宝鸡魏家崖遗址进行了持续3年的考古发掘。
春秋时期槽瓦
“这个遗址发掘难度是比较大的,去年更是一直工作到了12月31日。”梁云表示,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太厚了。“汧渭之会”时期地层之上叠压着很多文化层,包括汉代、宋元以及近现代文化层,另外秦墓的特点就是深,其中有的墓葬达到了10米深,勘探难度大、夯土建筑难以寻找。
骨料坑
对于遗址的保护工作,梁云表示:“文物是有根的,我们希望这处遗址未来能建成汧渭之会遗址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的意义在于保护和展示历史遗址,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增强公众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延伸阅读:秦“九都八迁”有哪些?
自公元前770年秦襄公立国,此后近600年间,为了拓展发展空间,秦人逐步向东翻越陇山向关中迁徙,先后经历西犬丘、秦邑、汧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和咸阳在内的“九都八迁”。
确实是建都的好地方,古人很会选址。千水与渭水交汇的地方,坡下河岸两边是平坦的沃野,坡上居住不会有洪灾的威胁。
这地方我去过,高压线密集,太变态,头顶滋滋作响,离开后数码相机都不正常了。
陕西作为自秦以来的古都,地下的东西不会少,但真的有必要都去挖出来吗?
估计宝鸡也快要变成西安了!
别挖了,给子孙留一点
毫不夸张地说/陕西关中地下步步有文物遗址/己经证实或正在正实/不接受反驳?
[点赞]
都城怎么会和墓葬群在一起呢?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