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数字人文的多元文化图景”——首届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本次会议以“数字人文的多元文化图景”为主题,旨在探讨数字人文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跨学科研究的潜力。
“数字人文的多元文化图景”——首届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现场。图/华中科技大学
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叶金州主持,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孙婧,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叶金州,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学研究室董恩林教授,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冯惠玲院长先后致辞,并由冯惠玲院长作主旨演讲。
孙婧副处长首先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与欢迎,强调了数字人文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她表示,期待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推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在数字人文领域继续深耕,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叶金州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此次前来为学院数字人文研究开炉起灶、指点迷津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感谢,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叶金州指出,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哲学学科带来赋能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为应对这一变局、响应党和国家“有组织科研”的号召,哲学学院积极融入华中科技大学以强势医、工学科为依托的交叉学科深度融合新格局,组建了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教学研究团队,获批校级科技伦理与“哲学+”前沿创新团队,通过开设《人工智能哲学与伦理》等课程、《数字时代的人论》等系列学术讲座,积极探索数字时代哲学的新形态,获得了广泛关注与积极认可。
董恩林教授在致辞中代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祝贺会议顺利召开。他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阐述了对“数字人文”这一新兴交叉领域的深刻理解,指出数字技术在提升传统文献研究效率、减轻学术负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期待古籍整理与数字人文的深度结合,推动我国数字人文学科的繁荣发展。
冯惠玲院长作了题为“数字人文的破坏性创新”的主旨演讲,她指出数字人文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具有广阔前景与巨大潜力。接着,冯院长从“数字人文的创新”“破坏性创新”与“数字人文批判”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数字人文的学术发展与现实挑战。一方面,冯院长充分肯定了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新兴研究范式的积极作用、巨大潜力与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冯院长也指出数字人文的创新具有深刻的变革性,这种变革性具有其破坏性,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知识的生成方式、表达方式、评价标准、成果形式,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文领域的版图与形象,改变了人文知识与大众的关系,开创了新的传播形式与媒介。冯院长呼吁,必须要让批判性思维成为数字人文的基础,如此数字人文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
本次会议为期两天,设有2场大会报告与3场专题研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海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机构的资深专家及中青年学者约40人齐聚一堂,围绕“数字人文”主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九派新闻龚凌蔚通讯员苏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