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有爱无“碍”彰显四川温度

身边24小时 2024-12-03 10:31:39

无障碍环境让残疾人出行更便利。

从家走向外面的世界,有多远?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半小时的地铁,也可能是走几步路的工夫。而对于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而言,外面的世界可能是可望而难及的“远方”。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残疾人、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建设无障碍环境,让身体有缺陷或有特殊需求的困难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四川着力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为全省622.3万残疾人提供生活便利。社会公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无障碍环境建设正逐渐融入生活、深入人心,成为城市美丽的风景。

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建设强大合力

王大爷的家不大,但设施齐全,厨房的灶台安装得比较低,这是特意改造的;新盖的盥洗间地面平整,安装了坐便器、热水器,还加装了无障碍扶手……“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无障碍改造是根据我的身体状况定制的,对我的帮助非常大,现在出行和自理都方便多了。”说起无障碍改造,家住成都市新津区永商镇梨花村的重度肢体残疾人王大爷很高兴。

家庭无障碍改造,主要包括修建轮椅坡道、安装低位灶台、改造卫生间、硬化家门口路面等常规项目,也包括运用高科技产品实施的智能化改造等项目。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省已累计完成家庭无障碍改造77745户,其中重度残疾人72785户,已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任务目标的97.10%,可望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不仅改善了残疾人家庭居住条件,让残疾人提升自理能力,增强生活自信心,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无障碍改造,让老人在家更安全,我们在外更放心,能专心工作,我们一家人非常感谢政府出台的好政策。”王大爷的女儿感激地说。

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久久为功、不断完善,残疾人享受便利的背后,是我省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十四五”以来,省政府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四川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并制定出台《四川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推动相关法规政策标准的落实。同时,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残疾人保障“一法一实施办法”执法检查,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省政协安排专题调研、工作视察,同步检查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情况。

此外,省残联会同经信、教育、公安、民政、住建、文旅、交通、卫健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四川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从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水平,推进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加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推动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公共文化场所等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推动广播影视等无障碍信息交流方面进行工作细化,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全面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地落实。

今年8月,《四川省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设计标准》通过专家审查,这项由6个部门参与编制的标准,对推动和规范四川省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它的制定及发布使四川成为全国率先制订无障碍设计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省份之一。

软硬件同步升级出门办事不再“行路难”

2011年,家住绵阳的鲜女士因车祸落下残疾,出行要依靠轮椅。前些年,鲜女士考取C5残疾人驾驶证,也买了车,本想出行更加便利,但停车难却绊住了她。“停车很不方便,尤其是在繁华商业街等地段,无障碍停车位经常被占用,普通停车位车与车的距离太近,放不下轮椅,经常要等旁边车辆开走,才能上下车。”鲜女士说,每次开车出门都要为停车犯愁。

残疾人停车是否依然难?近日,鲜女士来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停车场,工作人员不仅为残障人士预留出无障碍停车位,还实行人证合一免费停车规则,出示残疾人证即可免费停车。在广安、眉山、凉山等地,公共停车场按比例设置无障碍停车位,供残疾人免费停放,这种情况在全省各地变得越来越普遍。

地铁是不少残障人士青睐的出行方式之一。成都市民张先生是一位肢体残疾人,平时经常独自出行,家门口就有地铁站,无障碍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除了盲道、垂直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外,车站还有工作人员进出站接送。“提前预约,地铁站工作人员就会根据我的需求提供暖心服务,没有家人陪同,他们会提前到达接送点等候,护送我到指定的乘车点,到站后还会接我下车。”张先生说。

无障碍环境建设,既包括推动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便利参与的市政软硬件环境,也少不了城市内部不同群体共生共融、相向而行的精神内核。为了解决无障碍设施“有没有”“好不好用”等问题,四川积极推进无障碍督导员队伍建设,以残疾人为主体,吸纳老年人、无障碍专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与,主动对各地重要的公共环境开展无障碍体验和督导,接受建设单位邀请对在建工程进行体验试用,从源头上把关。作为省内首支保持常年常态运行的队伍,成都市龙泉驿区残疾人无障碍环境督导队已开展常态化督导2000余次。

跨越“数字鸿沟”沟通交流拉近距离

最近,听障人士张先生来到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通过绿色窗口快速办理完成,现场还有办事人员通过手语和他进行简单的沟通。

这得益于我省持续开展的信息无障碍建设。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省残联)会同教育、文旅、卫健、广电等部门,广泛开展国家通用盲文和通用手语宣传、培训与推广活动;制作《“熊猫宝宝”学手语》等特色公益视频,打造“无障碍电影院”,深受视障人士、听障人士的好评。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广大残障人士对融入数字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不久前,由省残联与中国联通四川省分公司联合设计开发的“四川惠残通”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为残疾人提供涉残资讯获取和诉求反馈的渠道,并实时在线进行有效管理。

“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群体,更需要为其搭建数字桥梁,确保他们在数字化进程中共享改革红利,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创新开发“四川惠残通”微信小程序,在四川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广大残疾人顺应新的时代发展进步,努力缩小“数字鸿沟”,能够及时在线提出需求、反映诉求的新渠道;是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坚持“量体裁衣式”服务理念,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提供的实时在线助残服务,进行分级管理、动态管理的新手段;是为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共同打造的一个简单、快捷、开放、共享,以便更高效、更便捷为残疾人服务的新平台。

近日,经信、公安、住建、交通和省残联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无障碍出行服务的十条措施》,以无障碍出行为“切入口”,着力破解残疾人出行存在的无障碍设施、无障碍信息和无障碍服务相对不足的症结,探索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同配合、共同发力的新路子,以点带面推动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顺应残疾人的期待,回应他们的呼声,更好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且可持续的未来。

四川不断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创建有爱无“碍”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让社会文明更加进步、更加包容,残疾人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可及。(尔青图片由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提供)

0 阅读:3

身边24小时

简介:随时随地,关注社会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