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近日发布主题和主标识后,不断在网端发酵,引发网友考古蛇文化内涵。12月2日,官方吉祥物形象“巳(sì)升升”又官宣,祝福全球华人在新的一年如意康宁、好事连连。
“巳”化为灵蛇,代表生生不息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承古拓今,饱含深意。巳,象征着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而将两个“巳”字对称摆放,则恰似中国传统的如意纹样。双巳合璧,事事如意,这是乙巳蛇年与如意之间吉祥曼妙的创意链接,饱含喜庆美满的家国祝福,更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生生不息的时代力量。
近三年的春晚主标识设计内在都有书法元素,又传递出丰富多样、隽永大气的美学呈现。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万鸣介绍说,主标识将甲骨文中的“巳”字巧妙变化为“灵蛇吐信”造型,再对称反转拼合,形成“巳巳”并肩之态,“设计者非常巧妙地对‘巳’字形态进行再转化和再创造,对称之中有一种方正的流畅之感。”
主标识进行了图案化的处理,设计者大胆运用了方形和圆形的线条,在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看来很符合太极图的构成,“以中国书法最原始的‘巳’字造型设计,将蛇的灵动飞舞、圆弧的元素运用其中,无论从正反哪面看都是一样的,反映出中国文字再创造的审美精神。”
1996年出生于浙江桐庐的李右溪,真名叫李莹,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时攻读的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甲骨文方向,如今的她正在杭州创业。在2023年2月份决定做视频账号时,李右溪一开始的定位其实是大方向的文化类视频。
95后甲骨文自媒体博主李右溪这样解读“巳巳如意纹”:乙巳年,巳蛇,甲骨文里的“巳”乍看起来很像一条虫蛇,所以由“巳”字作为设计的基础元素可以说再合适不过。“巳”字的甲骨文在学界大部分被认为是“腹中胎儿”的形象,“巳”字在不少古文里也有胎儿、后嗣等意思,代表着生长、繁衍。据悉,“巳”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玉篇》中直接以“嗣”来解释“巳”,代表子嗣绵延、接续继承之意。
溯源“巳巳如意纹”,
江苏有不少蛇纹文物
继兔年和龙年之后,这次春晚创造出“巳巳如意纹”,继中国字、中国色、中国服等之后,再次让大众关注中国纹样美学。主标识通过设计中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延展出无限的可能性,无限循环,象征着生生不息,暗含主题。对此,李右溪认为,这个标志不断铺展开漂亮的纹样,正像是这“巳”的字义展现,生生不息。这个纹样复制一遍,就像咱们古代文物如意的样子,而当它无限复制,像不像咱们一些商州青铜器表面的纹饰,这就是蛇纹,也叫蟠虺纹,就像一条小蛇不断盘旋蜿蜒,传说华夏民资的先祖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所以说“巳巳如意”可不是简单一个谐音梗,“这个标志可以说融合了天干地支、甲骨文、如意纹、青铜器蛇纹等诸多文化元素于一体,神秘又新潮,古老又现代。”李右溪的解读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流量,为网友开启传统文化底蕴,受到欢迎。
采访中,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典藏部副主任杨海涛告诉记者,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运用谐音寓意、象征会意、吉祥用语等不同手法来绘成图像,表达人们的美好希望和愿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往往是互通的,“巳”复制后就像如意的样子,是一种形象的演绎。
先秦时期,先民受图腾崇拜及自然神崇拜的影响,奉蛇为司水之神。江苏水网纵横,蛇水陆通行,行踪诡秘。古人通过幻想与蛇有亲缘关系来获取勇气和力量,寻求心灵的依托,产生了蛇图腾崇拜。越人有纹身的习俗,表示与蛇同类,以期待获得保护。《汉书·地理志》载:“引应劭曰:‘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其伤害。’”商末周初的蛇纹,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作蟠旋交连状,旧称“蟠虺纹”。
2004年发掘的江苏无锡鸿山越墓就出现了大量的蛇纹文物,比如在墓室东发现的盘蛇玲珑球形器,是鸿山墓群最为神秘罕见的礼器。全器以8条蛇盘绕而成,或嘴咬尾或嘴咬身相连,中间镂空,蛇身施以红彩和蓝色、白色的点状琉璃釉。这种将琉璃施于陶胎上作为点缀在古代制陶史上十分罕见,工艺十分复杂,显示二千多年前鸿山人已掌握了彩釉陶技术,比唐三彩足足早了一千余年。盘蛇玲珑球形器虽经千年仍然彩韵斑爛,不仅是古代陶器的珍品,还填补了制陶考古史上的空白。此前这枚形器在考古史上并没有任何记载,到底象征何意至今是个谜,推测为象征王权、神权的法器与神器,这为研究吴越地区图腾和民俗民风打开了另一扇窗。
此外,还有诸如堆塑6条或9条蟠蛇的青瓷鼓座、堆塑蛇形悬虫的青瓷甬钟、堆塑蛇形纽的青瓷镈钟与振铎、雕刻蟠蛇的玉带钩与玉佩饰等,成为鸿山越墓最大特色之一,被视为越人蛇图腾的重要代表。
春晚吉祥物眉眼取自三星堆文物
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则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整体造型参考甲骨文中的“巳”字,憨态可掬又富有古意。结合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主题,“巳升升”呈现出扑面而来的如意气息。头部轮廓与脸颊上的螺旋形状来源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从头部的蝙蝠装饰到尾巴点缀的寿字盘长结,通身典故寓意着“福从头起,尾随如意”。
“巳升升”的五官也有渊源,眉眼取自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的歧羽纹、臣字目,其中臣字目纹样也广泛出现在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和玉器上,彰显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吉祥物身上由景泰蓝工艺刻画背部缠枝纹,寓意“生生不息”,由花丝镶嵌工艺勾勒出海棠、玉兰、桃花与牡丹,寓意“春回大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