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不光是政治家,他的文化水平也很高,尤其喜欢用改对联的方式,来阐述一个重要的道理。
在河南南阳有一座武侯祠,里面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上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下联: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副对联说的是诸葛亮的居住地的问题,有的说是在河南南阳,有的说是在湖北襄阳,两个地方的人也是争得不可开交。
在清朝时,正好有一个湖北襄阳人被派去河南南阳当知府,当地人就想让他确认一下,诸葛亮当年住的卧龙岗,到底是在河南南阳还是在湖北襄阳。
这位知府左右为难,既不能得罪南阳人,也不想得罪襄阳人,就灵机一动,写了这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劝大家要学习诸葛亮忠君报国的思想,而不是争论他到底是哪里人。
南阳人听后,非常惭愧,就把这副对联刻在了武侯祠里,以此来警示后人。
有一次,胡耀邦到南阳视察,特地去参观了武侯祠,看到这副对联后,也非常赞赏。
回去后,胡耀邦想起来有不少干部计较个人利益,在乎官大官小,就提笔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下联: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很显然,这副对联就是胡耀邦借鉴的武侯祠里的那副,劝告广大干部,只要一心为人民服务,就没有大事小事之分,只要能为天下人谋利益,就不会去在意自己得到了多少利益。
可以说,胡耀邦改的这副对联水平是非常高的,不光文字工整,境界更是大公无私,犹在武侯祠那副对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