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浪潮汹涌澎湃,流入千行百业的深处。充满变革性的未来加速走来,巨头正在角力,新军接连崛起,但产业的疑虑同样深厚。AI如何直击行业应用“真需求”?企业如何在新浪潮中赢得发展先机?
每一次深刻的对话,都可能书写新的题解。12月6日,“2024数智科技大会”在成都召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波,豆神教育董事长窦昕,凌雄科技董事会主席胡祚雄,用友集团副总裁郭金铜发表了主旨演讲,来自新华三集团、亚马逊云科技、阿里巴巴、美的集团美云智数、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完美世界的高管、技术负责人等参与了圆桌对话环节。
本次活动以“奔向数智新时代”为主题,由成都传媒集团指导,每日经济新闻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数智未来场景实验室提供智略支持。前沿领域专家学者、引领性技术攻坚者、应用层创新实践者、数智化转型赋能者汇聚一堂,共探AI趋势、共寻产业新机,近百家企业代表现场参会聆听。此外,会上,由每日经济新闻发起的“2024年度AI产业落地十大创新案例”揭晓,以实践标杆激励更多创新探索。
落地在百业,AI加速数智时代变革
在大模型技术浪潮中,具身智能扮演着桥梁角色,将抽象的算法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实现感知、交互与执行的闭环。大会主旨演讲从具身智能的前沿探索开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在演讲中指出,当前,具身智能的快速发展,为众多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
孙富春介绍,在制造业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够精准执行复杂的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医疗领域,具身智能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在外科手术中,医疗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高精度的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此外,具身智能还在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智慧交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波看来,大模型的技术外溢效应远超人们想象。从技术端看,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为训练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得中国的AI技术能够更快地迭代和优化;从应用端看,以AI电商为代表的产业逻辑革新带来新机会,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电商平台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商品推荐,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和转化率。此外,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新产业的出现,也给科技互联网公司带来新机会。
“尽管产业链条上各大厂商目前都处于前期投入阶段,但随着应用落地的提速,相比前几次的AI革新,这一次的盈利和商业化焦虑明显下降;这种来自技术和实体产业的双重合法性,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互联网产业在平台经济整顿之后的发展信心。”王建波表示。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引发的变革同样备受关注。豆神教育董事长窦昕指出,目前来看,用大模型学习语文是将来提示词工程师的“童子功”。随着AI录直播产品、应用到教育领域的AIAgent及更多教育+AI产品的出现,教育范式将被进一步革新。
将视野放在公司运转本身,数字化的发展脉络已走到人工智能的交界路口。
凌雄科技董事会主席胡祚雄在演讲中提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不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种思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去实现。
胡祚雄强调,企业的数字化也需要做选择。凌雄科技的数字化,后来是从企业成本构成中最重要的三项优先开始。“我们建议,在企业最重要的三项成本中,优先(实施)数字化。”胡祚雄还表示,对于数字化转型,企业首先一定要非常清楚地定义转型的目标,不仅要实现商业模式的迭代创新,更重要的是算清楚账,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增加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
针对企业如何落地AI的问题,用友集团副总裁郭金铜表示,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AI的恐惧心理,认为AI会取代人。他认为,AI在应用中要坚持的核心导向是AI服务于人,而不是替代人。
“如果说一定会替掉人的话,那就是替掉不会AI的人。”郭金铜认为,如果所有人都能积极拥抱AI,不仅不会导致失业,反而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价值。郭金铜介绍,在企业端,AI大模型应用的四类方向为:智能化业务运营、自然化人机交互、智慧化知识生成和语义式应用生成。
郭金铜表示,数智化转型的最终目标可概括为两个字——“更好”,即未来将在各个方面均呈现更为优越的状态。如果要阐述数智化带来的明确变化,可以从三个维度考量:业务模式是否有所创新;管理方式是否有所变革;工作方式是否有所转变。这三个维度实则均指向一个核心,即“变”,若一家企业宣称已开展数智化转型,但业务模式、工作方式及管理方式均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则该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可能是有问题的。
重构领导力,突破AI应用落地难点
从具身智能的感知与执行,到超算的算力支撑,再到AI在教育和企业服务中的应用,AI与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持续推动着产业的升级。不过,在企业落地实践中,AI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实际需求仍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疑问。
新华三集团数字中国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岳鹏表示,AI发展至今还有很多被忽略的问题,如缺乏业务层面的普遍参与、应用落地速度较慢。岳鹏强调,这是一个以客户场景为黏性来倒逼AI发展的时代,“大模型只是一个发动机,现在更需要变速箱,企业需要考虑AI技术怎么和行业场景结合,这一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AI工具结合、新旧业务结合以及数据结合,才可能真正实现落地”。
亚马逊云科技生成式AI资深产品专家蒋力认为,AI现在落地困难的原因在于B端的需求预期和AI的技术能力不一致。“大模型的底层技术决定了它是一个预测性的系统,在相同的提示词下,大模型每次输出的结果都不能保证完全一致;但是我们的预期是,希望AI做出来的产品能够给出确定性的结果,这就导致B端需求和结果匹配度不高。”
“大模型不管是从观念、知识层面,还是行业应用层面,整个通用大模型的普及都需要时间。”在阿里巴巴企业智能算法负责人陈祖龙看来,国内在通用大模型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但与海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未来1~3年内,通用大模型将走进垂直行业,给行业带来更大的变化。
美云智数数字运营总经理魏晓刚分享了AIGC在美的集团的实践经验。魏晓刚说,AIGC对于企业,尤其是工业制造业企业来说,一定能够带来降本增效结果,美的集团是一个实例。同时,AIGC在工业制造业的应用上也有它的难点和挑战,包括知识积累、算力、人才等,这需要整个行业从生态的角度、基于场景去共创,还有很多路要走。
游戏也是AIGC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完美世界集团高级副总裁、总编辑伊迪表示,游戏是前沿数字技术的最佳实验场,尤其在游戏和文创设计领域,AIGC应用前景广阔。
伊迪举例称,人工智能生成3D建模,是游戏研发领域的“圣杯”,在这个环节实现AIGC建模可以大幅提高效率,同时使游戏研发进入新时代,真正实现降低游戏制作成本,提高制作效率。“未来普通人有AI工具都可以做出精美的游戏,这也是游戏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伊迪说。
伴随AI应用加速落地,算力需求同步高涨。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刘东表示,算力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基座,高端算力更是稀缺资源,在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算力市场也迎来了需求上的变化。“今年的万卡才建了四个城市,运营商又已经提出十万卡,甚至二十万卡的需求和计划,所以它(指算力需求)还会增加,值得期待。”刘东说。
创新在未来,揭晓AI落地十大创新案例
在剧烈变革的时代,更需要寻找榜样的力量。
自2022年起,每日经济新闻连续三年发布数字经济权威榜单,从2022年“探寻数实融合双向奔赴的创新实践路径”,到2023年“探寻大模型浪潮下的产业战略发展机遇”,今年则以“奔向数智新时代”为主题,更加聚焦AI大模型的落地应用。
在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的学术支持及数智未来场景实验室的智略支持下,由每日经济新闻发起的“2024年度AI产业落地十大创新案例”,在“2024数智科技大会”上正式揭晓。
本次评选面向企业界进行公开征集,经过大数据初筛、人工审查、专家复评之后,最终评选出十大创新案例。
在企业的创新实践背后,凝聚了众多企业科研人员、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努力,代表了AI技术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变革中的前沿探索,为我们展现了AI在不同领域的无限潜力和巨大价值,也为未来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相信在这些创新案例的引领下,AI将在更多领域落地开花,也将激励更多探索,助力我国数字经济迈向更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