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老马开了个很“软乎”也很“舒坦”的会,他的名字叫-- 《2021中国人居 舒适家电 智享论坛》。
为什么会有这种开会的感受呗?第一,这会议不是在酒店开的,是在一个书屋,还是个阳光书屋。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咖啡晒着太阳,学习、聆听、感受。第二,不像很多会议一样营造的科技感十足,这个会议处处体现“科技以人为本”,探讨我们生活中真切的压力,健康的方式、心理的细微变化,我们这个行业到底该干点什么才能让人们生活的更好,这样的话题很柔和很温暖。第三,无论来自医疗、心理、人体工程学、工业设计等方面的专家学者、KOL,还是与会的行业人士都好好说话,没有照本宣科、没有广告无限,论坛上还有欢声笑语。台下的大家基本都抬着头儿……
说实话,我的老同事们给我发来邀请函的时候,我也没想好这个论坛到底会说些什么。这段时间,行业内很关注健康、很关注适老、很关注智能,但是“舒适”其实是个很综合的感受,就像什么才是“幸福”一样不太好说透。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太阳总结的挺到位,他说,“家居环境中的【舒适】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很多具体的感知要素组成,包括感觉通道中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温度,以及整体知觉中的空间感知、自然感知、秩序与整洁感知,而心理舒适性的构成要素则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情绪体验、家庭关系、孩子成长等。这一看就是学者,从逻辑出发,面面俱到。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景汇泉说,“家首先要有合理的摆放,整个家居是清洁的,健康的、心理的。一个家需要有人来配合,再漂亮的家如果没有可爱的人,这个感受也不是舒适的。我理解的舒适的家就是生理的、心理的和功能相互匹配。”
而我的老领导中国家电网主编吕盛华更简洁明了,他说“自在,就是舒适。”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家和万事兴”,年纪越大可能对这句话感受越深。人在社会中的压力是无所不在的,在论坛上各方人士就都谈到了他们所面临的压力,绝无相同却又很多感同身受。回到家,进入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是不是可以心和、气和、人和,从而卸下一切,自在一些?
老马注意到一点,来分享行业数据的GfK中国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张存先生有一段PPT,他说“我们做了将近三十年,全球20多个国家的人们生活价值观的追踪。一类典型人群叫做成功渴望者,他们更多的是追求财富和权力,追求出人头地。另外一类人叫周全平衡者,追求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谐,基础生活是基础生活和探索发展。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发觉在中国的人群价值观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2020年之前中国的整个社会都是在追求成功,成功渴望者的比例逐年提高,而且在全球中国的成功渴望者比例也是更高的,大家都是追求权力、追求财富、追求出人头地。但是疫情发生之后,追求成功渴望的人是断崖式的下跌,对周全的平衡,照顾身心健康、基础生活、家庭幸福这部分的人的比例大幅提升。这就是说,大家的心态变了。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成功并不见得就可以幸福,我们可能会在很多影视剧中看到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或者学术泰斗,回到家后一地鸡毛,不止于物,更甚于人。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的,也不仅是生理的,还包含心里甚至灵魂的。但追求中的幸福肯定是需要舒适生活的支撑,省去繁琐、减轻劳累、提升感受、愉悦心情、触及灵魂!
说了这么多,要给我们的行业做广告了。没错,家电真真切切在提升人们生活舒适感的进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老马斗胆给他们分为几类
1、解放双手型。以洗碗机和洗地机为代表,这是老马最近经常鼓吹的东西,但是经过我安利高喊真香的人也比比皆是。懒怎么了,时间才是更珍贵的东西,机器能干的比人还好的事情,就让他去吧!除了这些新兴品类,老品类也在不断创新,比如可以自清洁的空调,以前需要登高爬梯、看视频学习、拆机喷清洁剂……现在按一下遥控器就OK了
2、提升体验型。老马新家专门重新走了水管管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装个零冷水的热水器,尤其没供暖之前,脱完衣服哆哆嗦嗦的冲进淋浴房一开水!我勒个去,躲得老远都觉得凉水溅的一身和针扎似的。有了零冷水热水器,一秒都不用就可以高喊一句“Kimochiii~”。另外,我媳妇还弄了个集成烹饪中心,她说省了做顿饭到处跑,烟灶联动,挥手控制。一顿饭做完只需简单打理一下,比以前的一片狼藉让人身心都愉悦了。
3、健康养生型。 从疫情前后干衣机卖的这么火爆就知道,只要和健康沾边的家电都得到了青睐。除了洗碗机,老马还买了“消毒刀架”,除了刀、还有案板、筷子,刀叉,都可以在里面风干消毒,还可以定时启动。办公室添置了台按摩椅,中午不用趴在桌上睡的腰酸背疼,20分钟按摩下来听着音乐就自然午睡了。至于女士们,那么多层出不穷琳琅满目的,按摩、护理、美容、造型小家电,是不是都让你更美更健康了呢?
4、彰显个性型。彰显个性也是心里舒适的范畴,老马前几天还写过三星那套十多种颜色和材质还可以自由搭配的冰箱。其实整个行业都在工业设计上,颜色、材料、形态、场景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只为了满足大家越来越个性化的追求。这种怎么看怎么喜欢的自我愉悦感,何尝不是一种舒适?
其实,每个类型下可能都有很多的代表,老马不能面面俱到。更有些产品是复合形态的,可以又省力又健康还有个性。更有一些难以分类的东西。比如松下的方健先生在访谈中提到,他最在意的舒适就是回到家,有一个非常好的音响,有柔和的灯光,再有一个香薰就更好了。老马就想到一个东西,索尼的“晶雅音管”,他是一个桌面音响,也是一盏灯,更是一件艺术品。放在以前,老马一定会嘲笑这种“四不像也不值”的产品,但是体验过后,这是一种心境,一种场景,一种与众不同的小确幸,同时也何尝不是一种“舒适”。
叨叨到这里,很杂乱但也写的很顺,随感而发,连删除键都没按过,这就是写稿中的“舒适”吧!不妨总结一下,我的老同事们想到了一个很好的话题,虽然他内涵丰富,但是通过系统的报告、嘉宾的邀请、多角度的演讲、真诚开放的论坛沟通,把家电行业与“舒适”这两个字做了很好的结合与关联。虽然由于疫情原因,到场的人不多,参与的企业也不多。但是整场活动听下来,也让人感觉很“舒适”!举办这场活动的目的,也应该是换个角度来看待“家电产品”以及“家电行业”下一步该怎么走,我们的行业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为什么就整体还比较惨淡呢。明白道理和理解深意并行动之间还是有鸿沟的,希望活动中各个角度的解析能给行业以启迪。
总之这种不机车的活动,可以再来一些!我们的家电乃至家居行业,有的时候太硬核了,真的可以再柔软一些。无论黑科技进化还是产品更迭,我们所追求的一切的一切,不都是为了让人们在“舒适”中感到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