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林艳
近日,多地发布人形机器人利好政策,行业进入发展加速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情况密切关注,12月10日,多家上市公司对相关业务情况进行回复。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和新材料等先进技术,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左右。
多地发布机器人利好政策
为抢抓人形机器人发展重大机遇,推动本地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创新发展,我国多地均出台相关利好政策,鼓励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近日,安徽省发布了《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其中提出到2027年,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的“23456”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重点打造合肥、芜湖两个产业先导区;建设人形机器人省级创新平台、中试验证平台、招引孵化平台等三大平台;打造不少于四种型号具有国内代表性的人形机器人整机。
此前,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真金白银”助推产业发展。其中提出通过“揭榜挂帅”方式重点攻关感知—语言—动作模型、世界模型、通用技能训练框架、模型压缩、参数高效微调、仿真数据引擎、虚实转换、神经辐射场、占用网络、场景流估计、扩散策略、因果推理、检索增强生成、思维链等具身大模型生态体系相关技术,并形成一批产业化成果,榜单支持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人形机器人行业不断突破创新。“当前,我国人形机器人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包括减速器、电机、传感器等。虽然在某些高端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但是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面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高壁垒,我们还在继续攻坚克难,比如实现高精度运动控制、自然语言处理等人机交互功能的技术难题亟待解决。”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记者说道。为加强技术攻关,我国多地都建设成立了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聚集人、财、技术等资源,加速产业发展。
上市公司加快布局
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加速产业布局。
12月9日,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本身从事工业机器人业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在不断跟进和探索。目前,公司对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相关布局尚处于洞察与早期的研发阶段,在开发中的零部件产品有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
此外,有上市公司已经开始为客户供应小批量样品。12月10日,超捷紧固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有PEEK材料材质汽车零部件供应客户。目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有给客户供应金属材质小批量样品。因人形机器人尚未到产业规模化阶段,故尚未取得批量订单。目前该业务在公司营收端占比较低,对公司业绩未构成重大影响。
同日,大连豪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政策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上市公司等主体在这一领域不断加码,人形机器人距离量产还有多远?“距离大规模量产尚需时日,行业还有不少难点、堵点待突破。”余丰慧对记者说道,比如技术瓶颈、成本控制和安全法规。高昂的研发和制造成本限制了产品的普及;如何确保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性,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也是行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行业企业还需多措并举,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企业可以从多方面发力。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另一方面,要加强产业链协同,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此外,企业还可以关注政策动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