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宝蓝怎么也没想到,婆婆想回农村养老的愿望,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大的波澜。
这场风波持续了三年,不仅让一家人身心俱疲,还差点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老人如此执着于回到农村?
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故事要从范宝蓝的公婆说起。
他们原本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为了孩子的前途,在丈夫读初中时,父亲来到城里打工。
后来,丈夫考上大学,又留在了这座城市。
为了一家人能够团聚,夫妻俩在城里买了房子,婆婆也进城打工。
婚后,范宝蓝和丈夫与公婆同住。
儿子出生后,婆婆辞去工作,专心照顾孩子。
那时,公公还在一家私企上班,夫妻俩常念叨着等公公退休后就回农村养老,享受田园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儿子上幼儿园那年,公公突发脑溢血去世了,这个愿望也成了永远的遗憾。
公公去世半年后,婆婆做出了一个令范宝蓝和丈夫意想不到的决定:她要回农村老家养老。
婆婆说,她要落叶归根,不想“客死他乡”。
儿子儿媳苦苦相劝,担心她一个人在农村生活不便,何况老家的房子多年无人居住,早已破败不堪。
可婆婆心意已决,儿子儿媳拗不过她,只好帮她收拾行李,送她回老家。
为了不让儿媳一家担心,婆婆拿出自己的积蓄,翻修了老家的房子。
婆婆走后,范宝蓝不得不请自己的父亲帮忙接送孩子。
她母亲身体不好,父亲只能一边照顾妻子,一边承担起接送外孙的重任。
范宝蓝一家三口则在下班后去父母家接孩子。
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公外家度过,包括周末和寒暑假。
起初,婆婆对农村生活感到很满意,每天和老朋友们相聚,在电话里也总是兴高采烈的。
这让范宝蓝和丈夫稍微安心了一些。
可是好景不长,半年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始出现。
先是婆婆在房前屋后种的蔬菜被邻居家的散养鸡啄食,与邻居发生争执。
为了缓和邻里关系,范宝蓝和丈夫特意去邻居家解释,希望他们能多体谅婆婆。
不料,邻居却误以为是范宝蓝容不下婆婆,把她赶回农村。
更糟糕的是,婆婆独自一人在农村,生病了也没人照顾。
一次重感冒,她骑电动车去镇上医院,结果摔伤了腿。
丈夫得知后,立刻赶回老家照顾,每天城里乡下两头跑。
当时,范宝蓝的孩子也生病了,只能留在城里照顾孩子,无法分身去照顾婆婆。
婆婆身体恢复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回到农村后,她需要像其他村民一样随份子,但她觉得很不公平,因为之前在城里,她并没有收到村里人的份子钱。
此外,受村里二胎风气的影响,婆婆开始催促范宝蓝生二胎,这让范宝蓝非常反感。
她明确表示不想生二胎,但婆婆却在电话里和她大吵一架,认为她不为自己考虑,不体谅老人的心情。
范宝蓝和丈夫的耐心一点点被消磨殆尽。
丈夫去老家想劝劝母亲,却意外和母亲吵了起来。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家里的事情会被传到村里,引起那么多流言蜚语。
婆婆觉得委屈,她说自己只是和村里人闲聊时提到了家事,没想到会被添油加醋地传开。
三年时间里,范宝蓝和丈夫无数次往返于城里和乡下,身心俱疲。
一次,婆婆家里的自来水管坏了,她心急如焚,打电话催促丈夫赶紧回去。
丈夫在匆忙赶路的过程中发生了车祸,所幸人没有受伤,但车却撞坏了。
得知消息后,范宝蓝终于爆发了。
她在电话里质问婆婆,为什么非要回农村养老,给家人带来这么多麻烦。
如果丈夫出了意外,她会后悔吗?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婆婆,她沉默了。
最终,婆婆回到了城里,和儿子儿媳一起生活。
她说自己想通了,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农村生活确实有很多不便,还是需要和家人在一起。
这场持续了三年的风波终于平息了。
落叶归根是许多老人的愿望,但养老的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味坚持所谓的“传统”,而忽略了现实的困难,最终只会给家人带来负担和痛苦。
子女应该关心父母,父母也应该体谅子女,互相理解和尊重,才能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
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