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句古语似乎揭示了人情冷暖的真相。
究竟是亲情的力量更强大,还是金钱的诱惑更能左右人心?
今年,我陪母亲回了一趟老家,探访了三位亲戚,却经历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待客之道,不禁引人深思。
母亲因为父亲的突然离世和自身的病痛,多年未回老家。
她对娘家亲人的情感复杂,既有思念,也有忐忑。
娘家兄弟姐妹间的联系早已疏远,加之当年外公外婆的重男轻女,使得母亲在娘家的地位并不高。
如今,我们一家在外地安家立业,与老家的亲戚更是鲜少来往。
我们首先去了舅舅家。
舅舅家境殷实,当年外公外婆将三个女儿的彩礼都给了他。
可面对我们的到来,舅舅和舅妈却显得格外冷淡。
我们带去了精心挑选的礼物,牛奶、桂圆、大闸蟹、保健品等等,可他们却似乎并不在意。
午饭也只有简单的四道菜,六个人根本不够吃。
席间,舅舅竟然直接问我妈为什么不直接给现金,还要孩子们发红包。
母亲多年来一直帮我们照顾孩子,没有收入,父亲的积蓄也因病花得差不多了。
舅舅的要求让她很为难。
我见状,主动提出给孩子们包红包,每人200元。
没想到舅舅嫌少,还说母亲也应该给表弟表妹红包。
我忍不住反驳,为何舅舅不给我这个小辈红包?
气氛顿时尴尬起来,我们只好提前离开。
随后,我们去了大姨家。
大姨父曾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家境优渥,大姨一直对母亲有些 condescending。
尽管如今我的事业发展不错,但她依然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大姨父在我们到达后不久便以有事为由离开了,直到晚饭也没回来。
晚餐也只有简单的四菜一汤,席间,大姨不停地夸耀自家,似乎有意无意地贬低我们。
晚饭后,大姨也没有留我们住宿的意思。
我只好在网上订了酒店。
母亲在酒店里感慨,还是住酒店自在,不用看人脸色。
我们去了二姨家。
二姨家境并不富裕,二姨父身体也不好。
与其他两位亲戚不同,二姨一家对我们格外热情。
还没等我们到,二姨就准备了一大桌子菜,还特意买了酒,说是二姨父嘱咐的。
虽然我以开车为由婉拒了酒,但二姨的盛情让我们倍感温暖。
午饭后,二姨让表弟带我在村里四处走走,自己则陪着母亲去了村委会的老年活动室。
看着母亲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知道她很开心。
我们在二姨家住了两晚,临走时,二姨还塞满了我们的后备箱,新鲜的蔬菜、鸡蛋、鸭蛋,还有两只处理好的鸡和鸭,以及母亲小时候最爱吃的,按照外婆的方法做的酱瓜。
母亲捧着酱瓜,激动得几乎落泪。
我悄悄在二姨家的床上放了一个5000元的红包,并在离开后打电话告知了二姨。
二姨在电话里一再推辞,说自己人不用这样。
短短几天探亲之旅,我看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待客之道。
舅舅和大姨的势利,与二姨的真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金钱真的能衡量亲情吗?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是否更应该珍惜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
亲情,难道不应该比金钱更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