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器乐创作与演奏人才培训”汇报音乐会举行

掌上春城讯经过数月认真学习、采风、创作,学员们精彩呈现了15首融合吐良、莪芘、玎琴、小闷笛、牛角琴等云南少数民族器乐与传统乐器的乐曲。2024年12月12日晚,云南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器乐创作与演奏人才培训”汇报音乐会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成功举行。本次演出由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具体执行,并得到了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项目全体演职人员合影

15首云南少数民族器乐作品精彩亮相

本次人才培养项目,团队由四位老师构成,尹毅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郭乐副教授负责全过程执行,高弘扬老师担任音乐总监,邱健博士后则负责学术指导和课程设计。项目自2024年7月开班以来,招收了来自全省的30余位学员,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知识、少数民族乐器演奏与创作方法。

12日晚,项目学员与云南艺术学院青年民族乐团的同学们,为观众们呈现了15首融合云南少数民族器乐与传统乐器的乐曲,其中8首是项目组学员们创作的,7首是具有代表性的云南少数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由赖钧霖老师担任指挥,谢军老师担任音乐总监。本次培训选择的是吐良、莪芘、玎琴、小闷笛等既具有民族特色又能够被搬上舞台的乐器,本次音乐会实现了多种少数民族乐器的融合创作与演奏。

音乐会在赖钧霖老师创作的打击乐重奏《滇鼓·乐之魂》之中拉开序幕,演奏了8首由作曲学员们创作的器乐:学员杨璇卿创作的少数民族室内乐《山水间》;蒲兵创作的民族管弦乐《茶山土语》;吖娜思怡搜集、整理、改编的少数民族室内乐《咋呗耍瓦器》;杨开伦创作的少数民族室内乐《雨夜》;赵征创作的彝族四弦与阮三重奏《白鹭》;苏建根创作的莪芘齐奏《阿哥赶着月亮走》;杜怡谌创作的彝族四弦、小二胡合奏《彝歌》;李文聪、缪欣睿编创的民族管弦乐《勐僚随想》。

项目学员演绎《咋呗耍瓦器》

项目学员演绎《茶山土语》

此外音乐会还演奏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器乐:黎炳成先生创作的傣族牛角琴与乐队合作的《赶摆》;谢军老师作曲的彝族小闷笛与乐队演绎的《山谣》;那少承先生创作的《彝寨琴声》;杨正玺先生创作的吐良齐奏《景颇山的黎明》;吴学原先生、尚泽三先生创作的葫芦笙二重奏《拉祜情歌》。音乐会在那少承先生创作的《左脚调》中落下帷幕。

项目学员演绎《赶摆》

项目学员演绎《彝寨琴声》

项目推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发展

据悉,由云南艺术学院主办的“云南少数民族器乐创作与演奏人才培训”项目利用学校多学科优势,采取多样化培训形式,邀请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作曲家、演奏家授课,旨在培养一批优秀的器乐创作与演奏人才,推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

第一阶段的集中培训中,项目组邀请到了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云南省花灯剧院民族乐团等院校、机构及院团的专家进行授课,安排了大量的实操练习和互动讨论环节。学员们接受了专家一对一的演奏指导,并参与了集体排练和音乐会展示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音乐学院李心草院长亲自率领作曲系的师生团队,与项目组的专家及学员们共同举办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交流活动。

第二阶段的田野采风中,项目组老师及学员到楚雄和丽江探寻当地的音乐文化。在楚雄,重点考察了彝族文化,参观楚雄州博物馆、紫溪彝村、彝人古镇等地,了解彝族的历史、风俗和艺术;前往双柏县档案馆、文化馆,了解彝族毕摩音乐文化、四弦左脚舞文化等相关资料,与当地艺人交流,学习四弦弹奏和左脚舞技巧。在丽江,着重考察了纳西族文化,欣赏了纳西古乐和纳西民歌,并前往大东乡对纳西乐舞“热美磋”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白沙细乐的传承基地。

第三阶段的创作排演中,项目组安排了多场专业讲座和授课。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作曲学员对作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演奏学员也通过排练不断提升了演奏技巧。

云南少数民族器乐具有独特魅力,年轻艺术家们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与创新,将少数民族器乐与传统乐器融为和谐而充满生命力的乐曲,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音乐会,为项目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此次云南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器乐创作与演奏人才培训”的成功举办,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云南少数民族器乐创作与演奏人才,推动了云南少数民族器乐创作与演奏的传承与创新,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0 阅读:2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该平台是人民日报社推进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