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万尾鱼苗在长江“安家”引江济淮工程首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大皖新闻 2024-12-18 19:21:08

大皖新闻讯长江流域迎来了“新居民”啦!12月18日上午,引江济淮工程首次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安徽枞阳县举行。当天,包括鳊鱼、鳙鱼、胭脂鱼等多个品种的80万尾鱼苗从铜陵市枞阳县枞阳蒲城街江堤渡口放流到江水中,在长江“安家”,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注入新活力。

鱼类品种如何选择?

当天上午,大皖新闻记者现场看到,鲜活的鱼苗从附近的增殖放流站运出,装进氧气袋,停放在货车渔箱。10时许,放流活动正式开始,只见工作人员将盛有鱼苗的塑料袋打开,一群群鱼儿顺着滑梯一跃而下,欢快地向长江深水处游去,活蹦乱跳,溅起了阵阵水花。

据介绍,本次放流的鱼苗共计80万尾,以鳊鱼、鳙鱼、鲢鱼等品种居多,长度在10-15厘米。另外,本次放流的鱼苗还有刺鲃、胭脂鱼等珍稀鱼类。其中,胭脂鱼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些都是受调水影响较大的鱼类类群和区域重点保护鱼类。”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安庆建管处处长裴看元解释,选择这些鱼类品种,还考虑到了补充水源区江豚饵料鱼资源等因素,“可以说是为江豚补充饵料。”据介绍,在枞阳船闸下游和平渡口等一带生活有江豚,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对江豚的影响,会通过每年定期鱼类放流,给江豚补充饵料。

为何选择枞阳枢纽?

增殖放流俗称放鱼,是指采用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的活动,是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为什么引江济淮工程建成运营后首次鱼类增殖放流,选择在枞阳枢纽呢?裴看元表示,枞阳枢纽是引江济淮的长江引水口,是双线引江菜巢线的起点。“这里鱼类资源丰富,更有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等长江珍稀水生野生物种。”

“今年是引江济淮工程建成运营后第一次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计划将于年底开始捕捞亲鱼,并进行人工繁育。”裴看元说,开展放流后,还抽取了部分鱼苗进行荧光标记以便今后回捕测算成活率,根据监测数据记录计算放流鱼类回捕量、存活率及自然环境生长情况。“根据计划,含今年在内,五年时间里将分批向长江放流鱼苗总计400万尾。”

“鱼类托儿所”长啥样?

为了更好地进行鱼类放流,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还在枞阳枢纽建成了鱼道和鱼类增殖放流站等工程。

“增殖放流站相当于鱼儿的‘托儿所’。”引江淮鱼类增殖放流站项目经理邵战美介绍,增殖放流站的主要任务,是对珍稀、特有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进行人工繁殖,将培育的苗种投放至长江的适宜水域,同时在鱼类增殖放流站设置专门功能区域,开展对江豚、鲟鱼、中华鲟等大型珍稀保护水生动物的紧急救护。

枞阳枢纽的鱼类增殖放流站,位于由原长河故道和新建引江输水渠道围成的梅林岛上,总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主要设施包含有蓄水池,大型亲鱼池,室外亲鱼池、圆形苗种池、催产孵化车间、后备亲鱼池以及苗种野化池等。2022年5月开建,去年年底建成。

在催产孵化车间,记者见到一个个蓝色的圆形鱼缸,一些孵化不久的鱼苗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游弋。“我们从源头采集亲鱼,在这里产卵,并进行孵化,从鱼卵孵化成幼苗,喂养至放流规格。”邵战美说。

引江济淮有啥最新进展?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自南向北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引江济淮工程供水范围涵盖安徽省13市和河南省2市,共57个区县。

2022年12月30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实现试通水试通航。2023年9月16日,引江济淮工程航道菜子湖线开启试运行。2023年12月16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安徽段正式开启试调水。

记者也从此次活动现场了解到,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江济淮二期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释放引江济淮工程在优化水资源配置、农业应急抗旱、城市备用水源、河湖生态保护中的巨大潜能,为“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提供源头活水。

大皖新闻记者刘旸张楠胡伟民摄影报道

0 阅读:15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