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野史”伪装成教科书,谁来“排毒”?|话里有画

新黄河 2024-12-20 15:02:32

近日,网上有多名家长举报,称孩子阅读的“课外历史书”《野史》掺杂大量恶俗网络用语,出版方还将该书仿照成教科书模样,“远看真假难辨,我还以为孩子真在看历史书。”在一家头部电商平台,该本《野史》商品链接的标题里带有“必修”“教科书”等字样,封面则印有“义务教育教科书”字样,开卷页还写着“见证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瞬间”等内容,粗略一看,会让人误以为真的是史书。被举报的《野史》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多个省市均有销售。(12月18日潮新闻)

各种读物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读到什么样的书,他们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知识和思想。然而,这本《野史》纯属粗制滥造的产物:文字错误百出,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写成“第一次释界大战”;大量使用恶俗网络用语,如“梵高被网暴后患上‘玉玉症’,割手、割耳”等,“玉玉症”乃“抑郁症”的网络用语;故意歪曲历史,丑化历史人物,将严肃历史低俗化呈现……如此《野史》堪称“有毒野史”,只会毒害是非、美丑鉴别能力极弱的孩子。

这本《野史》还伪装成教科书销售,被不少网店标识为“中学教材热销第一名”。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之根本所在,也承载着文化育人功能,其纯洁性对于教育教学有多么重要,不用多言。基于学生对教科书的绝对信任,当“有毒野史”被伪装成教科书,它对孩子们的误导甚至毒害恐怕又加深了一重。难怪举报此书的家长如是质疑:这样的历史书究竟谁在生产?为何监管部门没有发现?希望相关部门彻查。

该不该面向中小学生出版野史读物,近年来也屡有争议。有正史必有野史,野史虽不是洪水猛兽,却有失严谨和准确,基本仅可作消遣之用。长期以来,一些景区、博物馆的导游热衷于大讲野史,给游客造成深深误导,不少地方出台要求,规范导游的讲解内容,增加历史文化内涵。中小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知识储备不足,理性思维和辨别能力不强,过多接触野史,若造成“不信正史信野史”的后果,纠正起来会很艰难,必须警惕青少年群体在阅读野史中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

故对于面向中小学生的野史读物,社会各界都必须高度重视。学史应先学正史,家长包括老师应增强对历史读物的过滤筛选能力,在为孩子购买读物前,一定要自己先阅读一下,选择“良师益友”,杜绝“有毒野史”。在选书与阅读指导中,家长或老师若发现“有毒野史”,及时举报给相关部门,以阻止它们继续兴风作浪。随着孩子长大,还要逐步引导孩子分辨有问题的历史读物,自觉远离问题内容。

相关部门更应在课外历史书领域“排雷”“排毒”。主动出击检查出版物市场,畅通举报渠道,引导家长和老师提供线索,以发现并下架有问题的课外历史书,并加大处罚力度;加强“问题课外历史书”方面的案例宣传,或建立“有毒历史读物”黑名单,使之彻底失去市场,给作者、出版社、书商以警示;把好学生读物准入关,尤其应适当抬高课外历史书的出版门槛,提高出版社违规成本;还可考虑对中小学生课外历史书进行明确界定,让约束“有毒野史”更具可操作性。(文/何勇海漫画/黎青)

0 阅读:14

新黄河

简介:新黄河客户端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