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我们?乌克兰为什么总是被牺牲的那个?”面对主持人的问题,泽连斯基情绪失控,用俄语爆了粗口,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美国。就在这次采访中,他一反常态,用近乎歇斯底里的语气指责美国对普京采取了“绥靖政策”,没有尽全力阻止俄乌冲突的恶化。这一幕让不少人唏嘘:这还是那个在国际场合以从容形象示人的乌克兰总统吗?但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一场“失控”,背后究竟是无奈,还是算计?泽连斯基真的“只是在发泄”吗?
泽连斯基是一个很特别的总统。他没什么传统政客的背景,早年是一名演员、喜剧人。他的职业生涯在表演中起步,后来以一部政治讽刺剧《人民公仆》火遍乌克兰,也正是这部剧让他从荧幕上的“总统”,变成了现实中的总统。一个演员从政,身上带着鲜明的“表演痕迹”并不奇怪,而泽连斯基确实把这一特质用得淋漓尽致。
从俄乌战争爆发开始,他无数次在国际舞台上发表讲话。最初,他的演讲充满感情,像是一个被欺负的小国领导人在向全世界控诉:乌克兰是受害者,是俄罗斯的侵略让我们陷入苦难。尤其是在美国国会,他的演讲几乎成为经典。他用战争视频、个人故事,甚至用美国历史中的珍珠港事件来打比方,强烈呼吁欧美国家设立“禁飞区”,帮助乌克兰遏制俄罗斯。这些发言在初期确实博得了很多同情,也换来了援助。
然而,情绪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在危机时刻迅速吸引眼球,但当战争进入持久阶段,人们的耐心是有限的。靠强烈的情感呼吁起初奏效,但随着时间推移,泽连斯基的“剧本”逐渐被西方国家看穿。尤其是一些国家的政客开始厌倦:援助就算了,还得听他抱怨?
泽连斯基的情绪崩溃,背后藏着乌克兰的历史伤痕。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乌克兰在独立初期的两个重要决定:无核化和中立化。这两个决定在当时被视为“理性选择”,乌克兰政府希望通过向全球释放和平信号,换取大国的支持。然而,这一选择却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种子。
1994年,乌克兰在《布达佩斯备忘录》中承诺销毁苏联遗留的所有核武器,换来俄罗斯、美国和英国的安全保证。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个好交易,但后来才发现,这种“承诺”不过是纸上谈兵。当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时,所谓的安全保证完全不起作用,而乌克兰却失去了核武器这个“保命符”。
再说“中立化”。在冷战后,乌克兰一度宣布自己是中立国家,希望不卷入北约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争端。但乌克兰的地理位置,注定它无法“置身事外”。夹在俄罗斯和西欧之间的它,更像是一块“大蛋糕”,大国博弈的棋盘上,谁都想插上一脚。
相比之下,瑞士和芬兰的中立政策被视为典范。瑞士靠着历史悠久的中立传统,赢得了全球认可;芬兰虽然与苏联交好,却始终保持足够的安全自主性。但乌克兰的“中立化”却彻底失败。它既没能平衡东西方,也没有避免被外部势力控制。泽连斯基的痛斥背后,正是这些战略选择带来的无解困局。
泽连斯基在采访中最让人意外的部分,是他对美国“绥靖”政策的直接抨击。他把美国对俄罗斯的态度比作二战时期英法对纳粹德国的妥协。他的逻辑是:二战时,英法为了避免和希特勒直接冲突,默许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占,结果导致整个欧洲陷入战火。而如今,美国为了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对抗,在对俄问题上采取了“有限介入”,这在泽连斯基看来,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绥靖”。
然而,这种指责背后也有不少争议。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直接与俄罗斯开战绝非明智之举。泽连斯基要求的“禁飞区”或更多军事支持,意味着美国必须承担与俄罗斯正面对抗的风险。再者,美国的每一步动作,都受到国内复杂政治因素的制约。
换句话说,美国的“绥靖”并不是单纯的妥协,而是一种现实算计。尽管这种态度在道德层面让乌克兰失望,但从大国博弈的角度看,美国的行为并不意外。
更让泽连斯基感到压力的,是美国国内对援乌态度的分裂。尤其是特朗普明确表示,如果他再次当选,将迅速结束俄乌冲突,而他的方式却是与普京直接对话,而非支持乌克兰继续打下去。对于乌克兰来说,这无疑是个坏消息。
特朗普代表的是美国国内反对长期援乌的声音。一部分美国选民和政客认为,乌克兰问题只是“欧洲的事”,美国没必要耗费巨大的经济和军事资源。这个态度在美国两党分裂的政治环境中越发显著,而一旦援助减少,乌克兰的战场和谈判桌上的筹码都将急剧缩小。
泽连斯基这次情绪失控,或许只是他长期压力下的一次“爆发”。但从更深层次看,这场战争并非只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斗争,它更是一场多方力量博弈的大棋局。乌克兰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既是牺牲品,也是局中人。
靠情绪争取同情的方式并非不可取,但它显然不是万能钥匙。对于泽连斯基来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他都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困局。而他的歇斯底里,或许正是乌克兰在大国博弈中孤独无助的缩影。
战争的走向如何,没人能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要走出困局,绝不仅仅是靠一个人的情绪能解决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