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总是在离任的时候忙着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这是许多人在听完布林肯的离任讲话后忍不住提出的问题。布林肯作为拜登政府的“外交一把手”,在离任前迫不及待地总结所谓“外交成就”,声称美国处于“强势地位”,甚至不忘挑衅中国。
但问题是,这样的“自我感觉良好”真的有说服力吗?从中美关系的僵局到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美国的外交政策真的能撑得起“强势”二字吗?布林肯的讲话看似强硬,背后却透着几分狼狈:这不仅是一次“挽尊”,更像是一次仓促的辩解。
在离任讲话中,布林肯刻意夸耀拜登政府通过联合盟友对中国施压的“成功经验”,试图为过去四年的外交政策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他还声称,美国在全球事务中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并抛出了不少指责,比如“污蔑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用关键物资”。但这样的表态,听起来更像是临走前对中方的一封“挑战书”,摆出了一副“我走了,但话放这儿”的架势。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过去四年,美国外交的“强势”更多停留在话术层面,而非实际成果。拿布林肯自己曾引以为傲的中美高层会谈来说,2021年的阿拉斯加会议是拜登任内中美关系的开端,但双方从一开始就火药味十足。美方强硬批评中国的内政问题,而中方针锋相对,直接回怼“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对别国指手画脚”。这次会议不仅没缓和中美关系,反而成为了双方关系恶化的转折点。布林肯的离任表态,更像是对这种失败外交的一个“遮羞布”。
更值得玩味的是,布林肯还在讲话中试图甩锅,把一些外交问题的责任推给中国,比如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但实际上,美国对俄乌冲突的处理是否真的“成功”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拜登上任后,重建北约内部团结成为他的外交优先事项之一。特朗普时代,美国对北约成员国的态度可以说是“爱搭不理”。特朗普不仅公开批评盟友没有承担足够的军事开支,甚至威胁退出北约,让欧洲各国对美国的信任降到冰点。
而拜登的“修复之旅”则采取了截然相反的路线:频繁出访欧洲,与法国、德国等领导人会面,承诺加强美国在北约中的作用。表面上看,拜登似乎成功了,但实质问题却并没有解决。
例如,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北约内部就存在不小的分歧。法国和德国一开始更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而美国则毫不犹豫地站在乌克兰一边,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这一政策在欧洲内部引发了争议:部分国家认为,美国的做法不仅激化了俄罗斯的反应,还让欧洲自身承受了更大的能源危机压力。布林肯在离任讲话中大谈“团结”,却忽略了现实中的裂痕。
俄乌冲突更让人看到,美国对外交的短视:通过不断施压俄罗斯,美国的确赢得了一些盟友的支持,但也让俄美关系近乎破裂。这种“盟友牌”,表面上打得漂漂亮亮,实际上却是典型的饮鸩止渴。
谈到美国外交的混乱,就不得不提特朗普留下的“烂摊子”。早在2016年竞选时,特朗普就大肆批评美国的盟友政策,认为美国在北约中承担了过多的负担,而盟友国家却“坐享其成”。
他甚至威胁,如果北约国家不增加军事开支,美国就退出北约。这种“美国优先”的策略,虽然在美国国内收获了一定的支持,但却给美欧关系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拜登上任后,试图扭转这种局面,但成效有限。而随着2025年新总统上任,特朗普再次卷土重来。特朗普当选总统,拜登努力修复的美欧盟友关系很可能再度崩塌。布林肯在离任讲话中试图说服特朗普延续拜登的外交政策,但这种愿望显然有点天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注重的是“别人买单”,而不是像拜登那样通过牺牲美国利益来维系盟友关系。
无论是北约的分裂还是俄乌冲突的应对,美国外交的“后遗症”已经显现。布林肯的讲话试图掩盖这些问题,但现实不会说谎。
布林肯的离任表态中,最耐人寻味的部分还是针对中国的“挑战书”。他多次提到“联合盟友对中国施压”,试图塑造一种“全世界都在孤立中国”的错觉。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独立的外交路径。例如,沙特和伊朗在中国的斡旋下达成和解,中东地区的多边合作逐渐升温;非洲国家也开始与中国加强合作,摆脱对欧美的依赖。这些变化显示出,国际社会正在向多极化发展,而美国通过孤立和打压他国来维持“强势地位”的做法,显然不再吃香。
对于中国来说,美国的“挑战书”并不是什么大威胁,而更像是一次“纸老虎式”的恐吓。应对这种局面,中国的策略应该是保持冷静,继续深化国际合作,用行动来证明责任与担当。
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靠对抗得来的。合作与共赢,才是真正的实力体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