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 inside》是2021年底韩国最新推出的社交观察类综艺。区别于以往的以恋爱为题材的社交真人秀,《MBTI inside》终于回归了社交的本质,将观察更多地放在了自我与外界的融入与相处之上。
《MBTI inside》引用了目前社交平台上最流行的MBTI 16型人格测试作为的内容核心。基于16型人格分类,节目通过测试选取了16位最具代表性的嘉宾共同出演。在5天4夜的相处中,性格迥异的嘉宾们将以不同的分组形式被分至两个房间进行对照观察,节目并将适当利用机制以刺激不同人格的嘉宾进行的沟通与碰撞。
凭借绝对的题材热度《MBTI inside》在节目开播后就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不仅Youtube第一期点击量高达135万,在国内的平台上也形成了极为难得的满屏弹幕的态势。然而在后期,《MBTI inside》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热度滑坡,节目第二期播放量直线跌至51万,在收官之际更是仅剩36万。
但不可否认的是,《MBTI inside》依然是近期韩综市场中令人眼前一亮的节目创意,在《MBTI inside》的得与失之间,依然存在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设计逻辑。
对全知视角的创新应用与过度依赖
MBTI简而言之是一项以性格作为分类依据的测试指标。整个测试分为四大维度:内向(Introversion)和外向(Extroversion)、实感(Sensing)和直觉(Intuition)、思考(Thinking)和情感(Feeling)、判断(Judging)和感知(Perceiving),四种不同的类别将会组成出16种不同的人格,每个人格以各个类别的首字母组合而成,如“INTJ”,“ENFP”等。
而随着MBTI测试的流行,一串串代码逐渐成为了年轻群体间通用的“自我介绍”,大量网友会直接将其标注在社交平台的自我简介上,或是主动发帖寻找与自己类型相同或适配的网友们。相较于具有科学意味的性格测试,MBTI依然成为了时下年轻人自我表达与情感社交的工具。
《MBTI inside》也正是看到了MBTI“社交货币”的潜质,将其创造性地融入到了观察类真人秀的设计当中。在此前的真人秀中,创作者们普遍会在前期用较长的时间对参演嘉宾进行角色的建立与故事线的铺垫,而很显然,MBTI的出现直接让节目跳过了“自我介绍”的过程,为观众带来了“角色预设”的全知视角。
节目中,每位嘉宾的名字前都会标注有各自的MBTI类别名称,并穿着由节目组定制的绣有各自人格编号的卫衣。观众们可以直接通过MBTI类别名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格类型进行观察,而不再需要依赖节目作为中间商为观众框定嘉宾的标签人设。
这在极大程度上地加快了观众们的情感投射,16型人格中的每一位嘉宾入场时,弹幕中都会有网友前来“认领”,并且面对嘉宾的不同行为,类似于“是我本人”、“就是这样”等极具参与感的弹幕也层出不穷,几乎嘉宾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微笑的行为都能瞬间激起其对应人格的网友们的强烈共鸣,而这样的场面在此前的观察类真人秀中每期出现3-4次已实属罕见。
“角色预设”的全知视角有效地延长并放大了观众与节目的情感互动。在初期,观众们会基于自身对MBTI性格的了解对角色进行预判,主动地对感兴趣的角色进行跟踪观察。而当角色果真表现出了MBTI性格所对应的行为后,预判“被证明”的欣喜则会更进一步地加强观众的“参与感”,使其在后续更积极地对角色进行情感投射。
但显而易见的是,《MBTI inside》陷入了对MBTI“全知视角”过度的依赖。
面对16种不同的人格,《MBTI inside》仅仅为观众标出了每位嘉宾对照的类别名称,对于每一个类别所对应的性格却没有任何的背景信息。而虽说MBTI是已然成为了互联网群体的社交标签,但其实除了对自身性格类别的了解之外,很少有人会真的花时间研究全部16种的人格类型。因此,即使是对于MBTI的热衷人群来说,直接以四个排列组合的字母认识并记住所有嘉宾都是件十分吃力的事情。同时,对MBTI测试背景介绍的缺乏还直接局限了《MBTI inside》传播范围。《MBTI inside》成为了一次MBTI人群内部的狂欢,不断地对题材进行内耗,不了解MBTI的观众只会对节目的内容一头雾水。
其实,虽然市场中的明星观察团已趋于饱和,但《MBTI inside》反倒是一档很适合设置观察室的真人秀。在面对不同人格的嘉宾的行为与互动中,观察团们可以为观众梳理出清晰的性格动因及人物关系,让整体的节目叙事更加流畅。同时,面对MBTI性格测试,观察团中的专家们也可以给出更多的专业知识进行辅助,挖掘出节目在MBTI性格测试之外,更多基于在自我了解与社会交际领域当中的应用价值。
场景与机制单一,后续叙事发力不足
毫不夸张的说,除了题材的新颖度,《MBTI inside》是一档在实际观感上十分令人窒息的节目。
根据MBTI四种测试角度,节目组将5天4夜的观察依次分为了四个对照组,例如第一天为I房与E房,即内向型人格的8位成员与外向型人格的8位成员分别入驻对应的房间进行对照观察。依次类推,后续则为S/N房、F/T房、P/J房。在制作中,节目时常将两个房间的画面进行不断地交叉剪辑进行对比,凸显性格所造成的行为的不同。
但致命的是,《MBTI inside》每一期几乎所有嘉宾互动的场景都发生在两个房间的客厅,场景极度单一,且由于房间较小,人数较多导致视觉的呈现也十分杂乱。每个房间8位嘉宾自由互动,全景拍摄,机位单一,观众缺乏视觉的焦点。面对这样的场景限制,《MBTI inside》也并没能发挥出韩综传统的对微表情、小动作抓取的制作技巧,导致节目的叙事与角色后期的建立都不够生动具体。
更恐怖的是,场景的狭小与封闭也使得嘉宾除了交流之外无法进行更多的“行为”的互动。而对于任何一档真人秀来说,如果90%的内容全由不间断的语言填充,效果都将是灾难级别的。观众缺乏足够的视觉画面作为支撑与引导,即使是在谈话节目中都很难消化如此高密度的语言信息。一期过后,当观众对题材的新鲜感逐渐消退,节目所带来的疲惫感将远远超过真人秀应有的娱乐效果。
另一方面,《MBTI inside》在嘉宾人格的对比上也没能给到观众足够多的惊喜。除了第一期的内向与外向型在破冰环节的鲜明对比之外,后几期的S/N(实感与直觉),T/F(思考与情感),J/P(判断与感觉)的对照组中都没能鲜明地展现出两组嘉宾因性格所造成的行为的不同。
究其原因,《MBTI inside》整体缺乏有针对性的,可以激发出嘉宾真实性格的机制设计。其中较为合适的只有J/P的一期中,节目组依托于J型人格的计划性与P型人格的摸鱼属性所设计的“制定全天计划”环节,并要求两组成员进行交换。但在后续的执行上,《MBTI inside》仅仅捕捉了计划表互换后嘉宾们崩溃的反应,未能将机制变为一个贯穿整期的主线承载叙事,最终使得节目又沦为了嘉宾们自由的交谈与活动,让人抓不住重点。
其实,若能合理进行场景的选择,机制的设计,《MBTI inside》很有可能利用MBTI测试本身的科学价值与应用属性将节目上升至一个更高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观察维度,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MBTI inside》最终还是沦为了一档十分普通的素人社交类慢综艺。
近一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韩国,综艺的题材创新都略显疲软。因此,虽然《MBTI inside》在整体来完成度并不高,在播放量与讨论度层面也被同期的韩综《单身即地狱》完全碾压,《MBTI inside》在题材上的创新应用依然能让其能被称之为2021年值得被关注与讨论的一档社交类综艺。
希望《MBTI inside》的出现能帮助更多的内容创作者们拓宽模式创新的思路与格局,从对过往的借鉴中,逐渐转向对时代流行的创造性应用,激发出更多、更全新的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