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期待的事就是和外婆赶大集,整条街上应有尽有。
卖百货的小商贩们总是在地上放一块布,把东西摊在上面,有印着“雍正年间”的小瓷碗,也有手工编织的五彩丝线,还有用竹篾编成的精致篮子。
从集这头逛到集那头,沿途现打的吊炉烧饼散发着浓郁的芝麻香气,老式奶油蛋糕让人垂涎欲滴,黑乎乎的爆米花炉子不知道何时嘣的一声,一袋又一袋的米花吸引来了整条街的孩子。
外婆总是拎着大篮子,坐在街口修鞋匠的小板凳上,等着那双被叮叮咣咣捶打的皮鞋,有时候还会和旁边剃头匠家排队的客人闲聊两句。
修鞋大叔则戴着老花镜,拿着小锤子和小钳子专注修鞋。
如今大集被规划成了整齐划一的市场,外婆也头发花白,每次都要别人搀扶着出门,修鞋匠的小推车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小贩们的铜秤不知何时都变成了电子秤。
那些曾经热闹非凡的老行当,正在一个个悄然退场,成为了记忆中的片段。
只有一位剃头匠,从青丝到白发守着一个凳子一把剃刀,服务着和他一样年龄的老主顾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借这段往事,聊聊那些正在中国大地上逐渐消逝的七个老行当,如果你见过一半以上,或许你已经不再年轻。
一、箍桶匠和补锅匠
箍桶匠其实就是专注木桶木盆修复、制作的木匠。
他们所在之处总是围满了前来订制或修补木桶的顾客,有的拿着漏水的木桶,有的拿着开裂的木盆,有的想要为新婚的儿女打一套新桶盆。
他们或站或坐,在一来一往的聊天中向箍桶匠说明了自己的要求。
而箍桶匠则通过锋利的斧头精准削去多余的木料,有时还会拿起精细的刻刀,在木桶边缘雕刻出细腻的图案。
而那些结实的竹篾和柔韧的铁铜圈则被紧紧的套在桶圈或者盆圈上,让木片与木片之间严丝合缝,不管是新桶还是破盆,在箍桶匠的手里它们都变得更加坚固耐用不渗漏。
而补锅匠则负责修补那些因使用过度而破损的铁锅、铜壶等厨具。
他们总是带着一个放着铁砧的小炉子,拿着小铁锤和铁锉,敲敲打打就让破旧的铁锅焕然一新,为无数家庭节省了开支。
然而随着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塑料制品和不锈钢厨具也逐渐取代木桶和铁锅等传统用品。
箍桶匠和补锅匠这两“顶流担当”也一步步退出舞台,但他们留下的匠心精神和精湛技艺,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二、锔瓷匠
说完上面两类工匠,还有一个大家听起来很陌生的老行当,那就是锔瓷。
我们常说的破镜重圆,就隐含着“锔瓷”这门古老技艺的精髓——恢复破碎的瓷器,给予它们第二次生命。
这门技术是使用金刚石做的钻头,在不小心打碎的瓷器上钻孔,然后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将瓷器修复起来。
在以前物资稀缺的年代,很多有钱人家会找锔瓷匠来修补家中不慎摔坏的瓷碗或瓷盘。
从难度上来说,锔瓷匠的工作要有极高的技艺和耐心,他们要博古通今,知道各种瓷器的性能和特点,根据不同瓷器形状、材质进行修复。
过程中更要仔细地进行每一个步骤,确保修复后的瓷器既坚固又美观。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型瓷器,不仅更美观还便宜耐用。
因此传统的瓷器修理需求大大减少,锔瓷匠的身影也在城市中慢慢隐退。
但是如今在网络的助推下,“锔瓷”这门传统技艺作为非遗文化正收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爱,越来越多的90后成为“锔瓷”传承人,让那些破碎的古老瓷器重新面世,被现代人珍视和和传承。
三、修钢笔和修钟表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以拥有一支好笔、一方佳砚、一叠良纸、一池好墨为傲。
到了近代钢笔便成了荣耀和身份的象征,几十年前胸前别一支笔就能打上“文化人”的标签。
那时钢笔还不是唾手可得的物品,一旦损坏人们就会找修钢笔师傅来维修。
他们的摊位摆满了价格迥异、样式精美的待修钢笔,还有各种笔盖、笔尖、吸墨管、笔舌等替换零件和镊子、钳子等维修工具。
在这里不管产自哪里、什么型号的钢笔都能得到修复,哪怕是笔尖劈裂、笔杆变形、墨囊老化,修钢笔师傅都可以让钢笔恢复原有风采,书写流畅如初。
如今文具店里琳琅满目的中性笔、圆珠笔成为大家的心头好,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
另外钢笔价格也有广泛的选择范围,“坏了就换”也成为大家的第一选择,修钢笔师傅逐渐就成了极其冷门的行当。
而在那个由机械钟表记录时间的年代,修钟表师傅同样得到大家的尊敬,他们更像时间的守护者,凭借一双慧眼和巧手,准确诊断出钟表的任何问题。
从发条松动到齿轮磨损,从指针偏移到表盘划痕,任何微小的故障他们都能一一完美修复。
因此每当一块停止走动的钟表在他们手中重新嘀嗒作响,仿佛时间也被重新赋予了生命。
但如今电子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让传统钟表的使用大大减少,修钟表的手艺也逐渐失传。
这个曾经地位很高的老行当,只能在少数人的记忆中寻找到它们的影子,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独特印记。
四、面塑艺人
说到面塑大家可能不了解,但提到每年春节前后在社交平台上爆火的花馍馍视频,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其实花馍馍就是面塑在民间的一种俗称。
提到这也许有人会说这一行当不是还没消失吗?
面塑艺人及其作品在民间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但实际情况是,这一行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
真正的面塑艺人不仅是做几个花样馒头,而是像粘土手工一样,用面粉、糯米粉、甘油和成的面团捏出一个又一个精美的小人或摆件,既能观赏又能食用。
因此面塑可以称为独属于中国的手办文化。
每一个面塑作品都是匠人心灵的结晶,通过灵巧的双手,将面粉转化为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既是对美的追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
然而在生活里,与面塑相比,从吃的角度上大家更喜欢网红面包,从玩的角度上大家更青睐盲盒、黏土。
此外面塑的制作周期长,来钱慢,也就导致了有限的市场空间,几乎无人愿意学习和传承这门手艺。
五、镞花边
镞花边则是一种充满艺术魅力的传统手工艺,又称“凿纸花”或“纸花镞”。
不同于大家熟悉的剪窗花,这种技艺是利用钢锯条磨制的锉刀和羊脂香灰聚制的垫板,将纸张转化成花边艺术。
这项技艺不仅要求制作者拥有灵巧的双手,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还要有非常好的审美和创意,才能剔、削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
在以前镞花边基本在春节、寿宴、新婚等喜庆场合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火红的花边纸图案为人们带去了浓烈的年味和无限的期盼,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比如喜笑颜开的寿星、现实生活的千姿百态。
这些图案不仅展示了制作者的想象力和技艺,更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情感。
最为重要的是它是前辈们智慧的结晶,也让我们看见了老一辈人的精湛手艺。
尽管如此,这个老行当的现实困境更甚于前面几种,如今几乎无人知晓,甚至在百度百科上也只是寥寥几语。
也许“镞花边”已经成为了一项消亡的传统技艺。
结语
箍桶匠、补锅匠、锔瓷匠、修钢笔师傅、修钟表师傅、面塑艺人、镞花边,这七个老行当正逐渐在我们的世界中消亡,但它们见证了时代变迁,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
就像见过这些老行当一半以上的人,他们或许已经步入中年或老年,但心中却拥有一部鲜活的历史。
因此当回望这些消失的老行当,我们应该反思,是否能为那些具有文化意义的传统手艺开辟一片传承的土壤?
让这些老行当与手工艺者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