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千岛之城,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回望今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6.8%;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6%……舟山经济正向“新”而行,以新质生产力激发经济新活力。
“一室多院”,构建海洋高科技发展新格局
“舟山群岛一个科技的梦,成真在祖国的海疆。”“引领科学的波,技术的浪,探索祖国的海洋。”……激昂的音乐,乘风的画面,东海实验室的“室歌”唱出了科技的力量。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舟山,以东海实验室等为龙头的“一室多院”创新矩阵的加速形成,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东海实验室光学感知装备研究团队研发的世界首台完全抗干扰激光雷达在舟山首次海试并获得成功,攻克了激光雷达受环境光干扰的全球性难题;海洋机电控制研究团队研发的“基于MEMS传感网络的海底地形形变立体原位监测及预警技术”,是国际上首个突破深海长期、原位、高精度,面式连续多点地形形变监测技术;海空电磁感通装备研究团队研发的“X波段4通道8波束超宽带通信接收芯片”在同类集成芯片及阵列中实现了最大的可重构波束数量……
一个个国际领先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谱写出一首首产学研协同发展之歌。
平台带动之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
👉新奥自主研发建造的LNG气化冷能综合利用项目,是全国首套LNG气化冷能双环发电系统,每年能发绿电约23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1.8万吨;
👉华能岱山1号海上风电项目于3月底建成并网,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5万吨;
👉LHD潮流能发电站入选全球海洋能20大亮点工程项目,位列海洋潮流能项目榜首,电项目机组已进入“第四代”,推动我国潮流能发展进入“兆瓦时代”……
今年1~10月,全市实现规上工业研发费用104.42亿元,同比增长16.6%,位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08%,同比增长0.3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
舟山正加速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
向“新”而行,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链条
一只碟形水下直升机在水底灵活前行,电脑上则清晰显示出水下摄像头传输来的画面,这是欧深泰水下直升机项目测试现场。该项目填补了我市在海底探测与作业领域装备生产的空白,将助推我市数字海洋产业向更深更蓝进军。
作为以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深度融合为核心的产业,数字海洋既是数字经济在海洋场景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向“新”而行,以“智”提质。今年1~10月,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10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速达39.8%,营收增速居全省首位。
今年11月,《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数字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实施,系我市首个针对数字产业发布的专项政策,激励我市数字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同月,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均已实现无人机岛际物流配送。
舟山超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5G终端和数字底座技术,已在我市船舶实现快速无线布网,为海洋通信领域提供成功案例;“易航海”的“海e行”是全国最早发布的基于海事版官方电子海图数据和海洋大数据服务的APP;“同博科技”的北斗船舶示位仪填补了国内免船电船载通信终端空白……一家家在细分领域取得亮眼成绩的数字海洋企业,彰显了舟山在数字海洋方面的澎湃动能。
舟山新材料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近年来通过牢牢把握机遇,在原创性、突破性、创新性上做文章,实现了后来居上。今年1~11月,石化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约2676亿元,同比增长6.7%,规上新材料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增速位列全省第二。
“世倍尔”公司自今年8月试投产以来,产能实现连续爬坡,其自主创新研发的异辛酸装置,突破了国外企业垄断多年的行业技术壁垒;“润和催化”公司自主研发并建设了国内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丙烷脱氢催化剂生产装置,拥有20多项国内外专利;“腾宇航天”公司生产的防热涂料成功应用于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六号甲”,实现了航天新材料领域应用新突破……
“一核五区”发展格局之下,舟山已经形成以绿色石化为核心,新能源新材料、电子新材料、结构新材料等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体系。
转型升级,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活力
油污零部件,从手洗改为机洗;活塞杆测量,从人工读数升级为自动测量记录;轴类修复通过激光焊接、自动焊接,比人工提速10倍……在被誉为“未来修船万邦硅谷”的万邦重工特种技术中心,“绿色智能”无处不在,企业的修船效率提升了30%以上。
这一变革创新不仅为船舶维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培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基础,揭示了未来修船科技前沿技术应用的实景。
船舶修造业是舟山的传统行业,近年来,多家主力船企抢抓国际船市复苏东风,找准突破口,加大技术攻关,向专业化、智能化积极突围,箱船、油轮等新订单不断。
👉“中国修船行业绿色修船示范企业”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与全球知名船级社DNV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鑫亚公司承接的14000TEU马士基哈利法克斯轮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是全球首艘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
👉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居全球船企手持订单量第9位,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获评2024年浙江省成长性最快百强企业……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船舶行业产值增长26.2%,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增长73.3%、51.7%、61.7%,手持造船订单超12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中绿色船舶、高附加值订单占比显著提高。
同样迎来转型升级的还有舟山另一传统特色产业——水产品加工产业。
浙江兴业集团无刺鱼智能流水线投产,每条生产线的产量从每天8吨提升到了14吨,生产效率提高35%以上;大洋世家(舟山)优品有限公司引进全新金枪鱼罐头自动罐装生产线,一条生产线每分钟最高可生产300罐产品;舟渔公司新投用的冻品生产线,实现了鱿鱼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辨别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如今,传统企业在朝着基础再造、数智制造、“未来工厂”打造方面不断突围,向新质生产力要效益、要质量、要发展,走出了一条阳关大道。
记者:黄燕玲
通讯员:陈叶飞伍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