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朱升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他的后人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书童读史 2024-02-16 13:51:23

朱升,自幼喜欢读书,并且成绩很优异,学习也很刻苦,后来他被授予池州路儒学正。

在担任池州路儒学正的时候,处理了很多事情,解决了学生的伙食问题,并且朱升以身作则,勤于讲学,在他的影响下,池州聚集了很多的儒学名士。

等到朱升任职期满,朱升南归。但是此时战乱已起,朱升的日子也过得不安宁。他为了躲避战乱,开始了隐居生活,著书立作的同时,他也在思考他的人生。

时代的洪流中,哪怕就算是隐居,他的生活也会被席卷进来。

1357年,这时的朱升已经50多岁,接近花甲之年,朱元璋的大军到了徽州,朱升认识了邓愈,通过邓愈的引荐,他认识了朱元璋。

邓愈也是一员名将,他跟随朱元璋一路征战,在1370年朱元璋大封的时候,封的六公之一就有邓愈。

在和朱元璋的对谈中,朱升留下了日后名满天下的一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其实就是让朱元璋注重防御,打好基础,进可攻退可守,不可冒进。

广积粮,字面意思是要让朱元璋注重粮食的补给,多积攒粮食等食物,还有一层的意思,让朱元璋注重民生的发展。

缓称王,朱元璋日后在征战过程中,确实是牢牢记住了,不急于称王,为他自己的发展赢得了时间。

其实在元末的三大势力中,陈友谅的势力是比较强的,张士诚在抗元的路上,时而投降,时而反抗。

张士诚更多是有一种小富即安的思想,他其实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想小富即安,但是当时的形势不允许,元末的乱世,注定只能有一个胜利者。

这个最终的胜利者,就是朱元璋。看朱元璋的发展之路,就知道朱升这九个字的分量。

朱升给朱元璋提出这个策略,是朱升人生高光的时刻,作为一个谋士,他给朱元璋出谋划策,为大明王朝的建设添砖加瓦。

朱元璋也非常信任他,从《朱枫林集》的记载能看出来,其实朱元璋征战的路上,朱升的痕迹也是比较明显的。

朱元璋和陈友谅率领各自大军在鄱阳湖大战,当局势稍不利时,朱升出谋划策。

朱升说,陈友谅是倾尽全力而来,兵多粮少,不能持久。他提议让朱元璋的大军结营于南湖嘴,绝了陈友谅大军出入的后路。等到陈友谅的将士们粮食吃完了,处在那种困境中,陈友谅的将士们疲劳,这时候他们进退两难,前后都是敌人。那时朱元璋的大军再出击,必定能赢。

朱元璋也知道这是个不错的计策,但是这个计策有个问题,不仅仅是陈友谅的将士们会有吃完粮食的一天,朱元璋的军队也会面临这个困境。

朱升充分发挥了谋士的能力,他对朱元璋说,此去百里地许,有四家粮食有积粮,先去借用,这事必须先去,免得被陈友谅占得先机。

后来朱元璋命令人去借粮,还真是把粮借回来了。

这事也可见朱升的智谋,不仅仅停留在纸上,对于周遭的情况,他也有着很多的了解。

《明史》的记载上,就有一个事情让人意外。明明朱升为朱元璋的征战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但是在封赏的时候,其实对于朱升的封赏,官位来讲,并不是那么高。

如果不熟悉朱升的生平,知道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后,后来朱升如何,其实很多人都不了解。

吴元年,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以年老,特免朝谒。洪武元年进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斋戒之礼。

这是《明史》的记载。相比李善长,刘基的列传,朱升的列传篇幅短小。

从《明史》的记载中能看出来,朱升后来的工作重心,是在编制制度方面,更多的是文字工作。

《明史·后妃传》里,开篇就提到了朱元璋的话,治天下,先正家。后妃虽然母仪天下,但是不可干政。

朱元璋命令朱升等人编制《女诫》,而大封功臣的那些制词,也多是朱升撰写。

朱升有能力,有智谋,有才华,为什么在明朝建立后,那么低调呢?

我推测是因为他确实智谋过人。熟读历史,尤其是对于朱元璋非常了解,知道自己过于高调,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朱升也确实已经年老了,没有那么多精力在名利场角逐了。

洪武二年,朱升以自己已经年老为由,辞官归隐。

《朱枫林集》里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朱元璋想赐予爵土,朱升不敢接受。

朱升说他的后人福分浅薄,不敢叨扰天恩。

朱元璋说,你这是什么话?你有几个儿子,你就算不接受爵土,怎么不让你儿子来辅佐我呢?

于是朱升又说,我有一个儿子,朱同,事君之忠有余,保身之哲不足,所以不希望他做官,他做官了,,恐怕以后都不能老死。

朱元璋说,你我情同父子,何须顾虑这呢?

朱升说的比较直接,这不是顾虑,希望陛下能哀怜老臣,免掉朱同的死罪,能赐予他一个完躯。

话说到了这了,气氛也到了,朱元璋也是感动了,赐予他免死铁券。但是明初手握免死铁券,最后善终的,还真不多。汤和是一个。

朱升其实也是善终,享年72岁。

但是朱升心心念念的他的儿子,却没有善终,关于朱同的死,《明史》写的很简单,坐事死。因为什么事死,《明史》没有仔细交代。

《尧山堂外纪》记载了这样一个事,当朱同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朱升曾经说,此子必遭妇人之祸。

后来朱同官至礼部侍郎,非常擅长诗文,可能是因为题诗赐宫人,忽然御沟里有流尸,皇帝的疑心病上来了,令朱同自缢。

关于朱升和他的儿子朱同,你有什么想说的?

史料参考:《明史》《明实录》《朱枫林集》《尧山堂外纪》《国朝献征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

2 阅读:68
书童读史

书童读史

希望是永远不会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