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文物局在文物新闻宣传方面自觉承担起服务大局、凝心聚力的职责使命,坚持加强思想建设,着力培树宣传品牌,用心用情讲好河北文物故事,传扬文物时代新声。
强思想重长效
河北省文物局党组高度重视文物新闻宣传工作,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党组会专题学习等方式,强化对文物新闻宣传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召开党组会、局务会专题研究文物新闻宣传工作年度计划、宣传项目及专项资金。建立舆情应对处置机制,2022年起聘请权威机构和专业力量,持续开展全省文物舆情监测,全省上下联动,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理,切实提升应对处置文物舆情的能力和水平,为全省文物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持续十年开展年度河北文物好新闻推介活动,既进一步密切与主流媒体的联系,又引导全社会聚焦关注河北文物领域的大事要事,营造全社会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加强文物新闻宣传队伍建设,建立全省文物新闻宣传通联群,及时传达顺畅交流;建立通报制度,全面盘点全省年度情况,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建立激励机制,重点表扬推介基层文物新闻宣传先进集体和个人。注重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组织举办2024年度全省文物新闻宣传培训班。省文物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及信息员,全省文物系统负责宣传工作的领导及信息员近百人参加培训。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向军作开班动员讲话。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受邀作首场授课,来自中国文物报、省委网信办、河北日报的老师们分别就博物馆全媒体传播、文物新闻宣传报道、新时代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等内容专题授课,总结交流全省文物新闻宣传工作经验,提升全媒体环境下的文物宣传工作水平。
树品牌出精品
河北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文物积淀丰厚,门类齐全。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百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均有重要体现,拥有一批中华文明和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近年来,河北在筑牢文物安全屏障、文物保护服务大局、考古研究成果丰富中华文明体系、博物馆有效发挥职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更好地宣传河北文物资源和保护成果,河北省文物局精心谋划、持续培育“跟着文物游河北”文物宣传品牌。2022年率先推出了“跟着文物游河北”智慧导览图及“文物畅游冀”小程序。以线上线下、音图结合的方式,收录了河北省471处精华文物点位,设置“冀博文”音频讲解和电子导航,通过一图导览、一图扫码、一键导航、一览文物、一点收听,为深度体验“文华河北”循迹导航。导览图及线上小程序推出后,众多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河北新闻联播、河北日报还进行了专题报道,称赞这是首次对河北文物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解读。为让“跟着文物游河北”这棵智慧树不断抽枝长叶,之后又注入新的内容和生机,推出了“国保在冀”智慧语音导览册页及小程序、“跟着文物游河北——冀博文寻宝探秘系列视频”等,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国保在冀”智慧语音导览册页及小程序,“一本册页,32张明信片,13市(区、县),291个国保文物单位”,成为装在“口袋”中的文物宝库。线下册页以纸质明信片形式展现,提升可收藏属性;线上则通过智慧系统对291处国保文物分类检索,扫码即可视听其图文语音讲解,并可一键智能导航,实现游览一站式服务。“跟着文物游河北——冀博文寻宝探秘系列视频”,通过虚拟河北文物代言人“冀博文”和卡通文物萌兽“小飞飞”的趣味解说,以短视频讲述古建寻美、遗址探秘、文博寻宝、红色传承等四大文物主题小故事,用专业又趣味的方式,让文物发声。自2024年5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已被学习强国、纵览新闻等平台持续更新推介。“跟着文物游河北”国际传播项目,借助新华社客户端河北频道,精编300篇配图英语贴文在脸书平台的AmazingHebei账号发布,总浏览量(曝光量)116.63万次,互动量2.05万次,生动展示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河北文物。选编20条贴文,翻译成法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和印尼文,在新华社脸书账号ChinaXinhuaNews和巴黎东方中心两个账号发布,浏览量总计超过10万人次,互动量713人次。英语贴文和多语种贴文总浏览量达到126.63万次,进一步提高了河北文物的国际传播力,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河北形象、中国形象。“选你——我心目中的河北文物十大国宝/十大国保”“‘文心印冀’河北文物LOGO标识图案设计创意征集”等主题宣传活动吸引了广大公众踊跃参与,扩大了河北文物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跟着文物游河北”智慧语音导览项目成功入围2023全国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和路线宣传展示活动“百强案例”,已成为河北文物新闻宣传的响亮品牌。
“跟着文物游河北”国际传播
抓重点出亮点
紧密结合“建党百年”“考古百年”“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点工作和重要节点,突出河北特色多方位多渠道集中宣传。
展长城、大运河时代新貌2023年,河北省文物局策划制作了《话说长城》5集系列广播剧,围绕保护修缮长城这一主线,将不同的新闻事件作为主题,以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展现了社会各界传承中华文脉绵延不绝的感人故事。在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全媒午高峰》《老郭老故事》节目中播出,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云听客户端、学习强国、冀时客户端、今日头条、蜻蜓FM等平台进行推送,听众达4000多万人次,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入围2024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2023年金秋十月,河北省文物局组织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等10多家主流媒体,开展“行走万里长城见证保护传承——长城重要点段媒体采风活动”,走访了山海关长城、金山岭长城、张家口大境门等。多家报纸和新媒体端持续发稿,读者阅读量、点击量约800万人次,央视新闻客户端特别推出《行走长城》系列微视频,受到广泛传播与转发。“行走万里长城见证保护传承——长城重要点段媒体采风活动”的新闻作品获评2023年度文物好新闻。以2024年“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为契机,河北省文物局在河北日报开设“守护长城传承精神”青年荟,通过刊发专栏文章和系列短视频,集中展示一批守护在河北省长城一线的青年代表,以其青春热情与长城为伴,接力守护传承发展长城文化,让古老长城展现新时代风采。202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河北省文物局策划制作了“大运河北主题游径”系列短视频,相继在冀云融媒体平台和学习强国推出,大运河河北段在网上“畅流焕彩”。
《话说长城》5集系列广播剧
“行走万里长城见证保护传承——长城重要点段媒体采风活动”
考古百年推重磅力作2021年至2022年,河北省文物局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日报社联合,策划推出“探源中华文明倾听燕赵跫音”全媒体考古系列报道,在河北日报文化周刊、河北日报客户端等平台,同步刊发深度报道文章24篇,约13万字,图片100多张,短视频30条。其中,部分文章由考古领队、专家、学者亲自执笔,在全省乃至全国掀起一股经久不息、影响深远的“河北考古热潮”。该系列报道在河北日报多媒体平台收获超过350万阅读量,经学习强国、人民网、河北新闻网等媒体平台转载后,累计点击量超过1500万次,获得不少荣誉和赞誉。
建党百年红色文化进校园2021年,河北省文物局遴选20家革命题材博物馆、纪念馆,组织开展全省博物馆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共251场,走进校园230个,受众人数39.12万余人次,为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直观生动的教材,各级媒体报道超过150次。
中小博物馆提升试点集萃展示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中小博物馆提升试点省份后,河北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从政策、资金、机制等多方面创新推进。结合“河北省十佳博物馆”培育工作,省文物局策划推出“一眼千年馆长带你看文物”河北文博探秘系列直播活动,对首批入选的10家中小博物馆接续展示。每期由各馆馆长、金牌讲解员、媒体主持人“锵锵三人行”,对重点展览、镇馆之宝、社教活动等进行网络直播。截至目前,10家博物馆在冀云客户端,河北文旅、中国文物报微信公众号、文物之声等平台直播总浏览量达500多万次。
“四普”河北进行时设计启用河北四普LOGO,在河北省文物局官网和河北新闻网开设四普专题网页、专栏。依托新华网、中国文物报等媒体平台,通过报刊、网站、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河北普查工作亮点,已发布“四普”宣传信息1600多条,其中沧州黄骅市18岁高中生李东林作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志愿者的先进事迹被新华网专题报道。河北日报“四普”专题报道18篇。印制发放6万份宣传海报在全省各地行政村、街道办张贴,营造全社会支持文物普查、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文物新闻宣传工作任重道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练强内功、聚智聚力,持续建设品牌,提升传播效能,河北文物新闻宣传工作永远在路上。
(文/图:河北省文物局)
校对:陈尚宇陈颖航
审核:李文昌
监制:李学良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