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一女子和公海豚相爱,公海豚甚至发出性暗示,但不久后人和海豚分

文史记叙录 2025-01-06 20:31:54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一女子和公海豚相爱,公海豚甚至发出性暗示,但不久后人和海豚分手。悲痛欲绝的海豚选择沉到水底绝食自杀了。

水面上一个身影缓缓下沉,没有挣扎没有哀鸣,只有无尽的沉默。那是皮特,一只曾被视为研究对象的公海豚,此刻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向世界宣告着他的悲伤和绝望。

这场匪夷所思的悲剧,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个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实验,主角,是一个名叫玛格丽特·洛瓦特的年轻女子,和三只聪明而充满灵性的海洋生物。

玛格丽特是一位年轻的动物行为训练师她被委派的任务,是探索海豚的语言能力,并尝试教会它们说英语。实验地点被选在一个僻静的海滨研究基地,三只实验海豚,分别是皮特,帕梅拉和茜茜。

玛格丽特最先展开的工作是和海豚们建立信任。她拿着鱼吹着口哨,引导它们做出简单的动作,给与奖励。在这之中皮特总是最积极的一个,他仿佛特别渴望得到玛格丽特的关注,总是第一个冲到岸边,接受训练。

玛格丽特也特别喜欢抚摸皮特光滑的头顶,这个亲昵的举动,总能让皮特高兴得在水中翻腾。

随着训练的深入,玛格丽特开始教海豚们发音。她先从自己名字的第一个字母“M”开始,耐心地引导。皮特表现得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简单的发音,但他似乎又刻意隐藏自己的能力。

他时不时地装作学不会,需要玛格丽特的额外关注,仿佛一个为了得到心爱玩具而撒娇的孩子。

玛格丽特发现三只海豚的性格各异。茜茜较为安静,帕梅拉略带攻击性,而皮特则似乎对玛格丽特有着特殊的依恋。

当训练进入词汇学习阶段时,皮特显得异常焦躁,他开始在水中乱撞,甚至将自己埋进水底,不愿再进行配合。玛格丽特意识到,皮特的行为有些反常。

玛格丽特知道必须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她潜入水中抱住烦躁的皮特,温柔地抚摸他。那一刻,她似乎和皮特的意识连接在一起,她感到一种强烈的、难以名状的情感,从皮特的内心涌出。

她向实验负责人请示,希望可以和皮特单独相处。她惊讶地发现,当只有她和皮特在一起的时候,皮特会变得格外温顺。他仿佛一个成熟的恋人,用自己的方式轻柔的触碰玛格丽特的身体,眼神充满爱意。

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玛格丽特向皮特倾诉自己的烦恼,她发现,皮特好像真的能听懂她的心事。他会用身体蹭蹭玛格丽特,仿佛在安慰她。玛格丽特甚至觉得自己爱上了这个通人性的生命。

一天,玛格丽特发现,皮特开始对她进行性暗示。皮特用身体摩擦她的腿,眼神中带着明显的爱意。这并非简单的动物行为,而是一种带着情感的,近似于人的求爱。

玛格丽特起初难以接受,因为这违背了伦理,违背了科学。她挣扎过试图逃避,但皮特的行为,让她意识到了这个不同寻常的生物,对她有着超越物种的吸引力。

她向实验负责人汇报此事。负责人经过调查分析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皮特把玛格丽特当成了雌性海豚,他正在向她求爱!

这个结论让玛格丽特不知所措。她知道,这段感情不被世俗所接受,甚至是不被允许的。但她内心的情感,却难以抑制。

在又一次的抵触和挣扎后,玛格丽特选择正视这段感情,她不再逃避和躲闪。她逐渐习惯了皮特的亲昵,甚至开始以一种特殊方式回应他。他们之间的关系,超越了科学研究,也打破了物种的界限,变成了一场悲剧的爱情。

当NASA得知此事时,实验被立即叫停。在他们看来,这种跨越物种的感情是不道德的,也是无法接受的。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玛格丽特和皮特的命运。

分离的那天玛格丽特被工作人员匆忙带走,甚至没来得及和皮特说再见。她只能隔着玻璃,远远地看着皮特。她哭得像个孩子,心里充满了不舍。

就在这时,皮特突然发出一个清晰的“M”音。玛格丽特瞬间明白了,它不是学不会,而是刻意等待,等待这一刻,向她诉说他的爱意。 “对不起,皮特。“ 在一瞬间,玛格丽特意识到了什么。

离开玛格丽特之后,皮特变得沉默寡言,不肯进食。开始有严重的自残倾向,海洋馆的医生诊断,皮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他无法理解,为何相爱的人,要被强迫分离?他无法接受,曾经亲密无间的爱人,突然消失不见。他开始用绝食拒绝这个世界。

他将自己沉入水底,不再呼吸,用这种方式,来祭奠他的爱情,用这种方式,表达他深深的绝望。 这个实验,最终以悲剧收场。

它留下了一个关于爱与自由、伦理与情感的深刻思考。玛格丽特永远无法忘记那只深爱她的海豚,她选择将这段故事分享给世人。

这是一个跨越物种的禁忌之恋,悲剧的结尾,是对世俗观念的无声抗议。皮特的死,仿佛在控诉着人类的傲慢与自大,也在追问着,爱,究竟意味着什么?

最终,这段故事,被拍成纪录片《The Girl Who Talked To Dolphins》。这个故事,带着无尽的叹息和遗憾,在无声却汹涌的大海里,一遍遍上演。

0 阅读:1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