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岁的小田因与朋友发生冲突,不幸一根筷子粗的钢针从胸椎径直贯穿气管,命悬一线,他被紧急送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救治。接到患者后,医院急诊科、心胸外科、脊柱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高效协作,迅速将钢针取出,并修补好气管,让他转危为安。
钢针贯穿椎管和气道,少年命悬一线
小田是贵州人,近日与朋友发生口角,双方拳脚相加。在激烈的肢体冲突过程中,小田的后背被钢针贯穿,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接诊小田后,省二医急诊科立即为他安排胸腹部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田的胸部存在创伤性异物,不仅贯穿了胸椎椎管和T3椎体,还深深刺入了主支气管,造成了气管贯通伤。更为严重的是,异物还导致了右侧气胸,肺组织被压缩了80%。
据悉,气管贯通伤是一种严重的外伤,它意味着气管被外力破坏,形成了贯穿性的伤口。这种伤口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窒息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同时,钢针还造成了肺挫裂伤。肺挫裂伤是指肺部在外力作用下,出现组织挫伤、撕裂等病理改变。这种伤害可能导致肺部出血、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
多学科协作精准取出钢针,患者转危为安
面对小田如此严重的病情,省二医迅速启动了绿色通道,心胸外科、脊柱骨科、重症医学科、手术室、麻醉科等多个科室的医护人员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
手术中,心胸外科与脊柱外科医护团队紧密配合,无缝对接。据记者了解,当时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王明智和副主任医师李学军通过纤细的胸腔镜镜头,精准地定位了小田胸腔内的异物和伤口。胸腔可见钢针穿过、主支气管钢针贯穿、游离纵隔胸膜、右上肺挫裂伤,病情十分凶险。心胸外科团队立即进行下一步手术操作,取出钢针并修补伤口,避免出现大出血。同时,脊柱外科团队固定胸椎,稳稳守护神经中枢,避免钢钉移位引发瘫痪风险。
经过长达三小时的紧张手术,手术团队成功为小田取出了钢针,并对受损的气管进行了精细的修补。术后,小田被送入心胸外科监护室,目前,他的生命体征平稳,双下肢可移动,肌力正常。
文|记者张华通讯员黄怡辛朱秀喜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