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北京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总量创近15年新低,抢劫、抢夺和命案100%侦破,入户盗窃、诈骗等多类传统案件破案率创历史新高,电诈立案、群众损失同比双下降,涉诈线下大额交易逐步清零……在这些关于“平安”的数据背后,是北京数万警察的守护。他们警企联动拦截劝阻,守护百姓的“钱袋子”;他们全力侦破民生小案,守护群众安全感;他们风雨无阻巡逻防控,守护城市安全网……这守护,是使命,是初心,是人民警察对百姓的承诺。
2024年
全市电诈立案、群众损失同比实现双下降
累计返还被骗群众资金7.4亿余元
2024年
北京警方受理盗销电动自行车及电瓶警情同比下降68%
抓获违法犯罪人员同比上升11.6%
2024年
北京食药警察共破获食品领域刑事案件270余起
刑事拘留660余人
2024年
西城公安分局广外派出所夜巡队协助破获各类案件80余起
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62人
2024年
海淀全区各派出所共启动“六联”机制710余次
妥善化解矛盾纠纷780余件
2024年
北京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总量创近15年新低
入户盗窃、诈骗等多类传统案件破案率创历史新高
朝阳警方开展反诈宣传活动
食药警察对食品采样进行检测
广外派出所夜巡队整装列队开始夜间巡逻防控
海淀民警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制图吴薇
警企联动苦劝阻
守护百姓“钱袋子”
不久前,一对老夫妇步履蹒跚地走进交通银行北京三元支行营业厅,申请将一笔20万元的定期存单转为活期并全部提现。“叔叔阿姨,您这钱还没到期,提前支取利息损失较大,不划算。您是有什么急用吗?”柜台工作人员观察到老人神情紧张,小心翼翼地询问他们取现的用途。老人支支吾吾,只说是要买房。
工作人员立马警觉起来,他们刚刚接受过反诈培训。根据朝阳反诈中心对过往电诈案件的梳理分析,那些不顾利息损失、急于将未到期定存转为活期并大额取现,声称用于购车、购房、装修或送礼金等无需现金交易的客户,往往处于被诈骗的高风险之中。
于是,工作人员主动提醒“近期电诈案件增多”,建议老人先与家人协商确认。同时,银行副主管将情况通报给属地派出所。闻听民警要来,老人钱也不取了,离开了银行。民警了解到,这对老人已年过八旬,当日曾前往另一家银行取现,该银行同样没有受理。朝阳反诈中心民警刘罡与同事当晚便上门劝阻,并通知老人子女前往。见到民警,老人十分排斥,“我们没有被骗。”“叔叔阿姨,警察的话您还不信吗?”刘罡在老人家里苦劝了四五个小时。从老人的反应中,刘罡推测,老人大概率遭遇了“冒充公检法”诈骗。
“您看,您在公安系统里没有违法犯罪记录,也没被列为在逃人员。”在民警的一再劝说和保证下,老两口终于道出实情。原来,他们接到冒充外地公安局的诈骗电话,声称他们牵涉一起超百万元的非法洗钱交易,需要缴纳等额保证金,待公安机关审查完毕,洗清嫌疑之后会全额退还。可是老两口账上没有这么多钱。骗子指示老人“有多少先交多少”,取出现金等待“办案人员”上门来拿。“对方称,只有配合他们的调查,才能把案底消了。但凡是北京警察来找,都是来抓我们的。”所以老两口对民警充满戒备。
交通银行北京三元支行的陈雅琳告诉记者,交通银行北京各支行网点同属地派出所建立起“警银联动”机制,派出所定期来银行进行反诈宣讲,并与银行员工建立微信群及时沟通紧急情况,“虽然当时老人不能理解,但明白过来后,还给我们送来了锦旗。”
刘罡介绍,去年以来,骗子开始诱导事主亲自到银行取现,再派下游“车手”上门拿现金。根据这一新动向,北京警方不断优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从防范犯罪分子取现转向甄别取现的受害者,为百姓“钱袋子”加筑了一道安全防线。得益于这些举措,2024年,北京市实现了涉诈线下大额交易逐步清零,全市电诈立案、群众损失同比实现双下降,累计返还被骗群众资金7.4亿余元,返还比例居全国首位。
民生小案全力办
守护市民安全感
“年根岁末,一些电动自行车车主已经返乡过年,如果不尽快破案,群众可能会遭受更大的财产损失。”不久前,发生在朝阳区金盏乡的几起电瓶被盗案,进入北京市公安局三级刑侦部门的视线。
2024年12月21日,金盏乡黎各庄村的一名外来务工人员报警称,其停放在村里的电动车上两块电池被盗。朝阳分局金盏派出所民警韩峥火速前往案发现场调取录像并实时上传。
2024年以来,针对盗窃电动自行车及电瓶等切实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民生案件,北京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创新建立了内部快速响应群组。全市各派出所从接到盗窃电动自行车及电瓶报警后,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组建包括市局、分局两级刑侦部门在内的办案群组,两级刑侦部门实时指导办案民警开展接处警、侦查取证等工作。“该机制之下,派出所民警会在第一时间开始案件侦办,市局、分局两级刑侦部门逐案盯办、逐环节指导,给一线予以最大限度的技术指导与技术支持。”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三支队民警牛叶超介绍。
办案民警研判发现,在黎各庄村作案的嫌疑人的体貌特征与此前曾在皮村作案的嫌疑人身影有些许相似。该男子一身黑衣,具备一定反侦查意识,作案后驾驶电动车驶离现场,身影消失在一条土路上。
民警韩峥回忆,当时,大伙儿下定决心,要尽快破案。“土路有三个路口,挨个排查,一定能把他揪出来。”
“嫌疑人的衣服上,有一处白点。”蛛丝马迹让办案民警们眼前一亮。连续几日,民警接连前往嫌疑人可能出现的路口,调取大量视频监控。在翻看几十个小时的监控视频后,民警最终在画面里看到了熟悉的黑色身影。
“就是他!”最终,嫌疑人刘某某被锁定,民警将其在距离作案地点几十公里之外的暂住地抓获。民警深挖扩线,将收赃人员张某某和马某某抓获,现场起获涉案电瓶十块,一起全链条盗销电动自行车案件就此破获。
汇集刑侦部门优势资源开展“盗收销”全链条打击,协调行政主管部门联合执法、行政监管,最大限度斩断收销赃黑灰产业链,2024年,北京警方受理盗销电动自行车及电瓶警情同比下降68%,抓获违法犯罪人员同比上升11.6%。
暗访采样查线索
守护餐桌“食安全”
“买肉吗?今天刚宰的,新鲜……”一大清早,丰台区一处批发市场的肉类大厅里,商贩们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客人。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食药支队副中队长韩海飞和同事卢子龙一身便装,不动声色地在摊档间找寻目标。
在北京的警察队伍中,食药警察并不为人所熟知,却是守护百姓“舌尖安全”的重要力量。他们紧盯食品领域问题线索,斩断伸向百姓餐桌的黑手。
冬天,北京人好吃火锅,肉制品是支队这一段时间重点暗查的目标。“这肉卷怎么卖?”“33元一斤,我们自己卷的肉,放心吃。”老板信心满满地说。“您拿给我看看……”俩人一边询价,一边观察肉质的色泽品相。采买了时令肉制品,两位民警又转战麻辣烫店打包采样。
与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市场的普查、抽检不同,食药警察的采样更具针对性。“我们一方面根据办案线索进行进一步摸排,一方面根据时令特点对重点食品采样调查,这是最容易出现食品违法犯罪的节点。”韩海飞介绍,比如夏天卤肉酱菜、烧烤肉串有没有违法添加剂;冬日的肉制品、火锅食材有没有掺假;就连麻辣烫汤料里有没有非法添加物都是重点关注检测的目标。这些情形危害群众健康安全,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罪。
带着采样食品,民警回到总队,直奔快速检测室。民警肖乐乐取出快检试剂盒,提取样本放入溶解液,充分混合后进行检测。“检测生肉的成分有没有掺假以及汤料中是否存在非法添加物,用快检试剂盒十几分钟就能出结果,最为简便。”肖乐乐告诉记者。15分钟后,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肉制品中未检测出其他肉类蛋白。麻辣烫的检测也正常。“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那代表着百姓餐桌上的平安。”韩海飞说。
2024年,北京食药警察共破获食品领域刑事案件270余起,刑事拘留660余人。他们用专业细致的暗访调查、采样检测追踪违法犯罪,与犯罪分子打一场持久战,守护万千百姓的一日三餐、四季烟火。
风雨无阻巡逻忙
守护城市安全网
三九天,是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晚上10点,西城公安分局广外派出所的十几名夜巡队员骑着巡逻电动车鱼贯而出,分成三个小组,开始一晚8小时的巡逻工作。
“我们每天晚上都能碰上车窗没关的、后备箱开着的、电动自行车没锁的。”民警姚乔业说,如果不及时消除隐患,保不齐就发生被盗案件。
辖区里有不少老旧小区,灯光昏暗,道路狭窄。骑不了车,姚乔业就带着一组队员逐院步巡。“这儿有一辆飞线充电的。”队员们断开电源,拍照、登记,将相关信息上传到工作群内以便反馈给街道开展后续工作。
同时,电台里传来二组的通报,发现一辆电动自行车没锁,请指挥室协助联系车主。“联系不上车主时,我们会用专门制作的链锁先把车锁上,链锁上有派出所的提示及领车开锁电话,居民取车只需联系派出所即可领取钥匙。”姚乔业说。
广外派出所辖区面积3.14平方公里,夜巡队一晚上得转上四五圈。去年一年,几十人的夜巡队伍协助破获各类案件8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62人,发现未上锁车辆630余辆,救助走失、醉酒人员、寻人寻物、捡拾物品60余件。
前不久,夜巡队巡逻至一处宾馆门前时,一名男子求助说自己把电动自行车停在这儿,忘了锁车,一会儿工夫车就没了。夜巡队员拿着事主提供的备用遥控钥匙,不断按键寻找车辆,还没走出多远,就从草丛里传来电动自行车的声响。队员们循声而去,发现树枝潦草覆盖的,正是事主丢的车辆,只是车上的钥匙不见了。夜巡队员一看便知,这是有人把车推到此处掩藏,想找时机再行处置。队员们将车辆锁好,在四周蹲守了几个小时后,终于在凌晨5点看到一个身影鬼鬼祟祟地来此取车,几名队员将对方抓获。
一年365天,夜巡队从未停下脚步。这只是北京警方加强社会面巡查防控的一个缩影。片警、巡警、铁骑、警航拧成一股绳,织密一张立体防控网。
矛盾纠纷巧调解
守护社区邻里情
“我要报警!”2024年12月31日凌晨3点,正在值班的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万寿路派出所社区民警刘振权接待了满脸倦容的居民王先生。王先生家楼上邻居是古稀之年的李先生和其年逾九旬的老母亲。为了给母亲增添生活乐趣,数日前,李先生在家安装了一个新鱼缸用于养殖观赏鱼。然而,鱼缸的供氧泵运转时发出的嗡嗡声,让王先生一家夜不能寐。
起初,楼上楼下两家还能有商有量地尝试解决问题。李先生提出,晚上可以关闭供氧泵,但头一个晚上,便折损了一条价值数百元的鱼。李先生还尝试更换静音供氧泵和静音垫,但效果也不理想。
李家人认为自己已经尽力而为,但王家人却依然备受噪音困扰,双方在沟通中逐渐产生了嫌隙,这才有了报警的一幕。考虑到楼上老人年迈,刘振权向王先生承诺,“等天亮了,我们一定帮您想办法。”
第二天,依托“六联”工作机制,刘振权带着居委会和物业工作人员一起上了门。2024年8月份以来,海淀区探索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六联”工作机制,通过党建联席、力量联动、资源联享、信息联通等方式,让各部门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服务群众。
通过实地走访和认真观察,“六联”小组发现了问题的关键:供氧泵的震动通过地板向下传导,才导致楼下噪音明显。刘振权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立刻行动起来,换一张桌子,不行;给鱼缸挪位置,还是不行;当大伙儿尝试用衣架将供氧泵吊起,使其底部悬空时,楼下立刻反映:“听不见噪音了。”鉴于衣架不太稳固,大伙儿又找来挂钩和绳索,让供氧泵整体悬空。这一次,令人困扰的嗡嗡声终于没有了。
“整个下午都没有声音了。”当天晚上8点,正在执勤的刘振权接到了来自王先生的感谢电话。“能帮居民解决烦心事,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刘振权说。
鱼缸噪音被“六联”小组上门巧解,没有破坏邻里之间的和谐。一旦出现更复杂、更难解决的矛盾纠纷,相关议题便会被搬上每周一次的万寿路街道“六联”工作机制联席会。公安、街道、居委会、企业、当事人围坐在一起,直面问题痛点。万寿路派出所副所长郑鹏飞参加过不下十几次联席会,见证了20多起矛盾纠纷的妥善解决。在海淀区,全区各派出所共启动“六联”机制710余次,妥善化解矛盾纠纷780余件,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平安和谐。
扶危济困冲在前
守护群众信任感
“警察同志,我父亲今早外出,迟迟未归。正常情况下,这个时间早该回来了。父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我们担心他迷路,出现意外……”日前,通州公安分局郎府派出所接到辖区农户金女士的报警电话,言语中已是心急如焚。
老人68岁年纪,因严重的脑梗后遗症,腿脚不是很利索。老人外出时未携带手机,身上也没有现金。考虑到这些因素,民警推测,老人应该不会走太远。
很快,郎府派出所值班副所长带领四五名民警全体出动寻人。他们一方面翻看村里的路面监控,寻找老人的身影,一方面在村里村外展开排查。
“郎府辖区都是平房村,周围尽是玉米地、小树林,还有很多蓄水渠,水深大约半米到一米。我们仔细查看了路面监控,始终没有发现老人的身影,推测他可能进入了玉米地或者小树林。但是我们最担心的,是老人掉入蓄水渠。”当日参与寻人的民警尹君回忆说。
夜幕降临,气温骤降。民警和家属打着手电筒,钻入玉米地和小树林,深一脚浅一脚、一寸一寸进行排查。在分局的协调下,刑警支队民警携带警犬也加入了寻人的队伍。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视线受阻、行走困难,民警们始终咬牙坚持着。“那天夜里很冷,我们出来寻人时特意换上了厚衣服。老人穿得不多,我们心急如焚,都希望能尽快找到人。”在担忧、急切中,民警和家属一直找到早上8点多,天已大亮。
人困犬乏之际,众人迎来了好消息!在最后一小片玉米地里,终于发现了老人的身影。
原来,老人出门后误入玉米地,越走越迷失方向,最后竟在玉米地里坐了一宿。周围尚未收割的玉米秆,反倒帮老人挡住了夜间寒风的侵袭。老人被接回家后,经过观察,身体无甚大碍,民警这才放心离去。
“村子里高龄老人较多,派出所时常接到老人走失的求助。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出警,竭尽全力寻人。扶危济困,是人民警察的使命所在。”尹君说。
通州公安分局指挥处副主任钟乔锴告诉记者,过去一年,在通州辖区接报的全部110警情中,群众求助类警情占比超过五分之一。无论是老人小孩走失、突发疾病送医,还是考生走错考场、有人醉卧街头等,民警们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特别是走失类警情,警方会优先处置,分局领导盯办,刑侦、治安、派出所多部门协同作战,全力以赴找回走失人员。
“身为人民警察,我们要对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负责。但凡百姓有所求,我们都要依法依规主动作为。群众信任我们,我们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钟乔锴说。本报记者孙莹张蕾徐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