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4日,白崇禧乘坐军舰来到海南。薛岳和白崇禧不和,但北伐时他在白崇禧的东路军当过师长,昔日长官前来,于情于理是应该去迎接的。 除了薛岳,桂系在海南的黄旭初、夏威、李品仙等大员也都去港口迎候。白崇禧的到来,使得桂系和粤系的矛盾公开化。 广东解放后,蒋介石下令撤销华南军政长官公署,原长官余汉谋逃到海南后,由于海南的行政长官是陈济棠,于是他被降职为副长官。 国民党广东省主席薛岳到海南后,被任命为海南防卫总司令,统一指挥在琼的国民党部队,总兵力约十万余人。陈济棠、余汉谋、薛岳三人把持了海南的主要军政职务,视海南为粤系最后的地盘,他们对白崇禧的到来,自然是充满警惕的。 薛岳到码头和白崇禧敷衍几句后,环顾一番,见只来了一艘军舰,除白崇禧外,随船下来的人员不过百余人,并无桂系大部队,顿时放下心来。 见人多嘴杂,白崇禧不便多说,以晕船为由,匆匆去了临时住所休息。第二天清晨,白崇禧在住所,会见了李品仙、夏威、黄旭初等桂系骨干。 都是自己人,白崇禧也不遮掩,如实向众人告知了桂系在军事上的惨败:“张淦、刘嘉树、鲁道源这三个兵团被完全打垮了,张淦、刘嘉树当了俘虏,鲁道源下落不明。黄杰、徐启明兵团,已奉我的命令,向越南撤退,只是不知到底能保存多少兵力。” 夏威听后,连连叹气,他是华中军政副长官,白崇禧的副手,覆灭的几个兵团,他大都指挥过。 另一个副长官李品仙沮丧的说:“当年虽也有失败,但好歹有广西这个基本之地,可此时连个栖身之地都难寻了。” 白崇禧说,“唯今之计,务必得把黄杰、徐启明兵团保存下来,旭初老兄和法方打过交道,此事还要烦请你出马一趟。” 黄旭初不愿驳白崇禧的面子,口头答应,但他对此并不看好。后来,黄旭初到了香港,得知黄杰、徐启明兵团在往撤逃时,被追击的解放军歼灭大半,逃入越南的仅剩三万余人,而且都被法军缴械,关入集中营。黄旭初自知大势已去,干脆辞去军政职务,留在香港度过了后半生。 夏威在海南待了段时间后,心灰意冷之下,受黄旭初邀请,也去香港当寓公去了。 蒋介石不愿白崇禧长留海南,他召来陆军副总司令罗奇,面授机宜,让务必将白崇禧“劝”到台湾来。 罗奇是黄埔一期生,老蒋的亲信,由于他是广西人,在蒋军黄埔将领中,属于少有的和桂系关系不错的人。 一见面,罗奇就向白崇禧抛出了两份“大礼”,一是,老蒋让罗奇转告白崇禧,说阎锡山将不再担任“行政院长”、“国防部长”,这两个职务会换由白崇禧接任;二是,华中部队拖欠的军费,此次一并拨付。 罗奇说完后,见白崇禧将信将疑,当即递过去一张单据,说:“装运银元和金砖的船已经靠岸,健公马上可以派人去码头点验。” 白崇禧见老蒋拨钱这么痛快,戒心大为消除,和罗奇交谈时的语气也亲切了不少,不过对于去不去台湾,他内心还是疑虑重重,毕竟桂系和老蒋争斗多年,恩怨不是那么容易消散的。 不久后,桂系的智囊程思远从香港来到海南密见白崇禧,程思远转交了李宗仁的一封信,李宗仁在信的最后写道:“健生,你去哪里都可以,唯独不可以去台湾。” 见白崇禧看完信后不表态,程思远问:“海南也非久留之地,健公准备去哪里?” 白崇禧说:“老蒋前几日派罗奇过来,让我去台湾主持国防部和行政院的工作。” 程思远说:“这两个职务,阎锡山还未卸任,一切都是未定之数,不可过分相信。” 白崇禧说:“老蒋还送来了五百万大洋和几百块金砖的军费,我看诚意还是有的。” 程思远劝说:“恕我直言,桂系的老本部队损失殆尽了,对老蒋而言,你并无多少利用价值,可这个时候,却一反常态的示好,实在可疑。” 见白崇禧不为所动,程思远只得叹气离开。罗奇到海南后,故意将白崇禧将要出任“行政院长”、“国防部长”的消息散布出去,海南的国民党军政大员得知后,对白崇禧的态度变得非常之好。 就在白崇禧踌躇不决的时候,李品仙前来询问说:“健公去不去台湾,应该早做决定。” 白崇禧说:“不知是福是祸,难以决断。” 李品仙说:“若真的准备重用健公,不去的话,白白丧失大好机会。可我们和老蒋争斗了二十多年,不可不防,不如我去台湾一趟,打探一下消息。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健公就可放心去,若有问题,再另寻去处也不晚。” 白崇禧听后,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便同意让李品仙去打前站。李品仙到台湾后,很快就给白崇禧发来电报,说罗奇所说一切属实。 李品仙有背叛白崇禧的历史,在1929年的蒋桂战争中,他率部倒向老长官唐生智,险些让白崇禧遭遇不测。桂系复起后,李品仙痛哭流涕的向白崇禧请罪,获得了原谅,后来在白崇禧的一手提拔下,一步步做到了集团军总司令、省主席、战区长官等要职。 白崇禧自认没有对不起李品仙,因此轻信了他的电文内容,在12月28日,乘飞机去了台北。到台后,白崇禧的出行受到监视,承诺的职务全未兑现,只给了一个“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头衔, “小诸葛”至此湮没无闻。
1949年12月4日,白崇禧乘坐军舰来到海南。薛岳和白崇禧不和,但北伐时他在白崇
玲珑说历史
2025-01-10 22:12:00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