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弥留之际的邓稼先向中央提出一份建议书,指出世界上的核弹理论水平接近极限,接下来,很可能是新一轮博弈!可他已经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临终前,他只拉着于敏说了一句话,却让无数中国人动容。 “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 1986年7月29日,邓老离我们而去,享年62岁。 他临终前给我们遗留的最后嘱托:“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得太远!” 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于敏的嘱托,更是对所有参与核事业的科研工作者的激励。短短几个字一直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中,驱使着我们砥砺前行,为祖国的核武器事业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在那间弥漫着消毒水气味的病房里,邓老依旧强撑着刚刚化疗完的身体,坐在病床上,手握着细细的笔,颤颤巍巍的写着手书,对于现在的邓老来说,做这些真的是很吃力了。 但邓老心中对核事业的那份执着和坚守从未改变。他开始负责把一些意见整理好,然后交给于敏等专家进行修改,随后再把这些修改好的稿子带到医院交予邓老审阅修改。 就这样,一点一点地,邓老完成了这份凝聚着国家科技工作者报国情怀的建议书,于1986年4月2日,以邓稼先和于敏两个人的名义呈报给了中央,很快就得到了中央的同意。 这份建议书于我国核武器事业而言,是多么的重要,邓老深知,在国际核大国的威胁下,若我们没有更新、更快的发展,我们就会变得很被动,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与那些大国相比,我们本就落后了一截,如果一旦全面禁止核试验,我国多年来在核武器事业上的努力都将会功亏一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会遭到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这不仅关乎着国家核武器事业的发展,更是关乎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尊重。所以,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邓老依然坚守自己的追求,心系国家核武器事业的发展。 正是因为邓老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核武器事业,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诚,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成为了世界上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为我国在国际上赢得了更高的尊重,也使我们的安全得到了更可靠的保障。 如今,中国在核武器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邓稼先的精神犹如一座巍峨屹立的灯塔,历经风雨洗礼,也永远不会被洪流淹没。他的那句嘱托,就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中国核事业前行的道路。 百年后,岁月的车轮也许会留下深深的辙印,但邓稼先这个伟大的名字,我们一定会铭记于心,将他的精神传承不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1986年,弥留之际的邓稼先向中央提出一份建议书,指出世界上的核弹理论水平接近极
文史记叙录
2025-01-12 20:59:44
0
阅读: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