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飘色”和“泥塑”两种非遗合体了!

00:00/00:31正常

4倍速

2倍速

1.5倍

1.25倍

正常

0.5倍

正常

广告0秒

查看详情

视频地址获取中..请稍后

ckplayer

version:X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川飘色”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川泥塑”两种非遗合体了!1月11日,由“吴川泥塑”湛江市级非遗传承人董建国及其团队精心创作的三座大型飘色造型泥塑作品,在梅岭飘色展览馆惊艳亮相,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文化韵味。

吴川“飘色”和“泥塑”两种非遗首次合体。

11日,记者在梅菉街道梅岭飘色展览馆看到,这三座泥塑作品分别是《六国封相》《西游记》和《观音送子》,均是吴川飘色表演中的经典之作。其中,《观音送子》为两飘,人物造型温婉细腻,色彩柔和;《西游记》为4飘,将唐僧师徒取经的传奇故事生动呈现,人物动作神态惟妙惟肖;《六国封相》多达10飘,高达3.1米,场面宏大,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服饰细节精致入微。

这三座泥塑作品的人物普遍高0.9至1米。作品展现了吴川飘色高、精、险、奇、巧的特点,也体现了吴川泥塑栩栩如生、千姿百态、色彩绚丽的特点,让人仿佛置身于飘色表演现场,感受到了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董建国为泥塑作最后的完善。

据悉,吴川的飘色、泥塑、花桥被誉为吴川民间艺术“三绝”,技艺奇巧,遐迩闻名。2008年,吴川飘色被批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川泥塑也于2008年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受邀为梅岭飘色展览馆创作这三座泥塑作品的泥塑家,是“吴川泥塑”湛江市级非遗传承人董建国及其团队共12人,他们花费了约两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飘色”和“泥塑”两种非遗的首次合体。11日,董建国对记者说,这是第一次采用吴川的传统泥塑和飘色两种非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作,用一个作品体现两种文化,旨在通过这一创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两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希望吴川的年轻一代,看到‘飘色’和‘泥塑’两种非遗合体的作品,能够记住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董建国说。

泥塑安放在沿路的玻璃罩中,向市民展示。

“这三座飘色造型的泥塑将安放在沿路的玻璃罩中,向市民长期展示,让传统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梅菉街道梅岭社区党委书记朱康振表示,梅岭社区高度重视吴川飘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致力于打造飘色展览馆,通过墙画和传统老物件的形式,更好地展现吴川飘色的历史变迁,目前,泥塑飘色展区已基本完工,街道两旁的墙面也描绘了吴川飘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墙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他说,下一步还将继续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之路,通过更多类似的活动和展览,共同守护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0 阅读:0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平台由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并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