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宋哲元任命石友三为冀北保安司令,有人说:“石友三在天津和日本人联系很

史记峰会 2025-01-14 00:25:01

1935年,宋哲元任命石友三为冀北保安司令,有人说:“石友三在天津和日本人联系很紧,搞汉奸活动。” 宋哲元不以为然的说:“石友三和我们以前都是在西北军这一口锅里吃饭的,他在天津被日本人利用,所以我才要把他拉过来,给一个出路,不能让他当了汉奸。” 石友三是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他1931年在河北起兵反蒋(介石)、反张(学良)失败后,带着几千残部去山东投靠昔日的老伙计、时任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 韩复榘对石友三表面客气,但却暗中戒备,不露声色的将石友三带来的几千人全部缴械收编,使他成了光杆司令。起初,石友三在山东待的还算舒服,可当1932年9月,受韩复榘邀请到济南的原直鲁联军头子张宗昌被枪杀在火车站后,石友三深感韩复榘的手黑,怕自己也遭毒手,连夜带着亲信逃去天津。 石友三敛取了不少钱财,他到天津后广置房产铺子,当起了寓公。在天津期间,石友三和日本在天津的特务往来密切,他在日方资金的支持下,收拢旧部,拉了一千多人的土匪游杂武装,试图东山再起。 1935年,不甘寂寞的石友三向宋哲元示好,希望能谋个职务,宋哲元看在老交情下,不顾内部大部分骨干的反对,任命石友三为冀北保安司令。 有人劝宋哲元:“石友三野心很大,给他头衔就行了,千万不要让他掌握部队,否则恐遭到反噬。” 宋哲元不听,把河北保安处训练的两个团交由石友三指挥,石友三又把之前拼凑的土匪武装编为一个团,这样一来就有了三个团的兵力。 宋哲元为首的二十九军系统,其兵力远超一个甲种军,总兵力超过十万人,在此情况下,石友三再有野心,也只能是将其深藏其中,等待变化。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石友三起了小心思,派人秘密和日军联络,不过当时日军野心很大,也过分膨胀,认为很快就会解决华北战事,所以对实力一般的石友三,并未做出积极地回应。 二十九军撤出平津时,石友三也随大部队南撤。宋哲元听到了石友三和日军有勾连的消息,放出话来:“石友三这家伙,如果真要投敌,我马上派人干掉他。” 这是宋哲元故意说给石友三听的,石友三清楚宋哲元的手段,消停了一段时间。1937年12月,石友三的部队扩编181师,石友三任师长。 为了制衡石友三, 防止他投敌,宋哲元报请军委会同意后,以181师、新6师(师长高树勋)编为69军,石友三任军长,高树勋兼任副军长。石友三和高树勋在西北军时,两人曾结义为金兰兄弟,但这时却矛盾很大,主要在于高树勋是坚决的对日主战派,而石友三和日军频繁联系,有投敌的企图,道不同自然不相与谋了。 日军进攻山东时,韩复榘保存实力,主动放弃了黄河泰山的天险,弃守了原本预计可守数周的黄河防线,导致日军轻易就占领了山东大片土地。 老蒋大怒,在1938年1月11日于开封召开的军事会议上,扣押韩复榘将他送到武昌关押,审批后于1月24日枪决。 韩复榘的被杀,让石友三震惊莫名,他一面不愿和日军作战,另一面又担心因保存实力招致和韩复榘一样的下场。 思来想去,石友三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派人和日军联系,约定互不攻击,和平相处。兵力不足的日军,暂时答应了石友三的“求和”。 石友三虽是军长,但实际只能掌握181师,新6师被高树勋牢牢控制,两个师也各有防区。石友三和日军的勾连,并未告知高树勋,日军之后多次进攻新6师的防区,而181师却长期不闻炮火声。 高树勋产生警觉,暗中派人调查,发现181师的高级军官,时常派人去已被日军占领的地区购买物资,这些人往来并未受阻挡,原来有日军给发的通行证。 为了试探高树勋的口风,石友三派手下去当说客。有一次,石部参谋对高树勋说:“我们这些杂牌部队,屡受排挤,不如把部队拉出去自己干,不受这种气。” 高树勋说:“拉到哪里去?拉到山上打游击,我可以考虑,要是拉去投日本人,小心我手上的枪。” 由于高树勋态度坚决,因此石友三投鼠忌器,并不敢公然投敌。原西北军将领郑大章等人,曾来找石友三、高树勋,发牢骚说:“部队只有消耗,没有补充,不能再这样了,我们应该有个打算,谋个好的出路。” 由于高树勋在场,石友三脸色阴晴不定,不好直说投敌的话,但在场的人,大部分都很悲观。 重庆的老蒋,从军统派驻69军的特务传回的情报得知,石友三等人有投敌的迹象。为了稳住石友三,拉拢原西北军将领,老蒋给了石友三冀察战区副司令兼察哈尔省主席的头衔,高树勋的部队扩编为新八军(高任军长)。 石友三升官后,不仅不收敛,反而抓紧了投日的脚步。 老蒋见对石友三的拉拢失败,决定采取强硬手段,指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派员“制裁”石友三。最终,在高树勋等人的策划下,石友三在新八军军部被诱捕后,活埋于黄河边。 反复无常的石友三为人残暴,活埋了不少人,他如此死法,也算是罪有应得了。(图片:石友三)

0 阅读:74
史记峰会

史记峰会

以史为鉴,通晓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