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作为一名那个时年的知青,曾经被安排到安徽省巢湖地区,巢县银屏山区某一大队林场。当年大队林场有近二十位60岁以上的老农民,以及五位男知青。生活条件用现如今的话来描述,根本无从谈起。每天中午有一份炒蔬菜你就知足吧,所用菜籽油少的可怜,仅仅是用装油的瓶口碎布沿着大铁锅抹上一圈。
当年大队林场对60岁以上的老农民属于照顾性,因为每天山上的活比起田地里的农活略显轻松些。在那个时年的夏天,每天早晨六点来钟迎着初升的太阳,知青与老农们背上简单的农具开始上山了。山上的主要劳作,彬木树、以及其它一些树木的种植管理,毛竹园地的管护,茶叶园地的管护。
每天上山的途中,总会出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画面。当年林场里养了两条土狗,两条土狗每天上山,总是有一条在最前面引路,另一条跟在上山人流的最后面。老农民们上山途中显得很累,一路弯着腰低着头,嘴里不停地发出“哼哧哼哧”的声音,上山的路途中始终不见停歇,那时上山途中一前一后的两条土狗,一路不停地吐着舌头,发出“哈哧哈哧”的声音。那是一道多么神奇的自然风景线。
那时的林场居所在山坳里,当年山区里野狼三天两头出现,那时人们所见到的野狼出现,总是两条狼在一起。野狐狸更加常见,山区里的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狗,因为野狐狸经常会叼走农户家养的家禽。养狗为了看家护院,当野狼或者野狐狸出现时,狗会发出叫声,且叫声与平常不同,村民们就会警惕了。
作者七十年代知青时,在12月份的某一天,曾经与两条野狼近距离相遇。寒冷的冬天雪后天气里,清晨约六点钟左右在室外刷牙,手里拿着当年的一个大搪瓷杯,只顾低着头刷牙。偶尔抬起头时,突然发现两条野狼一左一右,仅仅只有不足2米远了,已经做好了攻击姿势,那时的两条野狼估计是饿极了。
通常情况下野狼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当年的冬天应该是饿极了的缘故,才会小心翼翼地去试探着攻击人类。当年的作者迅速举起了大搪瓷杯,向着两条野狼发出了大声吆喝,当野狼发现你有了警觉,不紧不慢地跑远了。
人生就是如此离奇,知青时年如果当时真的被野狼偷袭,无非是两种结果,死亡与伤残。转瞬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知青时年大队林场的历史过往,终生难以忘却。
作者: 楼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