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3日电(记者贺劭清)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生物科技应用助力乡村服务学习”活动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和德阳市顺利开展。历经十载砥砺奋进,这一项目以丰硕成果展现了川港高校协同创新、以生物科技及不同领域助力乡村振兴的亮眼成绩。
十年间,两校师生团队扎根四川乡村,与当地家庭农场主、合作社成员及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开展面对面交流,倾听一线声音,精准把脉乡村发展难题。
师生们考察各个家庭农场种植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引入先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智能农业应用,精准施肥灌溉,提升农产品品质与产量的建议;针对不同园区粮油加工企业生产效率、产品附加值等问题,建议企业引进智能化加工设备,开发粮油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
十年来,两校师生共提出多条有关乡村振兴的建议和意见,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许多建议被当地家庭农场和相关部门采纳并付诸实践,助力乡村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本次活动不仅为四川乡村带来了先进的生物科技理念和应用技术,还搭建起内地与香港高校师生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两地文化的融合与相互理解。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作为两校共建的学院,持续推动两地青年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友谊、共同成长。同时,活动长期得到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的支持,德阳市委统战部、德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活动顺利举行提供了大力协助。
通过十年的实地调研与服务学习,两校参访师生收获满满。他们见证了中国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崭新面貌,切实了解了四川乡村建设风貌与产业发展状况。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们将所学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相结合,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收获了丰富的农业知识与宝贵的实践经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