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1月16日电(记者林洛頫)“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5年怎样干做出了清晰部署,有很多针对经济建设方面的措施很受鼓舞。湖南两会期间我就建议加强融资信用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湖南省人大代表、民建会员、湖南亘晟门窗幕墙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海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中小微企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湖南省经济增长、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中小微企业面临着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成本上升等多重困境,其中融资难与融资贵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湖南省高度重视融资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完善省级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湘信贷”平台)。截至目前,平台与4家银行业务系统实现直连,在湖南省设立18个融资服务站,注册企业146.28万家,签署信息授权协议企业22.35万家,入驻金融机构(含分支网点)1959家,2024年以来新增发放贷款1140亿元。
何海英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代表,2024年针对所在行业及中小微企业进行了多次调研,发现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体制不完备、抵质押物不足等问题,金融机构难以在维持低成本的同时快速甄选出优质企业,从而造成了部分优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
当前,一些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透明度不够高,也增加了金融机构放贷的风险和难度,使其不敢贷、不愿贷;而企业信息共享和应用方面存在数据归集标准不一、历史数据缺失、共享频率不足、数据更新滞后等问题,影响了信用信息的共享质量和融资服务的效率。
“加强融资信用服务体系建设,才有助于破解融资困局,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何海英对此建议:进一步健全信用信息共享长效机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依托湖南省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对全省所有企业开展客观公正的信用综合评价,供金融机构参考使用,切实提升公共数据供给能力,降低公共数据获取成本,有效破解金企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机构风险识别能力。
同时,加快推进一体化融资平台网络建设,研究制定省企业融资服务信用信息目录,实现政务数据与信用信息高效整合、有序流通和安全共享;推动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各级财政、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等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支持有需求的银行、保险、担保、信用服务等机构接入平台,逐步实现一体化融资平台网络省内全覆盖。
“我们还需要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和金融信用信息融合应用,提升信用信息应用服务效能,构建基于信用信息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科技型、创业型、专精特新型、绿色型企业等开发专属融资产品,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推出供应链信用融资产品,满足产业链上下游融资需求。”何海英说道。
最后,她还建议完善多级信用贷款坏账风险分担和融资担保机制,将省内更多符合条件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企业贷款纳入相应的风险补偿、贴息、担保补贴专项政策支持范围;加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安全规范运行管理,强化数据共享、使用、传输、存储的安全性保障,通过隐私计算等共享服务方式,切实保障信息共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