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8岁女飞行员,被派往西北执行绝密任务,谁料,执行任务前,她曾拍下“

玲珑说历史 2025-01-16 18:20:44

1964年,28岁女飞行员,被派往西北执行绝密任务,谁料,执行任务前,她曾拍下“遗照”。

1964年,西北戈壁,一位年轻的女性飞行员正准备投身于一项前所未有的飞行任务,她不知道,这次任务的危险程度远超她以往的任何一次飞行,她更不知道,这次任务将使她的名字,与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永远联系在一起。

这个女飞行员,就是张连芳,她后来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傻连芳”,这个“傻”,并非愚笨,而是源于她那份近乎执拗的勇敢和对国家的赤诚,张连芳在东北的童年过得挺快乐,学习上也挺出色的,成绩经常排在班级前列。

1956年,高中毕业后,她成功入选了去苏联留学的预备名单,未来的道路看起来一片光明,然而,同年空军招收第二批女飞行员的消息,点燃了她心中一直埋藏的报国梦想,她果断地放弃了去苏联深造的机会,选择了那条充满困难和不确定的前路。

1958年,张连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空军运输机部队,运输机的任务繁重,空中作战、救火、搜寻,各种任务都需要运输机的支持,飞行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就算男飞行员都觉得挺累。

1964年初,张连芳接到上级通知,要求她前往团委办公室报到,不同寻常的通知方式让她感到一丝不安,难道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她紧张地走进办公室,郭政委严肃的表情让她更加紧张。

随即,她被告知要执行一项绝密任务,并且不能再与家人联系,签了保密协议后,她被带去和男友张文波碰面,张文波也是一名飞行员,在短暂的相聚中,他没有透露任何关于任务的信息,只是叮嘱她注意安全。

作为军人,他们都明白,有些事情比儿女私情更加重要,出发前,摄影师突然要求张连芳拍照,她根本没想到,这张照片后来会变成她的“遗照”。

张连芳到新疆马兰机场才知道,她的任务是去采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蘑菇云中的样本,这项任务风险极高,高温和辐射随时可能让她有生命危险,从她放弃留苏,选择成为一名飞行员的那一刻起,她就做好了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准备,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大西北的自然环境远比她想象中更加恶劣,戈壁滩上草木稀少,水味苦涩,洗脸时感觉像被蜜蜂蛰了那么疼,为了解决洗脸的问题,她甚至用收集来的西瓜皮代替,大风也是家常便饭,风力最大时能达到十三级,为了安全起见,大家只能挤在一个帐篷里,用一床棉被将男女分开。

作为机组里唯一的女性,上厕所也成了一个难题,用破席子和雨布搭建的简易厕所,经常被大风刮跑,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大西北的飞行环境也充满了挑战。

马兰机场导航设施不完善,在茫茫戈壁上空飞行,然后找不到地标参照物,风势猛烈,空中环境变得特别复杂,在长达十个月的准备期间,张连芳凭借高超的飞行技术和对航线的精准把握,竟然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巨大的火球升腾而起,形成壮观的蘑菇云,张连芳心里明白,她得完成这个最重要的任务了,她要驾驶飞机穿过这朵美丽的,却充满致命辐射的“蘑菇云”,采集爆炸产生的微粒样本,为分析爆炸效果提供第一手资料。

接到指令后,张连芳驾驶飞机迅速升空,天空能见度非常差,飞机在强风中剧烈摇晃,感觉好像马上就要散架了,但她毫不畏惧,紧紧握住驾驶杆,向着蘑菇云飞去。

她知道,这次飞行没有先例可循,一切都是未知的,飞机迅速穿过云团,完成了样本采集,但她觉得一次采集的时间太短,可能不够准确,于是,她再次驾驶飞机,围绕着蘑菇云盘旋上升,在不同的高度进行多次采样,直到飞机爬升至5200米的极限高度才返航。

过了半年,张连芳和机组人员又一次完成了原子弹“空爆”的空中采样工作,并且平安归来,不过,这回的任务也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一些风险,所有机组成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辐射污染,而张连芳的污染最为严重。

因为是唯一的女工,她在帐篷里单独做清洁工作时,不小心忘了洗头,这给她的身体健康留下了潜在风险,不久后,张连芳开始大量脱发,她做好了与辐射病长期抗争的准备。

就在这时,男友张文波向她求婚,她本来怕自己身体不好会连累对方,但被张文波坚持要娶她的决心打动了,于是俩人在1965年国庆节结了婚,张连芳结婚后,连着两次怀孕都未能保住孩子。

上级领导和同事们都非常关心她,劝她住院治疗,并表示组织一定会尽全力治好她,让她体验做母亲的快乐,她深受感动,决定积极配合治疗,她查阅大量资料,加强体能锻炼,从未放弃希望。

1968年,张连芳第三次怀孕,这消息传来,大家都挺为她高兴的,大家轮流照顾她,不让她做任何重活,十个月后,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三年后,她又生下了第二个女儿,看着俩闺女茁壮成长,她心里特别踏实。

0 阅读:50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