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丰西西冷霜薛江华孙绮曼梁善茵
1月16日上午,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20名委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百千万工程”等议题作大会发言,积极协商议政。
关键词1: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一直都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合作平台之一。来自横琴的雷震委员是青年科技创业者,他表示,合作区的开发建设,为澳门青年施展才干、追逐梦想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来自澳门的刘智龙委员建议,建立更加紧密有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强化人才与创新体系建设,建立高效便捷的交通衔接,为澳门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今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李钊委员建议,以举办十五运为契机,加快打造数字体育产业发展高地。
来自香港的廖伊曼委员建议,发挥香港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优势,高质量推进国际化办学,促进大湾区教育的整体协同发展。
关键词2:“百千万工程”
今年是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多位省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黎锦城委员建议,要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特别建议省级层面出台具体指导性意见,为推广AI辅助诊断系统提供政策支持和操作指南。建议推动健康医疗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将医疗机构信息共享范围,逐步从二级以上医院扩展到县域医共体内县镇村三级医疗网络中。
邓毛颖委员建议,加快打通“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基础设施联通“堵点”,积极打造山水资源品牌“亮点”,充分挖掘农民增收“着力点”,把引领区的“施工图”变为“实景画”,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容锦委员建议,以“开展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工作部署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农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彭晋谦委员建议,建立全省统一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及时发布项目推介、支持政策等信息,促使更多民间资本参与省重大工程、科技攻关、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等建设。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省市县分层、分级建立民企可参与、能落地的投资项目库,从项目对接、信息共享、融资支持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更好助力“百千万工程”、共筑和谐平安广东,谢光强委员建议,打造基层治理“一站式”数智化云平台,实现基层“数智化”治理,提升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3:科技创新
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领跑全国,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俞祝良委员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成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引擎。他建议,加快形成规模化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强化要素保障和算力支撑,发挥广东制造强省优势,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格局。
潘光锦委员关注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落地的问题。他建议,健全生物医药科技专项攻关顶层设计机制,打造全链条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落地机制,建立鼓励开展原创生物医药技术临床确证研究的体系机制。
王恩科委员表示,要做好广东省科学教育工作,大力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建议强化家校社协同,鼓励中小学打开校门进行科学教育,“走出去”“请进来”,指导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打造“家门口”科学教育阵地。
关键词4:产业升级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是接下来广东发展的重要任务。
徐昕荣委员就进一步推进广东省石化新材料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出相关建议,特别提到要构建五大石化基地与粤港澳大湾区四大合作平台协作机制,积极拓展中下游产业链条,重点关注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
蓝泽敏委员建议,围绕广东茶产业“生态、特色、健康、高效”的发展定位,强化茶产业链各环节间的协同合作,推动跨市、跨县茶产业集群建设。
王大平委员建议,以省供销合作联社为基础,组建省联社—县域分拣中心—乡镇(街道)中转站—村(社区)回收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同时,建议将《广东省再生资源利用管理办法》列入立法计划,合理确定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的范围,进一步明确责任义务。
贾鹏程委员聚焦卫星互联网应用产业建设提出相关建议。他建议,通过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制定专项政策助力广东省通信骨干企业发射小型低轨卫星先导星座,在广东建设卫星地面站设施,提升广东地区卫星互联网覆盖与传输能力,为省内企业提供卫星应用验证场景。建议牵头组建卫星互联网产业应用示范联盟,推动形成若干家卫星互联网应用领域的“链主”企业。
王福亮委员建议,加强协同,推动广东车企“抱团出海”。成立广东省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全省汽车产业发展;出台相应经济政策培育本土企业,鼓励链主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率先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建立汽车出海企业联盟,加强汽车行业他律和企业自律,倡导市场渠道与资源共享;推动海关协同车管、税务等相关单位在口岸配套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口岸整体服务环境,帮助企业减轻税负、降本增效。
邓勇委员建议,以海工装备产业升级,推动“海上新广东”取得新突破。尤其是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设立专项研发资金,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聚焦深海探测、高端海洋工程船舶动力系统等关键领域,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黎军委员表示,应大力推进首发经济,提升广东消费能级。她建议,由省商务厅统筹协调,联合多部门建立首发经济协同推进机制,制定系列支持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打造首发空间,支持核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升级改造,给予首发企业奖补配套,以此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首发经济与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实现消费场景、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的创新。
陈伶俐委员建议,加快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加大对海外仓企业支持力度,支持各类外贸主体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成员国家,优选重点国别和地区有序开展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