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工信部日前公布产业转移合作典型模式案例集,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的银川经开区工业蓝宝石全产业链招商案例入选。
在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工业蓝宝石全产业链的过程中,银川经开区建立“链长+链主”工作推进机制,成立工作专班,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好资金、水电、土地等要素保障。绘制主导产业链全图,紧盯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细分领域,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重点发展蓝宝石晶体和高纯氧化铝等工业蓝宝石类产品,扩展和延伸产业链。推出“项目管家”,变“项目串联审批”为“管家全程服务”。目前,工业蓝宝石产业链已集聚了天通银厦、鑫晶盛、晶环、晶创、鑫晶、创盛、晶钰等重点骨干企业,具备工业蓝宝石晶体产能8200吨,蓝宝石晶棒7800万毫米,晶片产能2160万片,晶体生长炉1200台,蓝宝石高端自动化智能装配生产线240套,形成长晶-掏棒-切片-研磨-抛光及智能终端等蓝宝石全产业链条,建成全国最大的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
工业蓝宝石全产业链招商的成功案例,是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近年来大力开展产业转移,进一步强化承接平台、优化承接项目、推进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成果体现。我区工信系统以提升产业转移承载能力为目标,加快构建产业、政策、园区“联动式”承接载体,打好项目招商引资“组合拳”,全力打造产业转移优选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突出产业联动,推动转移项目‘引得进’,突出政策联动,推动转移项目‘留得住’,突出园区联动,推动转移项目‘发展好’。”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厅编印《宁夏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全景图谱》,科学定位产业承接重点方向,明确各产业链发展时序、主要路径、空间布局。各地以图为依、以链为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承接产业的精准性,避免区域内卷式招商、同质化竞争。同时,出台金融支持产业转移的具体措施,协调金融机构设立500亿元信贷资金,为产业转移项目提供大额、长期、低息贷款;搭建涵盖各行业、各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库,入库产业技能人才近万名,让企业与人才实现无缝对接,为项目落地提供支撑保障。
工业蓝宝石全产业链招商案例入选工信部产业转移合作典型模式案例集,也是我区工业产业转移的项目从偏重资源能源开发类的项目,转变为重视延长产业链、培育新产业的项目的成果之一。近年来,我区引进落地了天津中环、浙江晶盛、东方希望、韩国晓星、万华化学等一批知名企业,累计投资超过千亿元。(宁夏日报记者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