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文艺
“简介栏不足三百字,需要重新完善”“位置图背景颜色太浅,周围环境看不清楚”“文物照片的排序应该是从整体到局部”……
1月16日,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普查办”)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线上评审会议,组织专业技术组专家对汕尾市提交的文物登记表逐一进行评审并答疑,全省一百余位文物工作者线上参与了这次会议。
会上,省普查办专业技术组专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革命文物所所长曹勇首先对选取的14份文物登记表进行依次点评,其中包括石脚桶遗址、定光寺遗址、大道庵塔墓等14处汕尾市文物保护单位,涵盖了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五大文物类别。
紧接着,各地普查队员纷纷提出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比如“长达数公里的河堤如何拍摄它的俯视图呢?”“祠堂建筑很多是宗族共用,它们的权属都归为集体吗?”“附属文物和标本该如何区别?”等,省普查办专家逐一分析,并进行了权威解答。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任务完成率已超过90%,接下来将进入数据审核的关键阶段。
“数据质量控制贯穿四普的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采取线上审核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减轻基层负担,另一方面更多普查队员可以参与进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刘丽团表示。
对接下来的普查数据质量方面工作,刘丽团强调了三点注意事项,一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每一位普查队员都要认真学习普查登记表样表,如实填报文物信息;二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每一项指标都要逐一填写、检查,防止缺项、漏项的情况发生;三是确保数据信息的专业性,如在描述文物简介过程中,普查队员要对文物的历史沿革、相关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必要时可以借助专家的力量。
她还特别提到,很多地方都委托了第三方机构参与文物普查,虽然第三方机构可以在信息采集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但是普查队伍应该始终在具体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各地要抓住四普的宝贵机会,提升普查队员专业素质,实现文物行业大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