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脚下第一城:北京1/4的灯火因它而点亮

虎嗅APP 2025-01-20 20:11:54

当身处北京的人们刷着手机,在凛凛寒日里使用电热器享受温暖,他们多半需要感谢一个远在400km之外的县级城市——内蒙古托克托县。

它拥有着全球最大的在役火力发电厂,在北京运行取暖器、充手机所需的电大多来自这里,北京1/4的灯火因它而点亮。

(托克托电厂,从数千米高空俯瞰,依然清晰可辨,直冲云天的烟雾是电厂排出的水汽,摄影师@陈剑峰)

这座县级小城似乎拥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它是有史以来阴山脚下建立的第一座城市,堪称“阴山脚下第一城”。

(请横屏观看,托克托地区的古城,远处为阴山,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今天,这种力量依然不曾消退,它是国内举足轻重的生物制药之城,入驻此处的相关企业或金霉素产量全球第一,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产量全球第一,或辅酶Q10产量全球第一······

这座县级小城,究竟有何种力量?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

阴山脚下

“敕勒川,阴山下······”

这首《敕勒歌》中传唱的地方便是托克托所在的平原。

阴山是这里的“守护神”,其平均海拔约1500~2000m,南坡更以约1000m之落差直降平原,如同“绝境长城”。

(请横屏观看,阴山绝壁之前,水鸟纷飞,摄影师@仇梦晗)

夏季,源于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无力翻越阴山、凝落成雨。冬季,自西伯利亚而下的寒潮又被阴山所阻挡,山南与山北的气温相差约6~12℃,阴山好似母亲的身躯,将托克托在内的平原护在怀中,这块宜农宜牧的宝地自然成为了各方交汇的地方。

(阴山山脉是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是农牧交错带的北界,也是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向北开疆拓土,沿阴山设立防线。这里亟需一座边疆要塞、镇守国门,传说在选址之际,赵武灵王漫步阴山脚下,忽见云散天光落,飞鸟飘然入云中,他被眼前的奇景感召,便决定在此建城,城名“云中”(今托克托县古城村)。

这是有史记载以来,阴山脚下的第一座城池,也是内蒙古的第一座城池。

(云中城为内蒙古最早的古城毫无争议,但是云中城的筑城者有赵武灵王与赵武侯两种观点,本文采用《托克托史话》中赵武灵王筑城的说法,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可以说,此地建城之初,便怀揣着一颗立马镇山河的雄心。云中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就此到来。

赵武灵王以云中城为基点,设立云中郡,大体与今日托克托县的范围一致,云中郡治下的原阳县(今托克托县大黑河左岸),成为骑兵的训练基地。赵武灵王在此推行改革,模仿胡人骑马射箭的装束,建立起一支新式军队,史称“胡服骑射”。

(云中地区出土的战国箭头,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赵武灵王此举将赵国迅速推向鼎盛,正值战国争霸之际,有云中猛士为依凭,他甚至谋划袭击秦都咸阳,然而比之赵国在兵刃上的革新,秦国在农业与军功制度上的变法更能从根本上提升国力,云中城也被秦国名将李信攻破,归入大秦版图。

公元前214年,秦将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将匈奴驱赶到阴山以北,云中城自此成为北疆政治、军事、经济的核心。

(秦代云中位置示意,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秦始皇还在全国范围内修建“高速公路”,即“驰道”,途经云中,可直通首都咸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视途中暴毙,便是从此路驱车赶回。趁着秦汉交替之际,匈奴卷土重来,首领冒[mò]顿[dú]单[chán]于[yú],率领其族众重新进入云中城及周边区域

“冒顿···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单于之庭直代云中”

(出自《史记·匈奴传》)

面对匈奴的强势,公元前129年,大将军卫青进攻匈奴,其中一支从云中杀出。

公元前123年,卫青再次率领李广等六位将军出击匈奴,在云中等地休整兵马,汉朝的铁拳让匈奴失去了阴山地带。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进入中原的地理通道,在战略上极为被动。

“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

(出自《史记·匈奴传》)

(1988年托克托县古城村云中故城遗址发现一件印有“云中”字样的陶器残片,约为西汉晚期到东汉的遗物,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云中,这块孕育出阴山脚下第一城的土地迎来了第二个繁荣时期。

它对外有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号——“大汉云中郡”。这里兵强将勇,汉朝将军李广曾在此屯兵,镇守抵挡匈奴的第一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王昌龄《出塞》,“飞将”指代西汉名将李广)

云中太守魏尚威震北疆,即便因小错被罢免,但当匈奴来犯,皇帝依然派遣大臣冯唐以“节”为信物,让他官复原职。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出自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有趣的是冯唐和李广的典故,同时出现在《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下图为托克托县出土汉代铜鼎,摄影师@申皓,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这里相对富足,不仅能供养当地军队,甚至公元前48年,匈奴族众因饥饿向大汉求助,朝廷还能够从云中等地调拨两万斤粮食运往匈奴。

云中地区还出土了汉代的“钟表”即“日晷”,这是中国最早的日晷,也是唯一保存完整的汉代日晷。因其质地细腻如玉,也被称为“玉盘日晷”。

(汉代日晷,摄影师@柳叶氘,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汉朝强大实力的震慑,让匈奴携带厚礼入朝觐见主动提出与汉室结亲,汉朝宫女王昭君因此途经云中、远赴朔漠。而当汉朝腐朽瓦解,匈奴则又蠢蠢欲动,占领云中等地。

(汉代云中文物,青铜灶,可能是行军炊具,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从此开始,中原王朝的实力走向衰落,逐步放弃了对于云中等北疆区域的控制,而另一方势力,鲜卑人开始在此登场。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为了巩固阴山一脉的军事力量,北魏帝王在云中地区,设立了行宫、频繁巡视。

(北魏帝王在云中往来的记载,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云中由此便进入了第三个繁荣时期。

此时的云中城是自战国至北魏,阴山脚下规模最大的古城,同为云中郡治下的武泉故城,城墙周长约为5700米,相邻的九原郡城址约为4000米,而云中城周长则约为7200米,何等恢弘。

其城市中心有一高大的土丘,为“钟鼓楼”遗址,城市东北隅设置角楼,西南角有一方形小城,散落北魏的砖瓦和柱础,应为官府衙署。

(云中故城示意,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这座云中城与整个国家紧密的相连,天山道、云中定襄塞道、秦代驰道、昭君出塞道后段,云中道西域线等8条干道在此交汇,形成四通八达的枢纽网络。

云中城的建置是北魏政权无数城市的缩影,近百年的苦心经营,也让鲜卑成为第一个统一中原的游牧民族。

(请横屏观看,云中驿道路线示意,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如今,我们抚摸着云中故城的残墙,细数往来此处的王侯将相,赵武灵王、李信、蒙恬、卫青、李广、冯唐、匈奴单于、北魏帝王······

遥想那些曾经鲜活的人生,驰骋沙场的血战之躯,地动山摇的助阵呐喊,军马冲锋扬起漫天风沙······

那一个个伟岸的身影早已消散如烟,他们什么都没留下,但是这座城市留下了。

(请横屏观看,云中故城,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云中故城之外,托克托县还拥有十三座古城遗址,是内蒙古城遗址最密集的地区,譬如为了阻挡突厥,唐朝修葺东受降城;为了防守金国,辽国新筑东胜州城;为了抵抗蒙元,明朝兴建东胜卫城等等。

(东胜卫城,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但是在战争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主导了部分古城古镇的出现,那便是黄河。

黄河之畔

发源于阴山山脉大青山段的大黑河,自北向南注入黄河,其交汇之处正是托克托县的河口镇。

(托克托水系示意,黄河流经托克托县37.5千米,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这里既是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也是贸易与人员往来的重要枢纽,“君子津”等诸多黄河渡口遍布于此。

河套平原的皮毛、粮油等大量商品通过河口镇的码头进入黄河水道,输送至中原地区,至迟在辽金时期。河口镇已经成为货物集散之地,而后清廷又在此设置蒙盐行销的管理口岸。

(黄河在此处相对和缓,两岸皆可停船,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山西等地大旱三年,大批百姓通过黄河渡口涌入托克托等地谋生,人称“走西口”。

他们开荒种地、安家落户,原本“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托克托逐渐被移民们建设的农业村落所占据。

(托克托县村庄,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继阴山成就的云中城之后,控扼黄河码头的河口镇带领托克托再展雄图,抓住这次“走西口”的机会,吸纳巨量人口、扩大城镇规模。其格局以禹王庙为中心,辐射出前街(头道街)、后街、二道街、三道街,南侧的道路直抵黄河码头,西侧设有防止黄河,及大黑河泛滥的堤坝,坝体之上可供马车行驶。

通过条条大路,琳琅满目的商品。在城镇中心辐辏,自四方而来、又向四方而去。

(河口镇街巷示意,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河口镇转运的甘草沿水路畅销全国,甚至出口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国。

公义昌、荣升昌等一批甘草商行在此汇聚,中国最大的甘草转运码头理所当然的位于河口镇,并且盛况一直持续至清代乾隆年间。

“山西与归绥往来之商运,凡经河路者,皆以托属河口为唯一之码头”

(出自《碛口志》)

(请横屏观看,黄河与河口镇的关系,以及村落、建筑,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不同信仰的行社商会各自出资兴修庙宇,承建的工匠大多是山西出身。于是河口镇,东有真武庙、西有河神庙、北有龙王庙、财神庙,南有关帝庙、奶奶庙、五道庙。每逢庙会,奶奶庙前的戏楼上定会有各地戏曲名角来此登台、连唱数日。源于山西的晋剧,最受当地喜爱。

(河口镇龙王庙与幡龙旗杆,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民国十二年(1923年),平绥铁路延伸至包头,逐步取代黄河水道,码头日渐萧条。商业虽然消沉,但是黄河的滋养足以让此间百姓自给自足、自得其乐。

从此上溯约120万年,漫流、摆荡的黄河之水裹挟、冲击着泥沙,经由时间的沉淀,塑造出托克托的千里沃野。

(水冲刷出黄土的千沟万壑,也造就了这里的沃土良田,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大黑河、什拉乌素河等季节性河流穿插其间,诸多河流在托克托汇入黄河,民间俗称“万水归托”。

源源不绝的清流被托克托人引入灌渠,衍生出农业、渔业,万千色彩丰润着这片土地。

(请横屏观看,流经托克托县的黄河两岸皆为良田,摄影师@陈剑峰)

托克托辣椒俗称“灯笼红”,夏秋时节从高空俯瞰,如同一片红色的海洋。到了九十月份的金秋,黄河岸边的葡萄成熟了,小红提、玫瑰香等30多种葡萄绵延30余里、种植面积近10000亩,如同一条绿色的飘带。二月左右春回大地,冰封的黄河化冻、万鱼腾跃,百姓争相撒网捕捞,民间口口相传:

“开河鱼,开河鱼,吃鱼要吃开河鱼”。

(开河捕鱼现场,摄影师@申皓)

在四季轮回之中,当地百姓依傍黄河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们尽可能发挥地利与自然同呼吸共生长。其间收获的黄河鱼、托克托辣椒等等又被制作成托克托炖鱼、托克托粉汤、河畔酸米饭、油圐[kū]圙[lüè]等特色美食,尤其是膘肥体壮的活水鱼肉,融入鲜香辣椒制作而成的文火炖鱼,自是回味无穷。

(烹饪黄河鱼,摄影师@申皓)

每逢丰收、节庆,还会制作枣山山、寒燕燕等玲珑精巧的面塑。人们贴上新窗花,奏响“码头调”、舞起大龙灯,表演“双墙秧歌”,形成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

生活温和从容,山川岁月静好。但是,这就足够了吗?

(托克托县古城镇,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重新审视这片土地,阴山下零星的断壁残垣,还在向人们诉说着云中城遥远的辉煌。黄河边尚存的码头渡口时刻提醒着人们河口镇曾经的繁盛。

当一切隐入尘烟、归于平凡,惟余胸口热血难凉那一份振兴山河的雄心从未被时间磨灭,只要机会降临,这里的人民便会将其牢牢抓住。

河套之心

机会出现在2000年。

随着“西电东送”战略的推进,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托克托电厂开始建设。其于2003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仅仅10余年之后,便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在役火电厂。

(从千米高空看托克托电厂,摄影师@陈剑峰)

如此重要的项目,为何在托克托县落地?又为何成长迅猛?

当我们以河套平原的尺度观察托克托县的位置,便能得到答案。

此地处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座城市的中心地带,距离中国最大的露天矿场鄂尔多斯黑岱沟煤田仅仅50公里,呼和浩特、包头等经济发达地区又需要大量电能的支撑,电厂设立在此恰到好处。

(托克托地理位置示意,制图@吴昕恬/星球研究所)

经过高压线路输送,托克托电厂还能惠及更远,北京每四盏灯中就有一盏因它而亮,无边夜幕之中,明亮的不只是灯火,也是托克托耀眼的崛起。

(8月24日21时29分,核心舱组合体划过北京上空时,航天员聂海胜拍下这张北京夜景,摄影师@聂海胜)

基于托克托电厂的出现,全县财政收入从2001年的几千万元,陡升为2003年的2.3亿元,实现质的飞跃。

2003年从河口镇取水的“引黄入呼”工程,也正式投产、日供水能力高达40万吨,其中的12万吨直接送入托克托县。

(请横屏观看,托克托县从黄河取水,通过泵站、沉淀厂等,将水送入城市,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给予托克托县改变命运的转机,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廉价的水电吸引众多企业进驻托克托县,形成托克托工业园区。截止2005年上半年,工业园区累计引进项目38项,协议总投资282.4亿元。

(托克托大唐蓝色小镇,摄影师@王建宏)

政府对此大力支持,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国内最大的生物发酵基地之一,常盛制药的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产量世界第一,金河生物的金霉素产量世界第一,金达威、神舟生物的辅酶Q10产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托克托的生物制药领先世界,世界亦见证了这份崛起。

(常盛制药内部车间,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托克托县由一个传统农业县变为新型工业县,并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之列。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已达237.4亿元,发展工业的同时,托克托县也注重环境治理。2021年托克托电厂总投资约120亿元的新能源项目开始动工。

(大唐托克托电厂内部自主检修,图片源自@大唐托克托电厂)

建成之后,每年可以节约煤炭170万吨左右,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万吨左右,自然生态得到良好的保护。

漫步在黄河边,向北可以远望阴山的壮阔,向南可以隔岸观赏库布齐沙漠,沿途还有黄河湿地、渔塘,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临近冬季,千余只迁徙的候鸟选择在此觅食、歇脚,其中黑鹳、天鹅、灰鹤等各种珍稀鸟类300余种。

(托克托县湿地候鸟,摄影师@乌力更)

这里被打造为呼包鄂三角地中心的休闲旅游区域,可以观鸟、采摘、垂钓、滑沙、越野,乘坐黄河索道。

(请横屏观看,黄河上大桥横过,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一年一度的“黄河文化旅游节”也在此举办。

托克托县被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先后评为“旅游项目建设投资先进地区”,以及“旅游工作最佳旗县区”。内蒙古首府南部,一条黄河景观文化旅游带正逐步成型。

(托克托县黄河湿地,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此外,云中古城遗址入选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墙秧歌”被内蒙古自治区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8项·····

阴山还是那个阴山,黄河还是那个黄河,而在山河环抱之中,早已换了人间。

(请横屏观看,托克托县古城,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这里先后诞生出阴山脚下第一城,大汉云中郡,以及黄河渡口君子津,中国最大的甘草转运码头,全球最大的在役火电厂······

在2022年,18万头奶牛绿色智慧养殖示范园区在托克托县破土动工,建成之后这里便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

在2024年,全球单条产能最大的特种气体生产线,中船高纯电子气体项目在托克托开工建设,而目前300多亿产值的托克托工业园区,预计将在2027年后跃升为千亿级产值的园区。

(托克托工业园区,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山河的力量为托克托的一次次蜕变指明方向,而人民那份自强不息的雄心,贯穿2000多年的岁月,不断在这片土地上创造新的传奇。面向明天,这份雄心必将带领托克托迎着时代的浪潮,去往更美好的未来,这也是所有人的期盼。

(请横屏观看,托克托全景,摄影师@周昫光/星球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王培义.托克托史话[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4.04.

[2]杨诚、杨子扬.古镇河口[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12.

1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