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西门子医疗总投资逾10亿元的深圳新基地举行奠基仪式,这是西门子医疗在深圳投资的第二个研发制造基地。新基地预计最迟2027年底投产,将承担血管造影设备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功能,包括西门子医疗全球最新发布的DryCool创新超导磁体。
由于医院端招标采购节奏放缓,招标采购周期延长,过去一年医疗设备厂商的日子并不好过。西门子医疗此时在中国加码投资,向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王皓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2023年10月到2024年10月,整个行业都在负增长。2024年12月以来,医院的招标采购节奏有加快趋势,且力度在加大,今年行业会比去年好一些,但也只是谨慎乐观,西门子医疗会持续关注市场动态。
逆势加码在华投资
西门子医疗的深圳现有基地建于2002年,是西门子医疗在德国总部之外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德国之外唯一的血管造影系统研发生产基地,本土化率超过80%。2024年9月,首款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产7T超高场强磁共振MAGNETOMTerra.X,就产自深圳基地。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天石表示,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作为外商投资企业,扎根广东20余年,充分利用中国本土资源,深入本土化发展。深圳基地从一开始的单一入门级磁共振系统生产,到现在不仅生产西门子医疗几乎全线的磁共振系统,也生产落地式及悬吊式血管造影系统和医疗电子部件。
2023年,西门子医疗对外宣布将在深圳投资逾10亿元建新基地。据了解,新基地建成后,西门子医疗深圳基地的总体规模将达到现在的3倍。根据规划,新基地将承担血管造影设备和磁共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功能,包括西门子医疗全球最新发布的DryCool创新超导磁体。
此前,多家跨国医疗设备厂商在谈及业绩下滑的原因时曾表示,中国市场需求虽减少,但公司均在近期对中国市场保持投入,主要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
对于此次投资,王皓表示,西门子医疗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从未动摇,深圳新基地的奠基体现了西门子医疗不断推进本土化进程的坚定决心。通过加强高端医疗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的本土研发与生产,西门子医疗持续扩展国产化的广度和深度。
近年来,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迅速,供应链逐步完善,已具备医用磁共振、CT、超声等医学影像设备的大规模研发和生产能力,医学影像设备国产化率也不断提升,尤其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根据众成数科披露数据,2023年我国摄影X射线机国产化率已达80%左右,超声诊断设备国产化率也达到57%左右。
行业今年应该会比去年好
在2024年上半年出台的医疗设备更新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企业纷纷推出相应解决方案,期待能接住更多政策“红包”。然而,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尽管各地补贴政策纷纷落地,但公立医院的采购意愿似乎未如厂商所期盼的那般强烈,而是显得比较谨慎。2023年前三季度,一些企业的业绩增速放缓。
有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慨,医疗反腐等因素导致公立医院开标延迟。去年行业竞争本身更加激烈,这就让原本市场规模较小的民营医院市场就成了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向。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一些企业不惜降价。
王皓也谈道,虽然短期内在中国的销售会面临一些挑战,但从长期看,中国市场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中国市场基数足够大,人民健康意识提升、老龄化等因素带来了很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医疗设备人均保有量也还存在很大差距。
“跟发达国家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这说明未被满足的需求存在。并且,即使我们市场发展有一些挑战,但中国市场整体的长期发展是正向的。”王皓认为,2025年行业应该会比去年好,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西门子医疗而言,就是在公平合理的环境下,用更优惠的价格、更好的条件、更好的服务来争取得到客户的最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