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最近吃瓜PPT乱飞,从“揭露某地产副总真实面目”到“某产品经理出轨日常”。
本来人到中年对这些拉拉扯扯的瓜没什么兴趣,但今天随手点开一份发现:嚯!这不现实版卫明么?
还有人质疑卫明debuff太满吗?
《好事成双》播完后,有一个词条叫“顾许只有天上有,人间处处是卫明”,这一看还真是。
人间处处是卫明?
用李泽锋的话说,卫明“坏得很纯粹”,表面是二十四孝老公,实质宠妻只是人设,甜言蜜语里全是让妻子心甘情愿放弃工作当家庭主妇的PUA。
家里出点什么小意外,对着老婆就是一通居高临下的指责:“你怎么这点小事都干不好?”
好男人的形象只是为偷情打掩护,他也并没有真情实感爱过哪个女人,出轨下属图的是对方好操纵,出事有人背锅;出轨老板的千金,图的是为自己平步青云,有靠山。
在外偷人,在内偷家,夫妻二人的共同财产早就被偷摸搬空,到离婚大战打起来时,连亲生女儿都能成为人质。
和许幻山不一样,卫明并非有钱有权之后变质,他和林双是大学同学,当时看上的就是林双学霸+校花+高知家庭背景,最初结识林双的方法,是故意用篮球砸她脑袋,然后死缠烂打。
要是真心喜欢一个姑娘,苦肉计只会用在自己身上,哪有用在姑娘身上的?
一开始就带着三分喜欢,七分算计,婚后种种,只能算是原形毕露。
卫明高度利己的出处,正是他精于市侩、算计的父母。
卫明妈的胡搅蛮缠,甚至没有因为黄嘉仪富家娇娇的身份收敛,毕竟在她心里儿子的优秀无可匹敌。
在娇娇那里吃了瘪,以为她终于想到前儿媳妇的好,结果人家想念的也只是“林双从来把我们伺侯得舒舒服服”,可见她的自私与短视从未因世事变改。
许幻山之后,李泽锋曾说我不想演出轨、离婚、进监狱的角色了,没想到打破许幻山滤镜的角色是卫明,而且演员本人似乎已经看清事实,表示自己还可以挑战更坏的角色。
这年头,演坏人比好人容易多了,好人容易演烂,坏人的作恶动机和行为选择反而逻辑在线,演员要理解和表达起来,也更为自洽。
烂,但很合理
中文是种很有意思的语言,你会发现好人的分支里有“烂好人”,但是坏人的分支里并没有“烂坏人”。
这一点在国产剧里非常明显,很多好人做事的出发点像在肠粉里加芥末,而反派的思路,简直像反派本人夺舍了编剧写出来的东西。
前几天安利给大家的《九义人》里,除了乔振宇扮演的吴廉这个血极厚的反派,还有大大小小的各路烂人,推动世首烂作恶。
邓萃雯在剧里演了一个戏份不多的角色:丧偶的国公夫人。失去了“当家的”,却依旧风生水起的女眷,大家难免会联想到像棠夫人那样,手段高超的恶妇。
这部8.0分剧里,她演绎出来的上达天听的贵妇,是什么形象呢?
她迷信,并不似王熙凤那样,一身刚硬气,浑然不怕怪力乱神,让她把马桶拿去厨房她也敢信;
她有点脑子,却又不多,能看出女主是有意要坏反派的事儿,而又无法准确猜到她的真正意图。
已知国公夫人是靠反派进献的刺绣,获得太后的欢心,因此才在贵妇圈保住地位,那她要保反派是很自然的思路。
这里邓萃雯怎么处理的呢?
在得知底下人犯了事之后,她既不火急火燎地恼怒自己的名誉被牵连,也没有展现出任何极力要维护的焦虑,反而是和自己的丫鬟开始品评受害人“小姑娘还挺厉害”,当乐子讲。
首先原作和编剧给贵妇的思维方式就很对,其次邓萃雯稳稳拿捏住了这份儿戏感。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反派是靠有国公夫人撑腰,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搬弄是非,可只要国公夫人装作置身事外,那就没人敢往她头上扣这个锅。
国公夫人这个庇护者的思维,非常流畅:
因为自己没有实权,所以要靠讨好宫里人来维护地位;因为吴廉可以帮她讨好宫里人,所以他害了几个草民根本不重要;但又因为吴廉是个商人技工,阶级上有本质区别,所以她又不曾主动维护他;可她也无法共情普通民女,毕竟知府在他面前都要低三下四。
她甚至不会觉得自己在作恶,就是顺带丢给反派洒洒水罢了。整个逻辑闭环非常完整,完全是真正的保护伞会有的开脱口吻——
我又没允许他这么做,他自己这么做也不是为了我,更何况我也没主动要帮他。他是什么档次,也配让我自降身价,他还没开口求助,我就伸手维护?
剧中其他的帮凶,也是一样。
围观被奸污的女受害者验身的男衙役,他们是不是真跟受害者有什么仇?完全没有,但因为即使这么做,受害者也明白,衙役敢这么干,是因为知府默许,恨也恨不到他们头上,所以敢借工作为由戏弄良家女;
赵讼师还没出场,大家便能猜测到,此人大概率会被收买。他家的丫鬟,给个镯子便能行方便,自然就是照葫芦画瓢,跟自己的主子学得一身臭毛病。
一部剧不管是架空也好,年代不同也罢,人性古往今来就是那几种。
恶人思维虽不正常,也不符合世俗倡导的价值观,但只要符合人性,那也是让人觉得逻辑上没毛病。
扶不上墙的傻白甜
和反派逻辑过于有头有尾、收尾呼应的完美逻辑相比,没法把正面和主角写得有理有据的情况实在太多了。就像在苍蝇馆子里吃饭,要求了反派足够入味,就不能细想正派是地沟油还是菜籽油。
我个人的感受是,因为做坏事太简单了,根本不需要说服自己,只要有好处,就能顺着捋;行好事实际上不仅需要人物的道德,还需要相符合能力,很多写作者仅具备其中一点,甚至也有可能两者都没有,所以写不出有逻辑的好人。
是不是两者都没有,就不具体说了,处处流露着创作者猥琐气质和下作心态的剧,大家都知道有哪些。但有一些剧显然是有好的出发点,却没有相对应的笔力,维护这份光环。
之前有个梗,是希望俞飞鸿、袁泉、陈数、曾黎合拍《淑女的品格》,最后没搞成,之后有制作方撮合出了《女士的法则》。
最终这个以“中女翻身仗”为主题的剧,打分是↓
剧里写许陈两个女律师一路过关斩将,查刘姐父亲受贿案的真相,途中自然就会牵扯到很多案件。
案件只是工具,目的肯定是为了塑造职场女性有勇有谋。
然而剧中两人对接的孕妇在职场被辞退案件,这个主题明明有大量的空间可以塑造女律师的高尚情操,建立角色道德基石,究竟拍的啥呢?
1、女律师穿着高跟鞋,去踹导致原告怀孕的渣男证人;
2、对着证人指手画脚,警告人家以后要给抚养费,人家说这事儿和女方已经有共识了,律师接着条例警告、法律警告、道德警告;
两人之后又接了一个案子,是一个过气女网红被老公转移财产,面对离婚,但她想要孩子抚养权。
这是个能体现女律师如何合理运用规定,能帮当事人取得利益最大化的案子,如果能拿到抚养权,财产还追回一半,肯定是观众最想看到的“公事公办”。
结果主角这边的战略是,带被告去看作为原告的老婆带病工作,企图打动被告,别太没人情味。
以上这些歪招,在剧里,竟然都奏效了。
能看出十来个联合编剧有朴素的正义感,知道渣男该挨揍、苦衷需理解,想要做正直善良的人,需要有慈悲心……然而也仅限到这一步,再也想不出更具体的内容了。
不知道职场女是怎么做到用自己的才智,在工作里获得一场又一场胜利,只能想出动之以情,写不出晓之以理;也不知道律师行业的理性和女性的柔软怎么结合,只能写女律师不守行业规则,跳出框架行事;
知道勇敢是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做才叫勇敢,至少公共场合打证人不算勇敢;
知道善良是什么,却不知道怎么做才叫善良,至少在假包案里,发现被告经济条件不宽裕,便让自己的代理人退一步,不叫善良,叫践踏职业道德。
说真的,很难不怀疑编剧是不是和律师行业私下有矛盾。
里面有些行为,善用百度就会知道不合理,怎么还会层层过关,成为正片剧情呢?
E姐结语
不只是内娱观众,最近几年很多日剧、韩剧观众都会遇到一个鬼故事,是对一部剧逐渐眉头紧锁,并抛出一个很多人问了很多次的问题:
“是不是写着写着换编剧了?怎么反派这么出彩,却把主角/正面人物写得这么差劲啊?”
后来我和一些朋友沟通过,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虽然可能会有不同编剧负责不同的人物设定,但成文的时候通常不会是多个编剧混杂着写同一段剧情,很难出现反派和正派是单独写完,再掺和到一起的写法。
写不出合理的好人,确实让人很唏嘘。一部剧的坏蛋比好人出彩很多,不一定是反派写得有多优秀,或许只是正面人物写得完全瞎扯,把反派显得技高一筹。
多数创作来源于生活。中日韩编剧集体写不出真正聪明勇敢的好人,我想也有一定因素是生活压力使得白领很难接触到思想淳朴又能干的人群,缺乏参照对象。
不过就算陌生人里找不到可以二创的人物,熟悉的世界里难道也没有值得借鉴的优秀朋友、可靠亲戚吗?
就算借鉴不到身边人,也不会查阅行业优秀精英吗?实在不行,原创一个也做不到吗?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