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能源安全保供和清洁转型实现双提升

齐鲁晚报 2025-01-23 18:27:31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在1月23日《东营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上,东营市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杜建成介绍了东营市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好做法。

杜建成说,近年来,东营市立足资源产业优势,通过三方面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现能源安全保供和清洁转型双提升。

坚持科学规划布局

坚持“风光同场、渔光互补、源荷相邻、多业融合”的理念,高质量编制了《东营市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至2030年)》《东营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将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集中布局在沿海滩涂盐碱地、油田井场用地,临近工业园区,这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更为绿电的就近消纳、园区企业使用创造了便利条件。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达800.96万千瓦,同比增长百分之27.93,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百分之59.96,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116.18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量的比重为百分之34.34,可替代标准煤3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00万吨。其中,渤中海上风电基地已并网140万千瓦,全球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国华HG14首批发电单元已并网发电;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东营津辉795MW电化学独立储能项目一期并网投运,新型储能规模达115万千瓦、居全省第1位。此外,6个地热项目、101口地热开采井纳入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创建名单,地热开采井数量占全省的61%,居全省第1位,牛庄“无烟小镇”清洁供暖项目率先通过省级验收。

聚焦锻链延链强链

东营市按照“以能源开发带动装备产业发展、以装备产业发展促进能源开发”的发展思路,推动风光储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化发展。招引落地中船海装、上海电气等一批头部企业落地,建成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和省内唯一的“大型风电叶片测试基地”,正在加速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全力打造集装备研发制造、检测认证、智慧管控和出运一体的,“档次高、品种全、链条长、辐射广”的千亿级高端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聚焦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依托渤中海上风电基地、鲁北盐碱地光储一体化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场景,构建全链条绿色产业集群,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为全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贡献东营力量。(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曹萌萌)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