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7月,阎锡山应邀进京面见大总统黎元洪,他很看不起这个当年被部下逼着革命

玲珑说历史 2025-01-23 21:57:58

1917年7月,阎锡山应邀进京面见大总统黎元洪,他很看不起这个当年被部下逼着革命的大总统。但万万没想到这一次他却遭到了黎元洪算计。 原来,阎锡山自任山西督军以来,不断安插亲信,排斥异己。孔庚、黄国梁等人被迫离开太原后,并不死心,再三鼓动黎元洪采取“调虎离山计”,把阎锡山调到北京,而后孔庚、黄国梁秘密回到太原,由黎元洪出面明令黄国梁为山西督军、孔庚为山西省长。 段琪瑞得到了这个消息,为拉拢地方实力派,以念师生之谊为由,迅速把消息透露给了阎锡山,并面授机宜:即日化装离开北京,间道转回太原。只要能先他们一步回到太原,控制局势,黎元洪就不敢动手。 老谋深算的段琪瑞替阎锡山筹划一番,想得十分周到:叫阎锡山次日一早乘京汉路车离开北京,为避开耳目,不要在石家庄转车。南下直到河南新乡,换坐车到清化,翻过王屋山,然后从旱路赶回太原。 这个消息,对阎锡山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他看不起黎元洪,却差点陷入黎的陷阱。在对段琪瑞感激涕零的同时,阎锡山也对黎元洪恼恨不已。 阎锡山经历过几次突如其来的风险了,这一次就老练得多。经过考虑,他不肯照段琪瑞的计划,绕个大弯子,那样既费时间又多变数,决定还是坐京汉线的车到石家庄转太原。为了保密,他精心策划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 阎锡山对部下交代说:“我想还是坐京汉车从石家庄转太原,比较迅速可靠。不过,我不能从车站上车,免得引起他们注意。”阎锡山吩咐部下用400块大洋买通火车司机和扬旗手,将火车开离站台到扬旗地方时,尽量开慢些,让他能够从那里神不知鬼不觉地顺利上车。 之后,阎锡山又叮嘱带去的随员说:“只要我离开北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我走了以后,你们几个都不要出门。总统府派人来找,就推说我病了。他们要是派人来看望,你们就撒个谎,到哪家医院看病去了。总之是要想尽办法,把他们支吾过去。等接到我从太原来的电报以后,你们可以打个电话给总统府,就说‘阎督军已经回到山西了’。在电话里,要把话说硬一点,不要露出咱们山西人的软弱劲儿。” 次日,阎锡山浑身商人打扮,穿一件夏布长衫,草帽的帽沿压到眉头,再戴上一副大墨镜眼镜,未经车站站台而从车站扬旗处神神密密地离开了北京。与当年仓皇逃离太原时相比,阎锡山此时已经镇定得多了。这一方面是他人生阅历的增长,对意外和惊险有了更大的承受力和对应力;另一方面,他在山西的基础已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任意动摇的。他敢于胸有成竹地与黎元洪玩这个乔装潜行的游戏,也显示出他的自信。 得知阎锡山潜回了山西,黎元洪也无可奈何,只得去电好言安慰。阎锡山此后在山西说一不二,当然这和段祺瑞对他的关照有莫大的关系。 早在民国初年,段祺瑞在陆军总长任上之时,阎锡山就向好为人师的段祺瑞递了门生帖子,拜段为师,段对阎也多有关照。 据参与其事的周玳后来回忆:袁世凯对于与同盟会有瓜葛的各省都督,都一律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要拔除而后快,对阎锡山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阎锡山居然能够保持他山西都督(后来改称督军)的位置,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对袁世凯极力逢迎,博得了袁的欢心。而更主要的是段祺瑞对阎曲予维护,尽量在袁世凯面前帮他讲话的缘故。 段祺瑞从小站练兵时起,给袁世凯办了各种各样的军事学堂。袁世凯当了总统,便委段祺瑞为陆军总长。段祺瑞最感到得意的是:全国督军,师、旅长,半数以上都是他的门生故吏。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段祺瑞既然如此,阎锡山便投其所好,在他进京谒见袁世凯的时候,首先具了门生的帖子,拜见段祺瑞,三跪九叩行了拜师大礼。在谈话中间一口一个老师,极尽恭维之能事。 有了师生之谊,段祺瑞便在袁世凯面前力保阎锡山,说阎虽参加过同盟会,但是绝对靠得住。 1917年,在段祺瑞的默许下,阎锡山开始了第一次扩军。在原有部队基础上成立了四个混成旅,分别以商震、马开崧、孔凡蔚、赵戴文为旅长。另外编成两个独立混成团,两个骑兵团,一个炮兵团,接近两万人马,加上一些地方团队,实力颇为不俗。 阎锡山底气渐渐充足,也敢于在发言了。在段祺瑞与黎元洪激烈的府院之争中,他完全站在段祺瑞的一方。 段祺瑞被黎元洪免除职务后,“安徽省长倪嗣冲,首先宣告与北洋脱离关系,奉、黑、直、鲁、陕、豫、浙、闽等省,随即相继响应。皖、豫、鲁各军北上,奉军入关。” 在各省督军纷纷宣布脱离的声浪中,阎锡山为了支持老师段祺瑞,也宣布脱离。张勋复辟后, 7月5日,阎锡山先派商震率第一混成旅由石家庄会师北上,配合曹锟北伐;接到京报称张勋扣押火车三列,拟逃窜的消息后,又令大同镇守使张树帜带一支队进驻居庸关,会同察哈尔都统田中玉,防止张勋兵败北逃。 阎锡山积极参与讨伐张勋,他致电冯国璋,指出徐州为张勋“老巢”,请派兵进攻,断张后路。7月7日,又续派第三混成旅旅长孔繁蔚率领所部,进驻石家庄,以为后援。 在府院之争中,阎锡山全力支持段祺瑞,成为段的一支强援。

0 阅读:30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