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硬指标”公布,影响几何?多家公募解读

南方都市报 2025-01-24 15:30:26

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发布会多项内容涉及公募基金。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介绍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相关情况时,还回复了推动公募基金业发展改革等问题,对公募基金的费率改革、权益基金发展、产品创新,监管分类评价等多方面问题给出具体路径。

会后,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了多家公募基金及首席经济学家进行解读。业内专家表示,中长期资金入市不仅是资金层面的变化,更是资本市场生态的重塑。其关键在于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营造机构投资者“长线投资”倾向,真正实现长期价值投资。公募基金在《实施方案》的指引下将更有效发挥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

1月22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优化社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景顺长城投研团队指出,《实施方案》是“924”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后续延伸和具体行动路线。相比于《意见》,《实施方案》更重视打通资金入市堵点,强化政策落地见效,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具体的路线图。

易方达基金表示,《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并从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一些适配长期投资的制度安排,比如提升A股投资比例,延长考核周期,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等。

易方达基金进一步称,这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有助于稳步扩大投资规模,优化市场资金供给与投资者结构,减少市场短期波动,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中长期资金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更好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推动形成“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资本市场生态,实现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看来,中长期资金入市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举措,其核心在于通过引入稳定性强、期限长的资金,优化市场结构。

“总体来看,中长期资金入市不仅是资金层面的变化,更是资本市场生态的重塑。其关键在于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营造机构投资者‘长线投资’倾向,真正实现长期价值投资。这一改革将深刻改变A股市场的运行逻辑,为投资者创造更稳定的长期回报。”李湛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说道。

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

值得关注的是,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到,针对公募基金,《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的目标。

鹏华基金研究部总量周期组组长张峻晓对此表示,根据字面理解,这意味着无论涨跌,公募基金都需要加大权益配置。继续推动指数基金/ETF是主要实现路径;另一方面,关注新产品形态,如发布会提到的中低波动产品的创新。

据富国基金最新测算,2024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同比增速为13.5%,但近3年滚动年化复合增速为-2.8%,且目前18.2%的A股配置比例也处于2013年来中枢以下水平。在未来3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的政策指引下,公募基金有望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并为A股市场带来万亿级增量资金。

“长期看,随着市场多方长期资金力量加大对A股布局,我们长期看好权益市场发展。相信随着A股上市公司股东回报逐年提升,A股将逐渐形成更为健康和长期的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培育行业主体长期稳健经营与投资理念。”景顺长城投研团队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

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创新力度

在介绍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工作时,吴清提到,将推出更多适配投资者需求的产品: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的创新力度,实现浮动费率产品试点转常规,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

中欧基金指出,过往公募基金产品的同质化较为严重,不少基金存在基金风格的变异和迁移、漂移。由于组合相近,市场一旦发生波动就容易形成负向循环。“加大中低波动型产品创新力度”“浮动费率产品试点转常规”,可以改善投资者体验,提升投资者的长期获得感,从根本上扭转当前权益类公募基金的不足,体现了公募基金普惠性和人民性的特征。

国泰基金也认为,公募基金应当不断创新产品服务,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差异化需求。“我们将时刻关注市场和投资者需求,聚焦市场变化,紧跟监管政策和市场趋势持续,及时捕捉各种创新机会与创新元素,从各个维度进行创新产品的研究与布局,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获批速度加快:实施股票ETF产品快速注册机制

此外,吴清提到,加快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制定促进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实施股票ETF产品的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从受理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进一步便利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市场。

对此,中欧基金表示,长期来看,指数化发展是权益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必然依赖于指数类产品的发展与成熟,而丰富指数化产品也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生态,增强资本市场韧性,对各类中长期资金有着天然吸引力,最终实现相互促进和稳定。

国泰基金指出,以ETF为代表的指数产品获批速度加快,展现了监管机构在活跃资本市场,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的举措正在加快推进和落地。震荡市中ETF加速获批,对于基金公司来说,鼓励基金公司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督促提高ETF产品的开发效率。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有助于在震荡市中带来长钱活水,进一步提高资金流动性,为中长线资金提供配置工具,为资本市场引入中长期资金,有效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稳定性。

公募基金应以实际行动提高权益类基金占比

吴清在发布会上还提到,强化监管分类评价引导,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和长期业绩等指标在监管分类评价中的权重,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用于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以此增强市场信心并推动权益类基金的发展。

国泰基金认为,公募基金应以实际行动提高权益类基金的占比,通过主动自购权益类基金等形式,向市场传递长期看多权益市场的信心和定力。国泰基金将持续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纲,发挥金融机构资源配置的作用,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配置长远来看对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有高度正向影响力的行业,布局细分领域中真正的高价值投资标的。

“监管机构通过优化各类型产品的中长期收益率加分指标,来评估基金管理人的长期投资能力,强调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稳定表现,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基金管理人能力的全面考量,旨在促进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长期利益。”中欧基金认为,“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自购旗下的权益类基金”更能实现基金公司与持有人的利益绑定,有助于行业长远发展。

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吴清强调,督促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的评价制度,引导基金公司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大类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

国泰基金表示,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随着资本市场显著扩容,上市企业数量增多,需要基本面研究的企业数量增加,且发展阶段各异,如何在更广阔、更活跃的市场中高效筛选出有价值的投资标的,为投资者分享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这需要我们保持敬畏、谦虚的态度,认认真真地做研究,实实在在地持续打造投资能力,回报投资者的信任以优异的业绩。同时,建立科学有效、职责清晰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的全面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中欧基金也指出,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以专业化分工提升投研能力,以标准化流程实现高效协作,建立起恰当的投研能力评价制度,最终形成高效的协同运作机制,才能使基金公司形成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投资流程,真正为投资者实现财富的长期稳健增长。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罗曼瑜

0 阅读:27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