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多部门联合召开保障群众过好春节新闻发布会,为确保全省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公布多项举措,为节日保驾护航。
“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江苏警方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据江苏省公安厅介绍,全省公安机关为保障群众过好春节,春节期间,公安机关将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行动,最大限度把警力推向街面一线,强化定点值守、巡逻守护,及时受理处理群众报警求助,让群众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平安触手可及。
对春节期间全省举办的600场千人以上大型活动、71场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加强检查评估与宣传引导,实时监测现场人员流量,及时调整优化警力配置,压紧压实活动主办单位或场地管理方责任,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针对群众出行意愿强烈、跨区域人员交通流量有望创历史新高的现状,全省公安机关始终聚焦“保安全、保畅通”中心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为群众出行创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节日期间,公安机关将紧盯节前出行和节后返程两个高峰,加强交通指挥疏导,全面落实疏堵保畅管控措施,优化交通组织,在10座跨江大桥、易拥堵枢纽、互通节点处实施交通渠化,保障车辆有序通行。
此外,为保障春节期间广大群众办证需要,全省各户政窗口春节期间不少于2天正常办公,并采取各窗口交错开放、轮流排班、预约办理等方式,确保假期各县(区)每天都有户政窗口可以办理业务。在护照办理方面,全省公安机关在执行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件“全国通办”政策的同时,动态调整窗口开放时间,申请人也可通过“移民局”小程序或“江苏出入境”微信公众号提前查询所在地市的受理点信息,就近选择、错峰办理出入境证件。对因紧急需要出境的,为申请人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加急办证服务,持续优化服务能力。在此也特别提醒广大群众,我省已实现24项高频户籍事项“全省通办”、年满16周岁公民五年内居民身份证丢失补领、损坏换领“全程网办”。
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民政部门发放“两节”补助金3.7亿元
2025年农历春节将至,全省民政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确保每一位困难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
据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全省各地正在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民政特定救济对象、困难残疾人等97.3万困难群众发放“两节”补助金,发放资金约3.7亿元,春节前全部发放到位。
记者了解到,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于2024年底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和省级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37.06亿元,统筹用于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儿童福利等支出,支持各地全力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和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4.5万人,保障城乡特困人员20万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72.4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81.7万人。
此外,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由省级安排专项走访慰问经费300万元。2025年春节前夕,由省领导带队分赴全省各地,深入基层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实地走访慰问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困难劳模和职工、困难老党员、困难退役军人、困难残疾人等困难群众以及养老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各级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及村居干部也走进困难群众家中,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传递到千家万户。
加强运行保障,春运全省公铁水空预计发送旅客7782万人次
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介绍,根据综合研判,今年春运期间,全省公铁水空预计发送旅客约7782万人次,旅客出行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自驾出行比例进一步提升,重点物资、民生物资运输需求旺盛。为做好春运期间综合运输服务保障,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应急管理厅、气象局、邮政管理局、民航江苏监管局、上海铁路局南京铁路办事处等7家单位成立了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春运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
2025年春运已进入第11天,全省综合运输春运工作总体平稳有序,没有发生大面积旅客滞留,也没有接报有影响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路网总体运行平稳。自1月14日至1月23日,全省公铁水空共发送旅客2162.8万人次,同比增长11%,其中:公路发送旅客1081.9万人次,同比增长14.5%;铁路发送旅客881.6万人次,同比增长7.5%;航空完成旅客吞吐量186.8万人次,同比增长6%。路网通行方面,春运10天,全省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2730.53万辆、日均流量273.05万辆、同比上升8.53%,其中客车流量2199.91万辆、日均219.99万辆、同比上升7.75%;普通国省道日均断面流量15308辆,同比增长12.54%;23日当天拥堵缓行500米以上的收费站累计有18个,环比前一天增加了7个。
记者了解到,为了给春运护航,全省投入道路客运车辆2.9万辆、城市公共汽车4.9万辆、城市轨道列车1219列、巡游出租车5万辆、网约出租车23万辆,铁路增开旅客列车211对,各机场计划执行客运航班5.7万架次。
为提升安全应急反应水平,省交通运输厅一是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二是加强道路疏堵保畅,三是加强极端天气防范。
“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货丰量足价稳,保障春节期间生活必需品稳定安全供给
江苏省商务厅指导全省商务系统强化底线思维,树牢系统观念,压紧压实责任,积极组织货源,保障春节期间生活必需品稳定安全供给,让城乡居民买得舒心、吃得放心。目前,全省各地在货源、品种、企业、渠道等方面已提前做好安排。从批发端来看,众彩批发市场积极组织落实货源,与南京都市圈、海南、福建等城市的30余家蔬菜基地对接,加大节前备货力度,保障春节期间货源供给充足。苏州南环桥市场按比去年增加10-15%进行备货,每天提供上市各类生鲜农产品约2.5万吨。无锡主要农批市场蔬菜常备量2500-3000吨,猪肉、牛羊等鲜冻荤食品储备量约1800吨。从零售端来看,徐州重点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常态化商业储备各类生活物资在8万吨左右,并且货源补充渠道畅通,可满足全市两周的供应。南京苏食集团提前与江苏温氏、牧原、立华和上海农场等大型养殖企业签订生猪供应协议,锁定猪源20万头,日屠宰量增至5000头,做好特殊情况下日屠宰12000头预案。全省商务部门在做好市场保供的同时,抢抓春节假期消费节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更好满足全省消费者节日需求。
据江苏省商务厅介绍,节日期间,为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严格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同时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制度,采取定点监测、日测日报。重点监测322家企业粮、油、肉、蛋、菜的市场价格及供求变化情况,了解掌握市场走势。加强消费市场形势分析和趋势研判,做好信息引导,为节日市场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从批发端看,1月以来,南京众彩批发市场每日蔬菜动态库存达1225吨,苏食集团进口和国产冻肉商业库存达9500吨,天环集团猪肉冻品商业库存达1.6万吨。苏州市启动应急产品冬储冬藏机制,动态储备蔬菜每天保持在3800吨,冷库储备350吨。常州凌家塘市场日进场量都保持在1.2万吨以上,其中蔬菜日供应量保持在5000吨左右,果品近1200吨、水产品1200吨,粮油荤副食品等其他农产品近5000吨,目前储备的各类生活必需品可保障市民10天左右正常需求。南通农副产品物流有限公司每日市场蔬菜供应量平均不低于1500吨/天,保障市民的生活必需。从零售端看,商超门店、社区菜店、直营直供店及生鲜电商等各类生活必需品备货充足,供应平稳。
总体看,目前我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正常有序,货源充足稳定,产品种类丰富,可更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切实保障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货丰、量足、价稳,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平安的节日。
百姓新春文化大联欢,全省联动推出六大板块5300多项特色活动
据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为推动春节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联动全省推出六大板块共5300多项特色活动,打造百姓新春文化大联欢。
据介绍,春节期间,全省将有516场演出上演,涉及演唱会、音乐剧、舞剧、戏曲、实景演出等多种门类。全省各地将举办“春节村晚”30余场。
为接住春节期间的“流量”,全省推出“游购乡村消费迎春”文旅活动200余项,不仅有市集庙会,更有赏灯夜游、汉服国潮、温泉度假、冰雪游乐等乡村休闲度假活动。
春节期间,全省362家备案博物馆举办近200项跨年展、500余项主题活动,有52家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水韵江苏•非遗贺新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368场,着力呈现热闹喜庆、万众迎新的年节场景。
记者了解到,为多措并举激发江苏的节日文旅市场,省文化和旅游厅充分发挥文旅拉动经济、促进消费积极作用,启动冬季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向社会发布了冬季主题文旅活动、惠民措施以及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同时,发布景区门票减免、发放文旅消费优惠券、免费交通服务等200多条好客服务“春节大礼包”。比如,南京推出“惠游南京”,旅客抵宁后凭机票、高铁票可享受门票、住宿等优惠。盐城发放1.1亿元文商旅消费券,扬州推出1000万元餐饮优惠券,苏州实行75家景区门票全免或半价,无锡拿出6000万元支持多家景区实行免票、半价,淮安发放价值4000万元的景区优惠联票,连云港实行国有A级景区免头道门票。该厅还联合金融机构发放100万元“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购卡补贴,让游客出游既实惠更舒心。
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健康幸福过大年
据省卫生健康委介绍,近期,我省新冠和百日咳发病数相对较少,预计春节期间仍呈低流行状态;流感发病数自去年11月上旬以来开始增多,今年1月上旬达到高峰,从上周开始全省报告发病数已开始逐步下降,但目前仍处于较高流行水平,预计春节期间我省流感处于中等强度流行。此外,冬春季节还是诺如病毒感染等食源性疾病高发期,随着春节期间境内外人员流动增加,猴痘、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也存在一定的输入风险。
为保障群众过好春节,卫生健康系统围绕三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是加强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控。第二是倡导健康饮食。第三是做好医疗服务保障。
据介绍,节日期间,省卫生健康委将全力以赴保障群众医疗需求:一是强化诊疗服务保障。春节期间,全省所有医院急诊科24小时开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儿童医院将合理安排门诊,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开诊安排,方便群众就近、有序就医。呼吸科、儿科、感染科、胸痛、卒中、创伤等科室和救治中心将配齐配强医护力量,在岗在位,为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提供保障。“健康江苏”微信公众号春节期间会发布省内医疗机构的门急诊安排,欢迎大家关注。
二是加强院前急救保障。节日期间,全省120急救电话将保持24小时畅通。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院前急救机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包括13个设区市急救中心、331个市区急救站(点)、543个县级急救站(点),在车辆、药品、设备等各方面都已做好准备,建立了院前与院内无缝衔接的绿色通道。
三是保障临床用血服务。全省各血站已全面加强采供血应急保障和血液联动保障,全力确保临床用血。目前全省血液库存处于紧平衡状态,春节期间全省各级采供血机构都有采血点正常开放,还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开展主动上门服务,分散、分时、分批次采血。
省卫生健康委建议,对于春节有出游安排的,大家出行前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合理安排行程,做好个人防护;在旅途中,如果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员密集、环境相对封闭的场所,建议科学佩戴好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从境外返回时,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要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到家后,还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诊,就医时向医务人员告知境外旅居史。
此外,省卫生健康委也会加大监测力度,确保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在接诊流感等病例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打造放心消费市场环境
据省市场监管局介绍,全省节日市场秩序持续向好。为维护节日市场秩序,优化节日消费环境,市场监管局相关部门将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价格监管、促进放心消费等列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用心用情扎实推进。
一是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了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省市场监管局开展节日食品“你点我检”,采取线上投票、线下问卷等形式,广泛征集大家关心关注的食品抽检种类,将人流密集、消费量大的旅游景区、餐饮店、农村集市、车站、高速服务区及网络平台等场所作为重点抽检区域,深入排查风险隐患。
二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节日期间,游乐设施、电梯等特种设备使用量大幅攀升,安全保障任务明显加重。相关部门将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持续加大节前安全生产检查力度。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价格监管。紧盯“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等民生重点领域,扎实做好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节令商品价格监管;紧盯线上线下景区门票、年夜饭、酒店住宿、家政服务、购物娱乐、交通物流、停车收费等民生服务领域,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
四是打造放心消费市场环境。们聚焦节日消费集中的企业、行业和区域,指导放心商店、放心餐饮和放心景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春节期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持续强监管、惠民生、促发展,多措并举,保障广大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放心消费,安全度假、祥和过节!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梅建明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