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月,兵败的吴佩孚无处可去,只得乘军舰南下到黄州停泊。张作霖打算派兵武力劫持军舰,这时湖南军阀赵恒惕去电邀请吴佩孚。 在遭遇了“众叛亲离”后,吴佩孚本不指望会有昔日好友“收留”自己,却不曾想并非“旧友”的赵恒惕会主动相邀,一时感慨万千。 就这样,吴佩孚回到最初的“发迹地”岳阳,总算找到一处栖身之地,他联络旧部,伺机再起。 不久之后,奉系张作霖以西北边防督办的任命将冯玉祥排挤出北京后,开始疯狂扩张,使各省军阀人人自危。 浙江督军孙传芳生怕自己的督军之位不保,秘密派人与冯玉祥联系。由于吴佩孚在原直系控制的各省中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1925年10月,孙传芳通电支持吴佩孚出山,带领各省军阀讨奉,立即得到湖北萧耀南、福建周荫人以及原江苏督军齐燮元所部师长、旅长等人的通电支持,特别是萧耀南,在吴佩孚兵败之初态度冷淡,见吴佩孚又有再起之势,连忙示好,表示愿意继续追随。 吴佩孚自然不会错过这个东山再起的机会,10月21日,在萧耀南的恭迎下,吴佩孚抵达武汉,宣布接受14省将领的联名公推,出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 “讨贼联军”的征讨对象是奉系张作霖,但吴佩孚却对讨奉不怎么热心,他在武汉发表的“讨贼”言论,主要针对段祺瑞与冯玉祥。 此时,吴佩孚接到孙传芳的电报,请他到南京主持攻打徐州的战事,吴佩孚闻讯后大喜,孙传芳此举正好为他攻占河南制造了借口。吴佩孚立即任命靳云鹗为豫东“讨贼”军第一路总司令,打着协助孙传芳攻打徐州的旗号,向河南督理岳维峻提出借道河南。 岳维峻又不傻,自然清楚吴佩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立即予以回绝。吴佩孚又借协助攻打山东之名,借道河南,再次遭到岳维峻拒绝。 奉系的山东督办张宗昌秘密派亲信到武汉,对吴佩孚说:“国民军攻直隶,直隶最终必归国民军,若再把山东攻下,那么国民军将掌控直、鲁、豫、陕、甘,以及察、热、绥三特区,这些地区联成一气,势不可当!这对奉系自然没有好处,但对直系又有什么好处呢?直系又会遭遇什么下场呢?” 张宗昌所言正是吴佩孚所担心的,相对于张作霖,吴佩孚对冯玉祥的恨意更深,于是与张宗昌“化敌为友”,走出直奉联合的第一步。 1925年12月,张作霖和吴佩孚的代表会晤大连,基本达成谅解,1926年1月5日,吴佩孚收到张作霖的电报,张作霖正式提出直奉联合。 1926年1月20日,吴佩孚通电讨冯,仍然打着“讨贼联军”的旗号,只是将“贼”冠于冯玉祥的头上。吴佩孚第一个目标自然是河南。他计划兵分三路进攻河南,东路进攻河南东部,以靳云鹗为总司令;西路进攻河南西部,以刘镇华、张治公为总司令;南路进攻信阳,以寇英杰为总司令。 到了2月,东路靳云鹗相继攻占归德、兰封、开封,兵逼郑州。但进攻信阳的寇英杰却是败绩连连,损失惨重,最后竟败退至鄂北广水一带。 原来,驻守信阳的是国民军第二军第十一师,师长蒋士杰是国民军首屈一指的骁将,其手下田生春、杨瑞轩两支劲旅均骁勇善战。在寇英杰攻打信阳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吴佩孚决定采用他所拿手的迂回战术,出襄樊、走南阳,绕道左翼进攻信阳侧背。 襄樊、南阳镇守使非国民军嫡系,答应给吴佩孚借道。于是,吴佩孚佯装正面攻击信阳,主力部队却绕道北进,2月下旬北进部队突然出现在信阳侧背,连克确山、驻马店、偃城、漯河、许昌等京汉线要地,令蒋士杰腹背受敌。 3月13日,蒋士杰终于被迫放下武器。吴佩孚感慨的说:“若我有一个蒋士杰,上次战争也不至失败。” 吴佩孚对蒋士杰、田生春、杨瑞轩三人优礼有加,并委任为总司令部参议。信阳失守后,河南的国民军很快全军覆没,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兼河南督理岳维峻也成了俘虏。 3月初,靳云鹗、寇英杰会师郑州后,兵分两路,一路西进攻克洛阳,再克陕州、潼关,另一路朝保定进攻,直指京津。吴佩孚则重返洛阳,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风云人物。 与此同时张宗昌和李景林的直鲁联军也开始进攻直隶,3月23日占领天津,28日进占丰台,同时不断发电,请吴佩孚北上主持北京大计。 冯玉祥连遭挫败,只得以退为进,宣布下野,将军政大权交予张之江、鹿钟麟。鹿钟麟在冯玉祥的授意下,将段祺瑞赶下台,释放曹锟,释放善意。 但吴佩孚和张作霖一心要完全解决国民军,很快吴佩孚军队抵达西苑,张作霖军队占据通州,国民军被迫退至南口。 段祺瑞下台后,总统之位悬空,恢复自由的曹锟再次萌生出任总统之想法,于是,曹锟派心腹王坦前来征求吴佩孚的意见。 吴佩孚考虑到政局尚未稳定,曹锟因贿选总统一事早已声名狼藉,如今再令他复位总统,只怕张作霖会继续借“贿选”大做文章,就对王坦说:“三爷在前台是唱不好的,这一点你我都清楚,何况现在局势未稳时机不成熟,还是等我把大局搞定再说吧。” 曹锟听了回复后,喟然长叹,他清楚,和吴佩孚的关系是再也回不去了。
1925年1月,兵败的吴佩孚无处可去,只得乘军舰南下到黄州停泊。张作霖打算派兵武
文史记叙录
2025-01-27 23:52:46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