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春节|这只蛇年金杯背后藏着怎样的匠心?

齐鲁晚报 2025-01-28 11:19:1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刘志坤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在济南,一位专注于釉上彩绘技艺的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史振星,正以自己的方式,将新年与非遗技艺紧密相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爆料电话:0531-85193656;邮箱:405617016@qq.com)

史振星在工作室内创作

春节期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与史振星聊了聊他的艺术之路。他3岁学习绘画,小学时便创作出第一件陶瓷作品。这件作品在他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自2020年起,他师从第三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稽锡贵,深入学习釉上彩绘技法,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水点桃花”技法。2024年,史振兴成功入选为国家非遗人才库成员。

水点海棠技法脱胎于“7501”瓷,史振星将其从杭州引进到济南,李清照的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给了他启发,他将“水点桃花”创新性发展为“水点海棠”,赋予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他介绍,“水点海棠”先用玻璃白点出花形,要保证厚度适中,太厚烧制时会爆掉,太薄则无法呈现花的水润效果。待其定型后,再用水调着洋红在花瓣上走出浓淡变化,烧制成功后,花瓣呈现出“干不枯,湿不流”的效果,娇艳欲滴又典雅高贵。

“水点海棠”作品(受访者供图)

在创作过程中,史振星经历过诸多困难。曾花费一个月创作的作品,因烧制过程中温度变化、釉料薄厚或技法使用错误等原因,功亏一篑。稽锡贵告诉他,陶瓷是火的艺术,其魅力就在于此。

春节申遗成功,史振星创作了蛇年金杯,寄托了他对第一个“非遗版”春节的祝福。金杯以郎红为基础,设计了两条蛇盘绕在一起,寓意团团圆圆,同时两条蛇盘成葫芦形状,谐音“福禄”,预示着财源广进、福禄双全。

史振星为蛇年创作的作品

“春节申遗成功,与非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史振星说,申遗成功为非遗在春节这一重大节日带来了加成与提升,在春节假期,人们有更多时间走进非遗、了解非遗,让非遗在欢乐喜庆的节日里绽放光彩,扎根于大众生活。

如何面对非遗传承的挑战与机遇?史振星说,“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当下许多非遗作品,在大众认知里似乎只适合存在于博物馆,逐渐与现代生活脱节,不再被日常使用。这就导致其市场需求减少,生命力逐渐衰退。”他认为,要让非遗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

为了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史振星身体力行。“我一直专注于将陶瓷与生活紧密相连,比如打造精致的茶器。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我的陶瓷作品,这是个非常好的趋势。”史振兴深感当下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为非遗传承带来了希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以多元形式生存发展,才是关键所在。

0 阅读:0
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

山东省影响力最大的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