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你要是说增程式汽车会火,估计不少人会把你当成外行。毕竟那会儿,增程式顶着“技术落后”、“过渡产品”的帽子,怎么看都不像个有前途的主。可现在呢?理想汽车卖到断货,零跑销量蹭蹭往上涨,就连小鹏也开始琢磨增程式了。这剧情反转得也太快了吧!一个曾经被吐槽“脱裤子放屁”的技术,怎么突然就成了香饽饽?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增程式汽车的逆袭之路。
先别急着说是技术进步,虽然技术进步肯定有影响,但增程式这玩意儿其实一点都不“新”。十几年前,它就已经在市面上露过脸了,只不过那会儿没人正眼瞧它。比如说2010年的雪佛兰Volt(沃蓝达),就是典型的增程式汽车,用电机驱动,电池没电了就让发动机启动发电。这听起来是不是跟现在理想、问界那一套很像?后来,国内也有一些车企跟风,像日产、广汽,甚至宝马都试过水,结果呢?都没掀起什么大浪。要说产品力,其实有些车型还挺先进的,问题在于,在那个油车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年代,这种“半电半油”的“四不像”技术压根儿没人care。一方面,油车便宜、技术成熟、续航里程长,谁会愿意花冤枉钱买个“新物种”?另一方面,当时的电池技术也不行,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配合也不够顺畅,开起来“电不像电,油不像油”,用户体验很差。所以说,增程式技术早就有了,不是没人做,而是做不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技术、同样的思路,为什么现在突然就火了呢?说实话,这还真得感谢理想汽车。它把增程式技术玩出了花样,真正戳中了消费者的痛点。早期的增程式汽车有一个致命弱点:电池太小,油耗太高。拿第一代沃蓝达来说,电池容量只有16kWh,纯电续航也就60多公里,这意味着日常通勤都得烧油,更别提长途旅行了。更尴尬的是,那时候油价和电价都不便宜,保养成本也不低,搞来搞去,还不如直接买辆油车省心。说白了,与其说它是“电车里会烧油的”,不如说是“油车里会充电的”。消费者一看:不纯粹、不便宜、不好开,自然没人买账。
理想却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加大电池容量,采用更常规的油箱。这样一来,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200公里,城区通勤基本不用烧油,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当然,仅仅是加大电池容量,肯定不足以让增程式汽车火起来。更重要的是,理想把增程式汽车打造成“移动的家”。虽然这说法听起来有点夸张,甚至有点土,但真坐过、真开过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看似没啥技术含量,却精准地击中了无数家庭用户的痛点。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车企根本没考虑过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你想要空间大一点?座椅舒服一点?可以啊,去买奔驰S级、迈巴赫啊!在他们眼里,这些舒适性配置是给富豪准备的,普通老百姓不配拥有。直到理想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局面。它不再强调什么“驾驶质感”,也不靠“品牌调性”忽悠人,而是踏踏实实地把用户想要的配置都装进车里:空间要大?直接上中大型SUV;座椅要舒服?航空头枕、电动腿托安排上;孩子想看动画片?后排大屏幕必须有;想喝冷饮热饮?车载冰箱一步到位。说白了,就是把过去“贵族专享”的体验,变成了普通家庭的日常标配。
这就是为什么理想不做小车、不做轿车,主要集中在SUV,尤其是中大型SUV上,因为它靠的就是这套以家庭为中心的逻辑,打动了消费者,赢得了市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13.91万辆,同比增长130.3%。这足以证明,理想的策略是成功的。当然,增程式汽车并非完美无缺,技术上也并非多么先进。即使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质疑这种技术路线。但它的成功,仍然值得我们肯定。这就好比二维码技术,看起来很简单,似乎也没什么大用,但用在移动支付上,却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增程式汽车也是如此,技术本身或许不高超,但有了优秀的产品经理,就能把它做得恰到好处,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除了理想之外,其他车企也纷纷加入了增程式汽车的赛道。例如,问界M5、岚图FREE等车型都采用了增程式技术,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这进一步证明了增程式汽车并非昙花一现,而是具有相当市场潜力的技术路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增程式汽车将会朝着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更高效的增程器、更智能的能量管理系统、以及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都将成为增程式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增程式汽车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也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例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以及车联网等技术,都将为增程式汽车带来更多可能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然而,增程式汽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基础设施都在不断提升,对增程式汽车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策也更倾向于支持纯电动汽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增程式汽车的发展。但无论如何,增程式汽车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也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增程式汽车仍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在一些特定场景下,例如长途出行和充电不便的地区,增程式汽车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增程式汽车逆袭的关键因素:首先,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理想汽车深刻洞察到家庭用户的痛点,并将“移动的家”的概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其次,是大胆的创新和突破。理想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造车理念,而是另辟蹊径,将增程式技术与家庭用车场景完美结合。最后,是持续的改进和完善。理想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巩固其在增程式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增程式汽车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深刻地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用户需求的重要性。在未来,只有那些真正关注用户需求,不断创新和进取的车企,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赢得未来。总而言之,增程式汽车的逆袭之路,是一部关于创新、坚持和用户至上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