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下简称“省非遗馆”)主办的“我在非遗馆过寒假”系列活动圆满落幕。趣味探馆、祈愿胶片、互动体验、好物展示……多样丰富的非遗新玩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异彩。本次活动吸引过万名公众现场参与。
本次活动将非遗馆常设展厅与沉浸式闯关巧妙融合,通过谜题引导大家自主探索岭南非遗之美。非遗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文字描述与图片展示,通过循序渐进的环节设计,青少年在近距离接触展品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每项非遗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精髓。
在馆内,大家纷纷化身为“小小侦探”,主动搜寻线索、分析谜题,一步步揭开最终谜底。成功通关的参与者均会获得一份精美小礼品——一张独特的胶片,作为此次非遗之旅的见证与纪念。
为促进文教融合,让更多青少年认识和走近非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省非遗馆策划一系列非遗体验活动,邀请南派花毽、景泰蓝掐丝珐琅画、剪影、彩扎(佛山狮头)、大吴泥塑、乐安花灯制作技艺等六个非遗项目传承人团队到馆,与大家分享非遗知识与技艺特色。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传承人团队不仅展示各自领域技艺的精湛功底,更将每一项技艺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文化寓意以及匠心独运的精神介绍给在场每一位青少年。
在非遗互动体验区域旁,同时设有“非遗好物角”。在这里,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场景实现了巧妙融合,精美的非遗作品、文创集体上“新”,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和选购。
从精致珍贵的手工艺品,到时尚实用的生活用品,创作者们将他们对非遗项目的理解与热爱投射到各式各样的物件上,让传统文化技艺完美融入日常生活中,加强传统非遗与现代社会的深度交融与紧密联系。
记者获悉,广东省非遗馆将在新的一年蓄势待发,以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多元化、深体验的非遗传播模式。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深刻感受广东非遗的深厚底蕴,体验非遗在“双创”语境下的创新与活力。
文|记者周欣怡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