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高焓,通讯员邓绰立、张萌报道:近日,广州市民政局会同中共广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等21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固本强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水平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要推动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精准满足农村老年人失能照护、助餐配餐、探访关爱、医康养结合等突出服务需求。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方案》明确打造区级失能老年人照护中心。依托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开辟失能老年人照护单元,设置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满足农村失能老年人刚性护理需求,并与农村敬老院建立帮扶协作关系,通过派员驻点、技术指导、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解决民生“食”事,《方案》明确在老年人居住较为分散、就餐需求量较少、难以形成一定助餐规模的地区探索区域流动送餐车、亲友相助、邻里互助、约定一家“中心户”多户搭伙等多种服务模式,在老年人居住较为集中、助餐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探索“片区厨房+集中配送”模式。
为升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方案》提出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对全市农村敬老院资源整合,推动保留的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具有全托、日托、助餐配餐、上门服务等综合功能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向周边养老服务站点及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指导和养老服务。
为盘活农村养老服务资源,《方案》支持利用产权清晰、满足安全要求的农民房屋和闲置的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等资源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惠性和互助性养老服务;有条件的村在履行民主程序的基础上,可将集体经营收益用于发展养老服务;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探索“整村授信”融资模式,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金融支持。
《方案》还提出要切实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一线服务人员工资待遇。支持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和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
该《方案》围绕进一步健全“区、街镇、社区(村)”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盘活服务资源、升级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效、夯实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若干措施。下一步,广州将全面组织和细化实施《方案》,围绕农村老年人周边建设施、促服务、强保障,力争不出村、不离乡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打造农村养老服务的广州方案。